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4章
    “真正不想让他们痛苦,应该是砸了那破屋子,让所有人都呼吸到新鲜空气,那才叫不让痛苦。”
    “然而,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才是真的不痛苦吗?他们知道。”
    “可他们还是要骗自己,这样也算不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把握能砸了这屋子,他们没有胆气承担砸屋子失败的责任,所以,他们才要骗自己,这样也算让别人不痛苦啦,这样才能求得他们自己的心理安慰——我可不是没本事啊,我只是不想让别人痛苦。”
    谢砚冰沉默了十几秒:“可是,陈先生,没本事错了吗?”
    不管是欺骗自己想学习以逃避真正地去学习,亦或者欺骗自己想减少他人的痛苦以逃避真正减少痛苦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这两件事,听起来都是万事万物中每个人都可能做出的人之常情。
    从一开始陈理自己也都说过,人就是一种善于欺骗自己的错误。
    可是存在定有其缘由。
    为什么人需要欺骗自己?因为人无法承受真相的残酷。
    那么,逃避可耻吗?逃避有错吗?
    陈理说:“没有错。但连自己没本事都看不出来,还要用别人为借口做自我安慰,这种行为在我眼里比较低端。——可也仅此而已。”
    “何况……”陈理眼睛闪了闪,似乎想到什么更遥远的回忆,“对一些人来说,认识到自己正在逃避,其实比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逃避时,要更加轻松。就像有时候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才不会被现实的落差压的喘不过气。”
    “所以理论衍生二,真正能伤人的,从来不是事实,而是情绪——或者说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很久之前,有一个人说过一个观点。
    他说:真正能伤害人的,不是事实它本身,而是听见这个事实的人,ta“不接受”这个事实。
    事实不会让人痛苦,可事实背后延展出的情绪,会让人痛苦。
    无论是欺骗自己,还是逃避真相,本质上来说其实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存在,它是大脑在和身体说着话,说:“我不想因为这件事情而感到痛苦了,请放过我,请欺骗我。”
    能够接受事实与真相的人当然是勇敢者。
    可生活不需要那么多勇敢者。
    大多数时候,承认自己没那么厉害,那又怎样呢?
    ……
    谢砚冰构建的情感模型,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它的构建全部来自于实践,是通过一场场任务,一次次情感堆积,所硬生生垒起来的一个经验模型。
    然而,好的模型它需要一个核心概念,那个核心概念才是支撑情感模型往下发展的关键。
    之前谢砚冰没有,或者说,他构建不出来。
    而现在,谢砚冰感觉自己好像懂了一些什么。
    人为何需要爱情?因为恐惧孤独。
    那么人又为何产生感情?因为人需要发泄痛苦……
    而在一个群居社会,孤独很多时候代表死亡;在一个痛苦能迫使人感到绝望的身体里,痛苦也会给予人死亡。由此,你的每一个感知,每一份情绪,每一种情感,它的存在,本质上都是带领生命远离死亡的过程,本质都是一次求生之旅。
    求生欲让人学会了欺骗大脑,躲避痛苦的情绪;求生欲让人学会了爱情,学会了让他人先于自己活下去的勇气。
    “所以——”陈理微笑道,“最后一个案例。”
    “请分析,为何李振玉显示情感最高值达到了‘爱’,但在我离开后,做出的行为是‘没有行动’。”
    “……”谢砚冰说,“因为他没有那么爱你,或者说,他对其他事情的爱,超过了对你的爱。”
    李振玉为什么会没有行动?
    因为在这个陈理精心选择好的时间点,没有任何空闲的时间,能让他在接下来的时间点去寻找陈理,去寻找他的爱。李振玉的全部时间都被迫卷入了各种斗争与权力之中,他空闲不出来!
    空不出来,因而没有行动。
    没有行动又证明了,在他的潜意识里,陈理并不是第一位优先级。
    他所做真正做的这件事,才是第一位优先级。
    陈理微笑:“很接近了。那么,‘对其他事情的爱’,这个其他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谢砚冰顿了下:“权力?”
    陈理摇头:“那是表征。”
    谢砚冰又想了想:“名声?”
    陈理继续摇头:“那也是表征。”
    “什么是非表征?”谢砚冰有些想不出来了。
    “任何为‘自己’而做的事,都是非表征。”陈理说,“与其说李振玉想要权力与名声,不如说他想追求那个能够触摸到权力与名声的他自己。”
    “您是说,那个其他事情,是指他自己?”
    “对。”
    “他爱他自己,胜过爱你?”
    “对。”
    “……这句话在普世的恋爱关系里似乎不算一句好话,为何您看起来并不难过?”
    “因为更多时候,我也爱自己,胜过爱你。”
    “更多时候?”
    “对。而在某些小部分时候,我可以为了你,付出一切生命。”
    “那是什么时候?”
    “超越人性之时。”
    第78章
    李武生一生记忆最深刻的战役, 其实不是最后一场,而是倒数第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