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事对于皇帝来说也算是好办,让人登记拿赏就行。
肯定也有不愿意说出来的,但是在奖赏下只是小部分。
如今她所治理的大周,这些奖赏还是能够动用得起的。
武则天准备让收集上来的方法都送入朝廷专门的部门进行实验,若是当真,便就收录进她准备要编的一本书中。
最近她闲下来的时候也会翻看一下送上来的纸条,不得不说,有些法子她瞧着都觉得不错,甚至还有她苦恼已久的有关于农具的改革。
“已经都张贴下去了。”上官婉儿替她倒茶。
“再让人多宣传宣传有人拿了赏的事。”武则天知道,普通百姓生性胆小。最怕的便是和官府扯上关系。若是虚无缥缈的大饼,他们不一定会心动。
所以此时便要宣扬有人已经拿到了赏,并且安全的回家了,此时他们才敢尝试。
上官婉儿笑着应下来:“这事您就放心吧,已经安排妥当了。”
徐雪筠之前在旅游的时候还特地去参观过一个古代专门的避暑胜地,当时就让她大为震撼,感叹有智慧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有智慧的。
“现代我们会利用土地来平衡屋内的温度,虽然中国因为都是楼房,所以这项技术不怎么重视,但是在像是日本韩国又或者是其他有许多小房子的国家在装修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利用地面来进行温度的交换。”
也就是在地下填上保温材料,并且埋入管道,将地下的空气排到室内。
无论地面再热,地下的温度其实都是相对比较恒定的,白天吸热,晚上散热,通过管道就可以让整个一楼的温度相对平衡。
但这个方法可不是现代就出来的,在中国古代早就有人这么干了。
“把地下挖出来一个空室,然后在地面上留一个孔,靠近那个孔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明显的凉快,把手放在孔上,也能感觉地下的冷风在不断的通过那个孔往上面吹出来。”
这是利用天然。
其二,便是利用人工。
每个人扇扇子,每个人都热,但如果一个人扇扇子,整个屋里面都凉快呢。
“在屋顶上挂几个大的扇子,用绳子穿过他们下方的孔,将绳子牵到旁边,这样一拉,几个扇子就会跟着这个绳子一起扇动。”
“甚至还有更简便的不把绳子挂到墙壁上,而是拴在躺椅上,这样你自己使力摇躺椅的时候,扇子就会随着你的摇椅而扇动。”
其三,便是利用天然。
“可以用水车把水浇到亭子上面,做成自雨亭。”
就像是人工给亭子下雨一样。
能被利用的,全部都被利用了个遍。
有水泡水,没水扇风。
自雨亭在唐朝时期就有了,所以李世民准备让人回去琢磨琢磨第二个法子,但往前朝代的人就把这三个方法都给笑纳了。
不过:“看来还是大户人家才能用得起这三种纳凉方法啊。”
刘禹锡感叹道。
毕竟这又是亭子,又是让人扇风扇的,哪里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徐雪筠不知道几人的真实目的,也还在旁边和他一块感慨:“是啊,所以还是得发展科技,要不然哪有现代的好日子过呢?”
刘姨在旁边听了一嘴:“其实也不用那么担心,大热的天气又不是年年都有。”
她小的时候家里边也没空调,也没风扇。
一般比较热的天他们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的,有河的在河里待着,没河的提井水泼地,又不是傻的,非得大中午最热的时候出门,夏天天亮的早,她小时候夏天下地的时候四五点都出门了,中午回来睡觉,傍晚再去地里边呆着。
就只有农忙的时候躲不过,农忙农忙,就是因为没有一刻空闲的,得从早上干到晚上。
但那个时候就算有风扇又顶什么用呢?又不能在地里吹风扇。
他们是穷了点,又不是傻,个人有各路,实在没法子的时候——老天故意和你作对,那谁能有办法呢?
被刘姨这么一开解,他们也就不再纠结了,总归还是得到了些灵感的。
刘姨过来可不是只和他们说风扇的。
“小筠啊,刚才你奶奶和你打电话,你没接着她就打我这来了,让我告诉你一声,下午去给丹丹开家长会。”
徐雪筠掏出来手机一看,发现还真是,她没开声音。
因为家里面的中间力量平时都比较忙,所以小辈的家长会基本上都是徐奶奶或者家里边保姆去开的。
但徐奶奶今天顾着打麻将呢,估计还打上头了,实在抽不开身,再加上徐雪筠已经放假了,就让她过去。
可是......“刘姨,要不然你去吧。”徐雪筠的脸都皱起来了。
可是,她不想去给丹丹开家长会啊,那孩子上课的时候老是和别人说话,上次徐奶奶去开都被说了一通。
“丹丹?”卫青几人还记得这个讨人喜欢的小姑娘,所以一点也不理解徐雪筠害怕面对她老师的恐惧。
刘姨可不敢同意:“我去算怎么回事呢?”
徐雪筠觉得幸好已经吃完饭了。
要不然她都没有胃口了。
不想去是不想去,总不能到最后没一个人去给孩子开家长会吧。
徐雪筠唉声叹气的,明明在楼上化妆,结果叹气声一声比一声大,都传到楼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