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4章
    这时,银珀急匆匆地跑来,脸上还带着一丝喜色,可她的目光中有透着一点担忧,她俯身到姜娩耳边,小声道:“娘娘,裴掌印来了,听闻他刚送完贺礼就被太傅大人叫到了院子里围茶叙话。”
    姜娩眸光一滞。
    祖父跟裴相和围茶叙话?
    这事儿怎么听都有点不对劲。
    回想起自己曾跟祖父表明过对裴相和的喜欢,姜娩面色微变,有点担心祖父会对裴相和说些什么不好的话。
    想着,秀眉微微一拧。
    钱执光将她们主仆间的举动,以及姜娩晃神的举动落在眼底,正好,他也离席得有些久,该回去应酬一番了,便拿着木盒,起身告退:“娘娘,微臣还有事要处理,就先告退了。”
    姜娩颔首:“嗯。”
    这人着实过于聪明了。
    她还没说让他走,他倒是先观察出自己的神色不对了。
    钱执光行完礼,转身隐入夜色中。
    待走出一段距离后,他再驻足,回眸再瞧那座亭子里,此时已经再无姜娩的身影。
    他立在光线明亮些的地方。
    当着姜娩的面,他不好拆开木盒,看看她给自己准备的贺礼是何物,这会儿四下无人,钱执光嘴角微微翘起,眼底浮现一丝收到礼物的期待。
    他还真是有眼光。
    给自己找了一位聪慧善良的靠山。
    就是忒没上进心了些。
    堂堂皇后,明明眼下形势一片大好,不光有姜太傅在朝中为她撑腰,背地里还有一位智多近妖的裴相和为她保驾护航。
    按理说,这般好的硬性条件,她完全可以在宫里横着走,便是野心再大些,垂帘听政也无妨。
    然而这位娘娘却无大志,无心权势,无心争夺,一心只想窝在她给自己划出的安静舒适的环境里闲散度日。
    大抵是钱执光见过太多为了争权夺利,明里暗里互相撕咬的人,所以姜娩的不思进取,时常会让他倍觉新奇。
    长指潜入木盒中间的缝隙处,用力一抵,‘啪嗒’一声,木盒随之打开。
    待看清里面的东西之后,钱执光眸光微闪。
    第640章 围茶叙话(一)
    是一套上好的笔墨。
    钱执光由于自小身份尴尬,处境窘迫的缘故,所看的书籍都是别人翻了无数遍的旧书,平时所用的笔墨纸砚也俱是最粗劣最便宜的东西。
    此次回卫远伯府后,卫远伯给他准备的院子里也有专门的书房,有整套的笔墨纸砚,还有满屋古籍。
    但那些,都不是钱执光真正想要的。
    只是因为有所需要,省了他自己去置办的功夫,他才会漠然接受卫远伯的安排。
    他也明白,那些东西不是卫远伯真心想送。
    可皇后娘娘的这套笔墨不同。
    皇后娘娘对他没有企图,没有利用他的心思,故而,这份礼物是预料之外,是意外之喜,也是钱执光唯一感到欢喜和期待的一样礼物。
    笔墨都是顶好的,在周遭的光线下折射出一点光泽。
    钱执光再看,就发现笔墨底部有一张折叠得质地粗糙的纸张,跟木盒以及这套笔墨放在一处显得格格不入。
    他将纸张抽出,‘唰’一声展开,发现正是那张他亲手所写的卖身契。
    钱执光垂眼,笑开。
    笔墨固然好。
    可这张归还的卖身契胜过所有。
    不被禁锢,不被限制,还能任他翱翔,才是钱执光毕生所求。
    -
    院落里。
    下人们候在外间。
    寿宴之上,男客那边有姜驳姜兴两兄弟应付着,女客那边则有姜老太太应付着,姜远便只同昔日的同僚以及几位门生寒暄几句过后,就回了院落躲清静。
    现今太傅府形势大好,引得不少人动了攀附的心思,姜远虽身子骨硬朗,精神头不错,骨子里仍旧有着一股文人风骨和傲气,对于那些不想理会的小人,他是懒得多花片刻功夫的。
    在这一点上,他跟姜娩无疑是不谋而合。
    是以,姜远认为自己偏爱姜娩完全是有道理的。
    何况这世上,又哪里来的无缘无故的偏爱?
    若姜娩的性子与他不相投,姜远最多就是看在姜娩自小孤苦的份上,以及柳氏的面子上对她多加照拂,并不会对姜娩用心到如此地步,费心为她去筹谋。
    裴相和黑发半束,宽袖深袍,与姜远对坐。
    两人中间,摆着一套古朴茶具。
    热气窜起。
    壶里的水煮得沸腾后,发出咕噜噜的声响。
    刚煮好的峨蕊,汤色清亮,叶底黄绿匀嫩,散发出一股高洁的淡香。
    在裴相和煮茶时,姜远看似在盯着一盘棋局研究,实则在打量裴相和的一言一行。
    别说,这脸,这抬手举足的仪态是真好。
    姜远活了这么多年,见过的人多种多样,可如裴相和这般出众绝艳的实在少之又少。
    至少在京都目前各个家族里面,很难再找出能跟裴相和样貌气质匹敌的同龄男子。
    难怪娩娩喜欢。
    他若是个情窦未开的姑娘,估计也喜欢。
    且裴相和是宦官,手握大权,出入皇宫内院如进自家后院,这么来来去去的,跟娩娩见面的次数就多了。
    见面的次数一多,产生感情的几率便随之增加。
    如此一想,姜远又觉得他家孙女儿把持不住实乃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