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章
    不过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听过‘深衣’这个名词,却听过‘曲裾袍’和‘直裾袍’。
    这是‘深衣’的两种分类,‘曲裾袍’的底边为三角形缠绕起来能够凸显弯曲的线条,显得身形更加优美,也多为贵族穿戴。
    ‘直裾袍’则是普通人为了节省布料和日常行动方便而改造出来的,这种衣袍不讲究缠绕,且衣服底端为直边。
    因‘直裾袍’简单方便,所以在西汉中后期逐渐取代‘曲裾袍’成为主流,但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形制并未改变。
    这也是人们为何跪坐而不能岔开腿或者盘着腿坐,因为整件衣物其实都是一片布料,并且在汉宣帝之前,并没有穿在□□型同内裤的贴身衣物出现。
    所以不是人们主动选择了坐姿,而是因为衣物被动,选择了坐姿。
    刘彻之前也没觉得这种坐法有什么不对,毕竟他从小就是这么坐着长大的,而且私下无人时,他想怎么坐怎么坐,就像是汉朝的普通百姓,他们又怎么会讲究什么礼呢,怎么方便怎么舒适,怎么能够快速的恢复体力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
    所以汉床的高度和后室的椅子高度类似,因为在四下无人,独属于家人的空间,大家都会更加随意和放松一些,只是在他们的印象中,垂膝而坐的只能是床,若是在外即为不雅。
    但来到这之后,他却越发觉得,诶,这个桌椅真是个好东西。
    吃饭也方便,读书也方便,还不会坐久了腿麻。
    要知道,在现代说小孩子学习坐不住,是指他不专心,总想着外面的世界。
    可在秦汉,说小孩子学习坐不住,那是真的坐不住,许多学生在上学堂的第一课,甚至都不是读书识字,而是像练武的扎马步一样先练习如何久坐,怎样的坐姿才够标准。
    刘彻本人是个不拘小节的,他就懒得在这种事上费工夫,所以在幼年时他也曾深受其害——但现在他觉得,为什么要人去适应姿势,而不是姿势适应人呢?
    那么多人在私下中都选择垂膝而坐,必定有其道理。
    他又摸了摸自己的裤腰。
    第一天的时候他就发现了,这衣服里面还有一块薄薄的小布料。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同样的裤子要穿两遍,但这个东西也给了他启发。
    回去让桑弘羊安排一下,他不管别人,但他不要再坐那小矮桌了。
    不过上行下效,他开启了这股风浪,刘彻相信估计没过多久,下面的人就纷纷效仿了。
    他又摸了摸手下的座椅。
    而且以前的木椅子还不行,他就要他今天坐的这种!外边是皮子的,里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又硬又软的,一坐上去好像整个人都要陷到里边一样的感觉!
    桑弘羊,朕要!听见没有!
    即使刘彻没有说出来,但身为太子伴读的桑弘羊和他已经熟悉到刘彻一撅屁股,他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
    君臣为君臣,但玩伴也归玩伴,桑弘羊无奈的叹了口气,知道这个麻烦事又甩到他身上了。
    朝廷上下都对匈奴问题争论不休,偏偏皇帝和官员对上了。
    刘彻是彻头彻尾的主战派,从不支持向匈奴和亲,但——打仗就要钱,而他桑弘羊,就是天天被皇上掏口袋子的人。
    每天一睁眼光想着怎么变着法的赚钱还不够,现在还得给他推行桌椅。
    身为汉朝有名的富二代,桑弘羊真是想还不如回家自己吃自己算了。
    第24章
    嬴政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
    后世和他的秦朝相隔甚远,早已天翻地覆,好似天宫与人间的区别。
    可从来没有哪一刻像是现在这样让他清楚的感知到这一点。
    街道,行人,高楼大厦。
    但他却并不像他以为的愤怒,不甘......只是静静的看着,静静的品味着两千年后世界的滋味。
    这些人也会有烦恼吗。
    应当也会有的吧,不过他们的烦恼应该不再会是家里又要饿死几个孩子,又有谁因得了风寒去世,而是......其他的他所不知道的东西。
    后人还记得他吗,对他的评价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嬴政之前想过,自己死后应是一片骂名,毕竟那些所谓士大夫,孔孟弟子最喜欢痛斥他这个暴君得以出名。
    可他一想到徐雪筠之前笑过的‘秦始皇诈骗’,真正的秦始皇就开始emo了。
    ......不知缘由的丢脸。
    “滴滴——”交通终于疏散好了,徐雪筠催促着前面不知道在愣什么的车辆,也把几人奋飞的思绪拉回到了车内。
    还没到地方买东西呢,徐雪筠就已经在想晚上要吃什么了。
    她知道像她哥这样年龄的人,一般都不喜欢吃什么臭豆腐,所以提前给几个人打好了预防针:“我等会儿要去吃小吃,你们不想吃的话就在商场找个餐厅,我买好小吃去找你们。”
    历朝历代都有小吃,但天南地北的小吃的口味完全不同。
    “你想吃什么?”嬴政问道。
    他有点好奇后人又能在吃上搞出来什么花样。
    “想吃麻辣小龙虾,想吃臭豆腐,想吃榴莲芝士饼,想吃生煎包......”徐雪筠一报就没个停的,然后报着报着又想起来一件事,“你们喝奶茶不?我请客。”
    “奶茶?”雍正诧异的看着手中正端着的饮品。
    很多人以为奶茶是现代产物,并且对它的印象初次产生于街边玻璃罐中的各色奶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