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2章
    姜娩立在裴相和身侧,透过眼前的轻纱扫了一眼在座的人。
    都是些生面孔。
    也有她见过的。
    是万光。
    还有一张脸瞧着也有点眼熟。
    是名男子。
    且那名男子的座位就在端王旁边。
    那男子见裴相和竟然带着一位不露真容的小公子出现时,同样一愣。
    难怪裴相和身边从不带女人。
    合着跟他一样。
    都喜欢身娇肉嫩的小公子。
    裴相和注意到姜娩的视线,他接了端王递来的酒,一手牵着姜娩,一边跟着端王过去,坐在旁边的位置,并在坐下时,俯身靠近姜娩,在她耳畔轻语:“他是工部郎中之子杜崋,也是妱妃的兄长。”
    姜娩微一点头,眼底凝着的疑惑散去。
    是妱妃的兄长啊。
    难怪她会觉得眼熟。
    毕竟杜崋跟妱妃的眉眼有相似之处。
    最重要的贵客一到,端王立刻命人准备吃食,中间空出来的一大片地方,也被一群身姿窈窕,裙裳轻薄的舞女所占。
    乐人在一旁抚琴,舞女们四肢灵活,舞姿柔韧。
    姜娩挨着裴相和坐在一处,见一道道菜上来,再一想碍事的帷帽,只能忍着不动筷。
    乐声悦耳。
    舞姬们面带笑靥,眼含挑逗,随着节奏扭动如蛇一般柔软的四肢。
    在场也有一些专门陪人玩乐的女子前来作陪。
    还有模样清秀的男子。
    万光怀里抱着一名美人儿,坐没坐相,把人柔柔的白白的腕儿握着,将目光直直地落在姜娩的脸上。
    在场所有人,只有姜娩戴着帷帽。
    这也让他们对姜娩的好奇达到顶峰。
    裴相和从不让人近身,不管是出席任何场合,除了常见的裴缺裴得跟着以外,不会再有其他人。
    因而,姜娩打从上船开始,就感觉到了一道道布满探究的目光。
    她如坐针毡。
    裴相和给她倒了半杯酒过去,看出她的紧张后,道:“别怕。”
    万光揽着怀里的美人儿,喝了美人儿送来的宜春酒,与周遭的人交换眼色,率先找裴相和搭话:“裴掌印,难得有人能入了你的眼,不妨让这位小公子除了帷帽,让我等见识一下他的模样?”
    他一出声,其他人跟着起哄。
    端王乐得看戏。
    老实说,他也挺好奇这位小公子是何模样。
    杜崋身边作陪的是两名少年。
    他好男风一事从不遮掩,与他来往的人,也都知晓他的喜好。
    他的目光在姜娩身上来回打量,道:“裴掌印,既然你把人都带来了,就别那么小气嘛。更何况我们在场中人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你让我们见见这位小公子的庐山真面目,以后他若遇到解决不了的难处,便可直接去府上找我们寻求帮助。”
    第196章 赔罪
    端王知晓杜崋的心思,并不出言点破。
    裴相和是他想要笼络的对象。
    杜崋也是。
    尽管杜崋的父亲不过只是五品的工部郎中,可却有几分能力在。
    眼下工部左侍郎年事已高,这两年身体愈发不济,已然是要退下来的意思了。
    其中杜崋的父亲杜卲,便是左侍郎人选里的热门之一。
    且妱妃自入宫起,便靠着一身讨人喜欢的本事在宫里得势,杜卲的前程,以及杜崋的前程,只需她在当今耳边吹一吹枕边风,这工部左侍郎的位子,八成到最后是杜卲的。
    所以,对待杜卲的嫡子,端王自然得客客气气。
    哪怕端王心里清楚,杜崋如此好奇裴相和身边的小公子,多半是这位小公子的某一处长在了杜崋的审美点上。
    杜崋问这么多,还对小公子释放出好意,无非是想在小公子面前卖个好,想着等裴相和日后玩腻了,再把人弄到身边养一段时日,尝个鲜儿,得个趣儿。
    不过端王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这船上作陪的人,说白了,本就是些供人取乐的物件儿,若玩腻了,便扔了,再找新人便是。
    所以此刻的姜娩,在众人看来也是迟早会被裴相和扔掉的一件玩意儿。
    姜娩不喜欢杜崋的眼神。
    有点放肆。
    裴相和也不喜欢,面沉如水。
    一时之间,现场的气氛僵住了。
    端王作为把大家请来的人,想到这里不少世家子弟都是日后能派上用场的,也不希望他们跟裴相和的关系出现不和,更不愿杜崋为了一个取悦人的玩意儿得罪裴相和。
    这要是把人得罪的狠了,照裴相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性子,别说是一个五品工部郎中的嫡长子了,就是国公府的嫡子惹了他,也别想能在他的手里讨到半分好。
    眼见不妙,端王望了眼杜崋。
    杜崋倒也懂得收敛。
    虽说这位小公子确实引起了他的兴趣,但是杜崋也知道权衡利弊,清楚眼下不是把人弄到身边的最佳时机。
    当着裴相和的面,也不能表现得急切了。
    裴相和这样出入场合从不带人的人,今晚却破天荒地带来了一位不愿给人看清真容的小公子,足以说明对方在裴相和眼里的特殊性。
    至少在眼下这个紧要的关头,绝不可以在裴相和对人新鲜感正浓的时候生出令裴相和不满的心思。
    杜崋想到宫里的妱妃,又看了眼端王,立即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