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被妹妹抢亲,嫁进大杂院吃瓜开摆 第367节
    朱丽兰:“朝哪边跪能嫁一个这样的男人?”
    姜榆:“……”
    等贺庭岳过来,这些看着就头疼的白菜,在他手底下不值一提。
    朱丽兰感叹,“你家这位力气真大。”
    姜榆笑着点头,“是啊,朱姐还要再逛逛吗?”
    朱丽兰想着来都来了,不如也带几十斤白菜回去。
    “你家板车借我,明儿还你。”
    “行。”
    姜榆陪着朱丽兰前去排队,不多时便看到了孙母和孙玉莲的身影。
    孙玉莲主动笑着打招呼:“姜榆,你也来买冬储菜?”
    “是。”
    姜榆转而看了一眼朱丽兰,见她一副淡定,还以为她是没认出孙玉莲。
    朱丽兰笑了声,“我认得她,不过她不认得我。”
    认得归认得,她却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不体面的事。
    不一会儿,她瞧见一个男人跑到了孙玉莲身边。
    “孙同志,我帮你们搬菜吧。”
    孙玉莲面含几分羞涩,笑着应下了。
    朱丽兰一看便知,这是她的新对象。
    只是她这对象有些孱弱,说是帮孙玉莲,缺了几十斤的白菜都搬不动。
    折腾了一番,没帮上忙,还把腰给扭了,闹得孙玉莲脸色不大好看。
    第417章 庄家想省钱
    北城落下今冬初雪那天,陈钰回来了。
    他第一时间来了马婆婆家中,正好姜榆也在。
    姜榆连忙给他冲了一杯红糖水,叫他暖暖手。
    “陈工怎么穿得这么单薄,难怪老师前两日还说要给您做一件棉衣呢。”
    陈钰喝了两口糖水,哈哈笑了起来。
    “师姐再按照先前的尺寸给我做,怕是要大了。”
    马婆婆嗔他两眼,“那就多吃点,争取长点肉。”
    他们聊着,姜榆起身笑道:“我去买点羊肉,晚上来我家吃涮羊肉。”
    陈工没和她客气,“就念着这一口呢。”
    晚上,姜榆和贺庭岳在家准备好了铜锅,叫上陈工和马婆婆,围聚一桌。
    饭后,陈工掏出三封信。
    一封给了马婆婆,其余两封,是姜榆和贺庭岳的。
    “我几番打听,联系上了昀岸,这是他给你的信。”
    马婆婆的手肉眼可见抖了抖,信封轻飘飘落在地上。
    陈工轻叹一声,给她捡了起来。
    “他想回来的,可他回不来。”
    政策问题,他身份敏感,无法从港城回来。
    秦昀岸甚至不敢主动联系马婆婆,怕给她带来灭顶灾难。
    对于现在的马婆婆而言,平静是最难得的幸福。
    马婆婆轻抚着信封,握在手中犹如千钧重。
    她亲手送出去的儿子,回来了。
    和她解释几句,陈工转而看向姜榆。
    “这是你老师的儿子,名叫秦昀岸,他年长你许多,你喊一声师兄不为过。”
    姜榆受宠若惊,没想到这个素未谋面的师兄,竟然会给自己来信。
    贺庭岳则是依旧淡定,他先前就想办法联系过秦昀岸,两人早就互通消息,并不惊奇。
    姜榆摸了摸信封,她这一封信比其余人都要厚。
    她拆开来,掏出里面的信件。
    一沓厚厚的当外汇券随之被带出,目测上千。
    陈工道:“他原先是想多给点,我说你条件不错,也不差这些小钱,等有机会让他当面感谢你。”
    姜榆抿唇一笑,“我也不在乎这些。”
    她展开书信看,秦昀岸与她没见过面,信中却是一派熟稔的口吻,称呼她为“师妹”。
    不疾不徐,字字真切诚恳,诉说着他对姜榆的感谢。
    他没有拜托姜榆照顾马婆婆,因为这一点无需拜托,姜榆自会做。
    只在信封的末尾附上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地址,盼她回信,也盼着能早日见面。
    姜榆合上信封,看着那一沓外汇券,心想秦昀岸应该很有钱吧,出手这么阔绰。
    “师兄他在港城做什么?”
    陈钰道:“做服装生意的,他生意做得很大,公司旗下有遍布世界各地的厂子,从布料研发到成衣都有。”
    但有些事,有钱也没用,例如马婆婆。
    马婆婆不愿意离开故土,然而留在北城,她的生活稍微过得好一些,都会惹眼。
    这么多人盯着,秦昀岸想孝敬她都难。
    姜榆好奇道:“不知道有没有的确良?”
    她对于化纤的认知不多,最常见的要么是尼龙,要么就是的确良。
    陈钰笑了声,“你写信回去问问,兴许有呢。”
    当晚,姜榆当真一笔一划认真写了一封信,主要是问化纤这一方面。
    她咬着笔头,和贺庭岳憧憬:“要是有一天,我们国家也有化纤工厂,自己有的确良的生产线,就不需要进口了!”
    贺庭岳笑着摸摸她的脑袋,“那你努努力,看我能不能沾到我媳妇儿的光。”
    姜榆眉头皱了起来,“可我直接和人家要生产方法,是不是有点像狮子大开口。”
    照顾马婆婆是她自己想做的事,她可从不觉得秦昀岸欠了人情。
    贺庭岳沉思片刻,“或许能以合作的方式,引进外资,让秦先生与我们国棉厂共同建一个合资厂。”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提还太早。
    次日,姜榆把信送出去。
    回家路上遇见了吴静宜,没了姜榆,她春风得意,红光满面。
    姜榆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和她打个招呼,吴静宜主动走了过来。
    “姜副科长,真巧呀。”
    “是巧,你这是往哪儿去?”
    吴静宜主动给身边的人介绍:“于书记,这是我们二厂宣传科的副科长姜榆。”
    姜榆不认识这人,含蓄点了点头,互打了招呼。
    那于书记问道:“这两天怎么都没在二厂见过姜副科长。”
    吴静宜笑道:“我们姜副科长目前处于停职状态,没在二厂上班。”
    于书记恍然,“原来如此,那就不多说了。”
    吴静宜点点头,“姜副科长,我还得带于书记去吃饭,就不跟你聊了。”
    姜榆脸色淡淡,“去吧。”
    吴静宜这些话,她哪里会放在心上,小把戏罢了。
    这个插曲,她很快忘在脑后。
    慢悠悠回到家,转而听到徐丽华说有人来给孙玉莲提亲了。
    “是她上回相亲的那个?”姜榆问道。
    徐丽华不太确定,“应该是吧,除了上次,之后也没见她再出去相亲。”
    从相亲到结婚,不过短短几天时间,速度倒是飞快。
    不多时,孙母送男方一家出门,言语间很满意。
    等他们离开,孙母才在大院公布了好消息,说是孙玉莲的婚期已经定下,就在后天。
    “到时候大家都得来吃酒呀。”
    众人纷纷应着,开口道贺。
    婚期有些赶,但眼瞧着孙玉莲假期快到头了,再赶她也得嫁出去。
    从徐丽华的口中,姜榆知道孙玉莲的对象叫庄年富,头顶还有一个未婚的残疾哥哥。
    “兄弟俩的身体都不大好,一个残,一个弱,他们爸妈倒是条件不错,是双职工,不过他们总会年迈,到时候还不是全靠玉莲一人撑着。”
    徐丽华啧啧摇头,她不看好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