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8章
    第一是过于激动,所有血管,每滴血液都仿佛被烈火灼烧了一遍,它随剧烈跳跃的心跳而剧烈燃烧,脑海里都能听见劈里啪啦的火星溅开的声音;第二则是过于冷静,身体的每寸骨头都如同被冰霜冻结,麻木和空白的情绪混杂着藏于最底部的火山一起被冷酷掩埋,人会想要说些什么,但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李振玉却感觉自己处于第三状态。
    灼烧与冻结两种状态在他体内疯狂拉扯,他的思维比任何一瞬都要活跃,他的思想却比任何一瞬都要空茫。
    “……”
    陈理替他取下了他自己的面具,于是展露在陈理眼前的,就是这样一双带着蒙蒙水雾的眼睛。
    它不闪烁,不明亮,不坚定,它充满了浓浓的游离和茫然,它深处的动荡连带着睫毛都在轻微颤抖,这显然不是一双能称得上“漂亮”的眼睛——可它足够美,那种让人忍不住心生某种恶意的美。
    陈理见过三种模样的李振玉。
    坚定的,克制的;
    肆意的,坦率的;
    这两种模样,或许代表的是李振玉的信任阀限,一旦超过,就能展现。
    但是现在这样的第三种模样……
    矛盾的,动摇的。
    却像是李振玉他自己都未曾接触过的,更为幽深的那一面。
    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他追逐着权力与力量的时候,他更渴望着得到“被迫”的权力与主动的被审判。
    陈理没有再说话。
    他垂着眼,就用这种似乎玩味、似乎略有深意、又似乎什么都没想的目光,静静地落在李振玉的脸上,他的手从下巴的开始,手指慢条斯理地勾勒着李振玉的脸庞,一如李振玉以前向他做的那样。
    整个动作缓慢,但没有任何暧昧与情色的感觉。
    李振玉只能感觉自己的心脏正随着这些动作,而不断下沉、下沉,沉没至深渊之下。
    现在的氛围明显不对。
    看面具而已,看得大家都不说话了,这氛围能对吗?
    可是……
    这氛围又真的不对吗?
    这真的只是看个面具而已吗?
    李振玉感受着现在,回忆着以前,他有一种自己被陈理全部看清了的羞耻与痛快感,他的身体每一寸细胞,都在感到一种人生从未感受到的爽快,他过往每份被压抑住的情绪都在这一瞬间汇成一道洪流,将他尽情冲刷。
    正是他现在对陈理足够了解了……
    他才能不像上一次那个夜晚那样,强制克制这种情感。
    而唯有不克制,他似乎才能够真正的在这位“君主”面前……
    得到属于他,潜意识里,渴望许久的——
    审判。
    第75章
    李振玉有过一段短暂但决定了他未来很长一段路途的幸福童年。
    他的父亲教会他尊严要靠长矛来换, 他的母亲教会他感情要靠表达来传,他的心灵在两种相通的教育模式里变得茁壮,哪怕后来父亲对他的态度忽然转变, 他骨子里的骄傲和尊严依旧没有变化。他确定, 他就是李振玉, 无论人爱或不爱, 无论人喜或不喜, 无论他的身份、性别、模样……
    他始终是李振玉, 是李振玉这个堂堂正正的人。
    ——可他是人,他终究不是神。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向内自我审视时,得到更多的回馈不是坚定前进的力量,而是一股连他自己都有些不愿承认的质疑与不安。
    留京、出京、性别转换、流言蜚语、嘲笑与恶意……
    当一个人与外界开始联系——尤其是以这样的方式粗暴地联系时——他与这个世界的边界便开始得到磨合,他的棱角、锋芒,会在不断的磨合里,被磨掉、磨灭,磨圆。而当他越来越适应这个世界时,他脑海里浮起的究竟是“君子藏锋”这四个字还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他不知道。
    李振玉只是很难不在一些瞬间去问自己:
    他做得对吗?
    他坚持的有必要吗?
    他真的可以不在乎吗?
    但是, 没有答案。
    自我责问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它得到的回响总是一片空荡;而出于无措问出的问题, 所能给出的,也只能给出一个无措的答案。
    而随着他走得越来越远,他自我提问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这段出于不安而诞生的岁月,又因为岁月,而变得淡薄。
    他可以对太多事情说出“算了”这两个字, 哪怕对方是他的父亲,他难以憎恶, 他难以愤怒,他更难以感到哀伤,他的性格、情绪也逐渐越来越内敛,他似乎真成为了“君子藏锋”里的那个君子,彬彬有礼,进退有度。
    唯一没变的或许只有那份好胜与自尊——他难以接受自己变得糟糕,所以他会不顾一切地向上。
    可这是他真心想要的,还是他所试图证明的?
    李振玉同样不知道。
    像是这样的问题他曾自我询问过无数次,但无数次都像他曾经那样:出于无措问出的问题,所能给出的,也只能给出一个无措的答案。
    他形成了自己的行事风格,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行事风格。
    于是,他的善良、恶意,他的好、他的坏,他的选择,他所定型的一切,都会在更晦涩的角落,于某个时刻翻涌而出,它们在渴望等待一场属于神明的裁决——它们在渴望它的神明能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他应该承受的,而什么又是他本不该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