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温馨的氛围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一封来自京畿的八百里加急打破了。一瞬间,帐内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了送信的小士兵,小士兵知道扰了众将的兴致,站在帐门有些手足无措,忍不住拿着手扣着裤缝。
黎豫有意解围,从盘中拿了一块月饼走上前去递给那小兵,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中秋月饼,见者有份,信给我,拿着月饼下去吧。”
小士兵如释重负,接过月饼千恩万谢地逃出了营帐。黎豫笑着摇了摇头,把信递到了穆谦手里。
众人以为那封函不过就是寻常的事,无外乎南境抗拒改革,邀北境边防军支援云云,这一年见得多了,均被穆谦找理由搪塞了去,是以并不放在心上。
“嘿,这个青瓜蛋子!”赵卫看着那怯怯小兵的背影笑着打趣一句。
李守亦笑道:“你别笑话人家,当年你刚入伍未必比他强,这一晃都十几年了,真快啊。”
正当众人感慨时,穆谦脸上的笑意僵在了嘴角,面色一点点凝重起来。黎豫察觉到穆谦的异样,关切的问道:
“怎么了,京畿有什么不妥么?”
穆谦把信纸放在了案上,“母妃病重,信上说怕是熬不到年底,今上召本王入京侍疾。”
众人听罢皆变了脸色,这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不能去!”赵卫见众人皆面色凝重,想要劝阻却不好开口,咬了咬牙率先表态道:
“殿下,老赵自恃在边防军众兄弟中年长了几岁,有些话兄弟们不方便说,也只能我这个做老大哥的说。那京畿是什么地方,是龙潭虎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泥潭,殿下从前在京畿吃的亏还少么?好不容易出来了,千万不能回去了。而且,东境已经平了,南境改革进入焦灼状态,等南境一平,京畿下一个就得对咱北境下手,殿下这个时候回京畿,只怕凶多吉少啊。”
老大哥开了口,刘戍亦道:“赵大哥说得在理,这个时候回去,就只能任人宰割,听说秦王就已经被软禁了。”
李守听了两个兄弟话,深以为然,“回去自然是不能回去的。可是,如果不回去,岂不落人口实,京畿以喻娘娘作筏子,就是把殿下架在火上烤,殿下能否把喻娘娘接出来?”
“大成皇室的规矩,无恩旨特赦,先皇妃嫔至死不得离宫。”容修乃是世家出身,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如今,殿下不妨给京畿上札子试一试,不过,怕是京畿不肯同意啊。”
第226章 风起(2)
“这是自然,先帝驾崩那会儿,本王就请过旨,但新帝以北境苦寒,母妃乃南境人,恐住不惯为由婉拒了本王。且先帝的子嗣里,出京就藩的就本王一个,也没有先例可循,今上自然是不会开这个口子。”
穆谦自嘲般说完,又对着黎豫道:“你的意思呢?”
黎豫沉吟半晌,问道:“殿下想去么?”
穆谦实诚的点了点头,“虽然先帝待本王情薄,但母妃待本王恩重如山,本王身为人子,怎可因着一己之私,放任母妃身患重疾而不顾。”
黎豫轻轻咬了咬下唇,继而下定了决心,“那去吧。”
穆谦闻言一喜,方才他听着众将发表意见沉默不语,其实心中早已拿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他都要回京畿见母妃最后一面。他以为黎豫也会与众将一起阻挠自己,没想到却得了这样的答案,不禁喃喃道:“阿豫……”
黎豫深知穆谦秉性,为人重轻情意,宁可自己委屈,也绝不负他人,更何况如今病重的乃是其生身之母,见穆谦面带动容之色,黎豫温和笑道:
“利害关系想必殿下心知肚明,能否劝住殿下,黎某亦心知肚明,就不多费唇舌了,只是有一条,殿下可否考虑带黎某同往。”
众将闻言一惊,一个要去不算,竟然还要再搭上一个?这种赔本买卖自从晋王来了北境,他们就没做过!
李守率先道:“先生,这可不是儿戏,京畿没安好心啊。殿下一个人也就算了,万一出点什么事,你在这里,好歹还有人拿主意,你要是跟着殿下一起去了,北境不没了主心骨么!”
“放屁!”赵卫也沉不住气了,一口否决了李守的话,“谁说殿下能去了,先生和殿下都不能去,万一出点什么事,北境怎么办?咱们又怎么给老郭那边交代?”
黎豫见状,知道不安抚好这些一腔赤诚的兄弟们,他和穆谦谁也回不了京畿,温言解释道:
“方才众将所言,的确是京畿所想,不过现下有南境改革在前,京畿根本拿不出精力来对付北境,黎某猜这次,京畿邀殿下进京,还是打探虚实的成分多些。”
容修蹙了蹙眉,有些不解道:“先生,我不明白,难道这次殿下进京与否根本没关系么?”
黎豫摇了摇头,于帐中踱了两步道:“自然不是,只要身在京畿,随时都有变数,殿下只有待在北境,才可保万无一失。不过,黎某猜测,只要殿下孤身进京侍疾,于今上面前示弱,那禁军马上就会挥师南下,去推一推南境胶着的改革。要是殿下学大帅那般,随便寻摸个理由搪塞过去,那京畿就还得防一手北境,南境则能喘口气。”
“孤身进京?这也太危险了吧?”刘戍敏锐地抓到了其中的关键点。
穆谦与黎豫心意相通,瞬间领会了黎豫的意思,亦道:“带几个王府亲卫足以,要是领着边防军回去,今上该夜不能寐了,说不定放下南境不管,先收拾了咱们,不过,阿豫,你还是留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