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5章
    花费这么多人力和时间,到底值不值得呢。
    毕竟这豆角吃肥,其他的作物可不一定吃肥。
    他们决定继续听一听再说。
    李白也不嫌脏,低头扣了扣地,发现好像没有粪便或者腐烂落叶的踪影,果断提问:“王叔,我们现在用的什么肥啊,和以前用的肥比起哪种更好啊。”
    “我们现在用的是复合肥和磷钾肥。”王叔对肥料可谓是如数家珍,如果他自己种肯定不花这个肥料钱,但这不是主家的地多吗,人家要好东西,不在乎成本,“复合肥当基肥,不嫌弃的混点鸡粪最好,每亩施五十公斤差不多——就豆角要这么多肥,多的吓人。”
    “光有基肥还不行,它一开花还得施磷钾肥,这个就得看地和当时的情况了,按每亩十公斤上下增减。”
    “你和小麦比比,小麦一亩地才是它的一半都不到。”
    王叔还有点感慨:“我小的时候家里也种豆角,毕竟就算豆角吃再多也吃不饱,但多少是个菜。”
    屋头里种几颗的,也没人管没人问。
    可豆角都稀稀疏疏的,长倒是长,但一个藤上就那么几根。
    就差在这肥上了,当时都吃大锅饭,肥也不能乱丢,队里都收集起来一起沤肥,自家能有点烂叶子就不错了。
    虽然很多人还是没听懂复合肥是什么肥,磷钾肥是什么肥,但有一点他们听明白了。
    那就是豆角,十分吃肥,哪怕他们种的和徐姑娘家种的豆角看起来差不多,但没有肥,产量就差个天翻地覆。
    接着王叔又说了怎么撒化肥,怎么起垄,间距多少,一个坑里撒多少种子。
    “撒完种子就得盖土,盖的土得提前用水浇过,盖一厘米半到两厘米就可以了。”说完想了想又说,“其他的就没什么难的了,除了豆角出苗的时候不能多浇水,长到一米多的时候得掐尖,其他的还有啥,简单的很。”
    徐雪筠掐了根豆角:“王叔,上一年这种的好像不是豆角吧,这豆角怎么一年换一个位置啊。”
    王叔一拍腿:“诶——差点把这个忘了,豆角不能一直种,伤土伤水,种一年得换个地方,种点其他的作物缓一缓,最好的就是种水稻,不过咱这上一年种的藕,今年它俩掉了个个,你去上一年种豆角的地方就能看见藕了。”
    徐雪筠当即决定明天摘点藕做藕粉。
    别问,问就是小时候没手机闲的时候学的。
    王叔的教程很详细,基本上人听了就知道该怎么种。
    李世民感概道:“没想到种植方法和工具,竟然会对作物的产量有如此大的影响。”
    那什么磷钾肥一听就和他今天学的化学有关系。
    只是他们带回来的课本上所写的内容对他来说很深奥,但对于真正用化学制作东西来说又太过浅薄。
    也不知道他广招天下能人异士是否能找来能学好化学并且运用化学的人。
    这个时候他又惋惜:“若是能派人去后世学个一年半载的就好了。”
    唉,不过天幕估计是不会同意的。
    徐雪筠这一会功夫把靠近路边的豆角掐了好多下来:“你们走的时候给我留个地址,我给你们寄点豆角——送人也行,我们这豆角都可脆可嫩了,焯水凉拌或者炸着吃都好吃。”
    就是不要再让她吃了。
    她真的吃的够够的。
    天幕提示音总是会在合适的时候响起。
    【参与豆角收获,可获得主播赠送豆角以及现代堆肥方法*1】
    意思也就是说可以带回去。
    诸葛亮几人高兴了,虽然他们的朝代也有简易的堆肥方法,不过能借鉴一下后世的经验自然更好。
    一个个豆角摘的可起劲了,没一会就摘了好几大筐。
    徐雪筠已经决定今天摘的这么多筐都是他们的了。
    摘完豆角,徐雪筠就带着他们去摘梨。
    “我们家每年都会熬很多秋梨膏,润肺止咳,化痰清热,生津利咽,去火去噪——主要是还很好喝。”
    不过一般来说秋梨膏都是热水冲泡,但徐雪筠不喜欢喝太热的饮料,所以每次都是拿热水冲开之后,再加冰块。
    ......应该也能有点用吧。
    “秋梨膏?”李白听完徐雪筠说的做饭之后恍然大悟,“这不就是......”
    他压低声音,小声的对杜甫说道:“不就是‘秋梨蜜膏’吗?”
    他在皇宫内还喝过呢。
    “秋梨蜜膏?”诸葛亮好奇的问道,“听上去名字倒是很相像。”
    李白笑着说道:“是宫廷秘方,之前我也觉得名字像,不过没想到竟然会是同一个东西。”
    毕竟听徐姑娘说的,这秋梨膏似乎人人都吃得。
    又是一道从宫廷走入民间的美食吗。
    徐雪筠现在举着手机,给直播间的人讲解:“秋梨膏据说是唐朝时期一道传统的药膳,是宫廷内专用的,好像是因为唐朝皇室有遗传性的气疾,有的严重,有的不严重,但反正有,然后有一位皇帝就找了一位道士,道士呈上来的就是用梨和蜂蜜做的秋梨膏。”
    她竖起大拇指:“民间有野史说他一天喝两碗,真是一名真汉子。”
    她奶茶一天都喝不了两杯。
    李炎气急败坏:“朕何时一天喝了两碗秋梨蜜膏。”
    知道蜂蜜多难寻吗。
    蜂蜜可是贡品,一年也就那么多,市场上卖的也十分昂贵,价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