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香如果从原材料开始入手,这工序对于没基础的客人来说会很繁琐,林栖檀的工作室一般会提供研磨好的香粉,这样客人上手起来会更容易些,也不会耗费太多时间。
林栖檀不仅换了香粉回来,还拿了一份粘粉给靳越舟,接着又去拿来两份制香工具,是碗和香勺等物品。
“你跟着我的步骤做就可以。”在靳越舟对面坐下,林栖檀开始往调香碗里加入适量沉香粉和粘粉,继而添水,“和香泥的水要少量多次,你把它当面粉一样和匀就好。”
靳越舟观察她动作,动起手来也算是有模有样。
充分混合均匀好,林栖檀看向对面的靳越舟,微微笑问:“小叔叔,制香你觉得好玩吗?”
“还行。”
“那就好。”
不一会儿,靳越舟的香泥也和好了,随即把调香碗放到林栖檀面前:“林老师,你看看及不及格。”
第12章 因为我关注你微博
林栖檀眼睫轻颤,为那声“林老师”。
上一个叫她林老师的人是储宁,那是带着调侃意味的林老师,可靳越舟的林老师,她猜不透那是带着什么样的意味。
她拿起碗看了眼,混合均匀,就是稍微有一点干。把碗给靳越舟,她说:“再加一点点水就可以了。”
靳越舟说好。
等他把香泥重新和好,林栖檀又带着他进行下一步,反复地揉搓,摔打香泥。
这一步是为了使香粉更充分融合,让整个香泥的质地更加紧密,保证制作出来的香不容易产生断裂。
“现在你需要把香泥放入陶罐里密封一会儿,像我们自己制香一般会放时间长点,你们可以放个十分钟或半小时就行。”
林栖檀给靳越舟拿了一个陶罐。
靳越舟打开罐子,看着她将香泥放进罐里,随后也跟着放自己的香泥进罐。
“这一步是做什么?”
林栖檀看着陶罐里的香,说:“醒香,密封放置一段时间香泥会更加柔软有弹性。”
靳越舟大概懂了。
醒香还要等,林栖檀藏心底那些话到了嗓子眼又憋回去,转而问靳越舟:“小叔叔,你要不要先到那边喝点茶?”
“不用,等一会就好。”
“……那你先坐着,我去看看他们制作的怎么样了。”
林栖檀说完,起身移步到另外一桌。
那桌三位客人是一起来的,学制的都是线香,现在已经到了规整那步,正在用香尺归整成形的线香。
见林栖檀过来,其中一位盘着发的客人看她笑问:“老师,你看我这个长度切的可以吗?”
听她这么问,另外两位客人也问了一样的问题,就像是上学时期做了一道题,然后求老师表扬的学生。
林栖檀挨个扫了眼她们线香盒上的香,都摆放得工工整整,看起来就舒服。
她笑:“都好棒,都有按照指定的长度切割。加油,全部规整好就可以放到架子上阴干了。”
三位客人听了林栖檀认可的话,脸上皆浮现喜悦之色,随之继续规整线香。
接下来林栖檀就站在一旁安静看着,直到靳越舟告诉她时间到了,她才回那桌。
刚坐下,靳越舟就注视着她问:“每天都是这样教她们制香吗?”
林栖檀说:“有的时候会坐下和她们一起制,聊聊天的同时也将香文化传播出去。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玩香,一开始是心血来潮的兴趣,但兴趣到感知这个过程,这个文化也在逐渐被认同。”
“那你为什么喜欢?”
林栖檀笑了笑:“就是心血来潮的兴趣开始。大学毕业那年我和储宁来鹭城毕业旅游,就是那时候随便逛进家香馆,遇上了教我制香的郑老师。”
“打算一直做下去吗?”
“是有这个打算,我喜欢中式香。”林栖檀神情一下子认真,“我想有一天我会把工作室开得更大,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项传统手工艺,也希望有更多人将它传承下去,我们中式香不比西方的差。”
自从爱上中式香,她就没再用西方香。
西方香大多味浓,以酒精香料水为主合成,相对会有侵略感。而中式香则是以天然植物香料为主,味淡,即可以是香也可以是药。在东方香文化里,香更是可以起到一个修身养心的作用。
靳越舟发现林栖檀在谈论到香时,脸上有种难掩的光芒,他想起她刚才在制香的时候,她的神情更是全程都在享受。
看来这小姑娘是真喜欢香。
林栖檀好像隐隐约约感觉到靳越舟看她的眼神在变化,忙垂下目光,拿起桌上的陶罐:“......现在可以取出香泥入模。”
林栖檀没教靳越舟做那种用线香盘出来和蚊香形状一样的盘香,那种也称为“环香”,是由香条由内向外依次围绕成圆圈形成同心环状。
她打算教靳越舟做六边形的。
香泥入模,敲打至泥和模具完全贴合,方可以脱模倒置香网上。
看了眼靳越舟脱出来的香泥,林栖檀建议:“基本是可以了,形状你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稍微进行一下调整。”
靳越舟拿起工具,却又无从下手。
似乎......没什么需要调整的。
他甚至觉得自己第一次制作香品挺有天赋,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香基本制作好,林栖檀整理了一下弄脏的桌子,这才起身拿靳越舟的香放到凉香架上。再回来,她告知靳越舟:“过几天阴干了,小叔叔你就可以过来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