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0章
    看的小孩子忍不住嗦自己的手指头,在脑海里幻想着猪油渣是什么样的味道?
    可他连猪油都没吃过呢,又怎么能想象得出来猪油渣的味道呢?
    不过他也要有奔头了,因为天幕上几人的猪油已经熬好了,阿叔给他们一人拿了三个小白瓷罐,都是五百毫升大小的,这样比较方便他们储存和拿走,然后在罐底放一片生姜,一段大葱,还有一个八角。
    随着油都被盛了出来,天幕便显示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几乎所有人都在屏住呼吸,紧张的等待着天幕发放给他们的猪油。
    ——哪怕只有一小口也好!一小口也能让他们从今年想到明年了!
    但天幕比他们想象的要大方。
    叮咚一声,一个白瓷罐落在了他们家的桌子上。
    就和天幕上那个一模一样。
    “哎呦——”刘家老二媳妇连忙扑过去,生怕这个白瓷罐再没放稳掉下来了。
    但她的想法似乎是多虑的,白瓷罐落到桌子上之后连动都没动过,沉甸甸的。
    他们早在天幕发放之前就数了许多遍,他们家一共有十一口人,算上孩子的话有十三个。
    她凝神静气,鼻尖都冒出来了汗珠,紧张的瞧着自己手里的白瓷罐,小心翼翼的打开。
    !!!
    “阿娘,这一罐好满!”
    她的大女儿在旁边惊呼道,但谁也没有说什么,因为他们也想惊呼,也想大喊,落在他们手里的,的确是好满好满的一罐猪油,满的简直要溢出来。
    有那家里信得过的相识人,拿着自家的猪油和别家的猪油对着看,然后就发现这一罐猪油似乎是十个人的量,不过是平口,要是家里面再多一两个,那就是连盖子都快塞满了。
    要是家里面有四五个人的,就是半罐。
    不过无论量有多少,他们拿到的猪油全部都是白花花的,看在他们眼里简直要比财神爷还要让人开心。
    刘家婆最是疼孩子,见大孙女和小孙子都眼巴巴的瞧着她,小心翼翼的拿筷子在猪油上刮了一点,一人塞到嘴里尝了个油味。
    “晚上奶奶给你们做野菜汤,里边放整整一大勺猪油。”刘家婆狠狠心,“再在饭里放小半勺猪油。”
    对一生节俭的她来说的确是狠了很大的心,要不是他们家人口多,获得的这一罐猪油也多,她还不舍得呢。
    陈遇几人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这幅场景,不过他们猜想也能猜想的出来,所以虽然熬了许久的猪油,但都没有半点感到辛苦,甚至想着如果天幕能够一直发放这样的任务,他们能不眠不夜的在这里熬个三天。
    只可惜,天幕虽然好心,但也不是冤大头。
    熬完猪油之后,厨师长就把他们都赶出厨房了,因为要到他的做饭时间了,徐雪筠又临时点了一个猪油渣炒菜心和猪油拌饭,接着才心满意足的出了厨房。
    “吃不吃火龙果?”她跑到冰箱旁边翻找了会,然后扭头问道。
    那当然是吃的。
    火龙果是热带及亚热带植物,在他们这个地区露天的是种不成的,但有万能的大棚,就可以种了。
    “隔壁的香蕉也是这样种的,我不爱吃香蕉,但是上一年都吃了不少。”
    因为真的非常甜。
    徐雪筠一边带他们过去摘火龙果,一边闲着没事用一根在地上捡的笔直笔直的棍扫旁边的庄稼:“我小的时候以为火龙果是长在地里的,后来才发现是长在仙人掌上的。”
    其实说是仙人掌似乎也并不太适宜,因为人家是仙人掌科的,但只有这一种仙人掌能够长出来火龙果,可不是所有仙人掌都能长出来火龙果。
    一进大棚就见到面前一排排笔直笔直绿色的‘树’。
    几人没有声张,但实际上内心都在悄悄诧异。
    因为这种树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就是徐姑娘说的仙人掌吗?
    但是怎么看和仙人似乎都没有关系,也不像手掌啊。
    宋代有不少人都觉得很困惑,因为他们听说过仙人掌这个名字,但是他们见到的仙人掌不长这样。
    实际上,在宋朝以前人们说的仙人掌是一种仙人掌草,和现代所说的仙人掌完全没有任何联系。
    而且他们发现后世人吃东西真的大胆,吃的东西要不然是红的,要不然是蓝的,那个蓝莓、番茄、辣椒就不说了,这个火龙果外皮也是红的。
    他们心中隐隐有些不祥的感觉。
    因为他们想到了番茄和辣椒的经历。
    这个火龙果,该不会一开始也是只用来看,没有用来吃吧?
    如果他们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说出来,那么徐雪筠就会恭喜他们猜对了,火龙果在十七世纪被引入中国的时候,的确没有一开始就被用来吃,而是被用来观赏,那个时候的火龙果还叫做‘吉祥果’,作为一种庭院观赏植物被引入,在广西广东海南一片种植,十九世纪才正式被传播开来。
    但现在,火龙果已经算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水果了。
    徐雪筠拿剪子剪下来了几颗:“你们要吃红心的还是白心的,黄心的也有,不过我觉得黄心的没有红心的好吃。”
    而且还卖的很贵。
    但是徐雪筠个人认为闭着眼尝的话,黄心火龙果甚至还有点脆,就像是一个比较甜,中间还有籽的蜜瓜。
    完全没有火龙果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