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章
    因着绿筠的身份,永璋便由弘历的贴身嬷嬷毓瑚抱着一同前去,拜见他的皇玛父和祖母。
    绿筠特意拜托琅华看顾着永璋,永璋风寒初愈,身子还有些虚,因此琅华给他穿的厚厚的,还命人在乾清宫永璋的位置旁摆了一个小暖炉。
    给皇上行过大礼后,众人纷纷就座,后宫里熹贵妃暂代六宫事,能出席夜宴的高位嫔妃除了她,只剩下敬贵妃娘娘,裕妃娘娘和欣嫔娘娘了。
    弘历命景山教导江浙来的昆曲班子,排练了《长生殿》《十五贯》等剧目,又让来宴会的诸位命妇一人点了一折戏。
    宫灯初上,烟柳盈空,乾清宫内笙歌鼎沸,此时戏台子上,正唱着琅华点的一出《黄粱梦》。
    正殿之上端坐在正位的是皇上和他心爱的熹贵妃,尽管已经相伴二十多年,两人依旧情深意重。
    皇上体恤熹贵妃远嫁大女儿的心痛,特意把幼女柔淑公主从撷芳殿接了出来,由熹贵妃亲自抚养。
    此时姮媞正和小她三岁多的璟瑟坐在一起,姑侄两个喝着甜甜的橘子汁呢。
    琅华和弘历对视一眼,两人端起酒杯祝酒“儿子弘历,儿媳琅华,祝皇阿玛和额娘身体康健,福寿绵长。”
    皇上和熹贵妃也端起酒杯“你们夫妇二人恩爱和睦,朕和你额娘也很欣慰。”
    说罢,四人一饮而尽。
    熹贵妃又慈爱地看着琅华“你将姮娖出嫁的事办的很好,我很放心。”
    “儿媳疼姮娖妹妹的心和疼爱璟瑟是一样的,只怕备的东西不足,儿媳年轻,第一次操持这些事,额娘不嫌弃琅华,琅华感激不尽。”琅华甜甜地说道。
    一番话下来,熹贵妃和皇上脸上都挂了笑容。
    此时,一曲《黄粱梦》罢,接下来的是青樱点的一出戏。
    “数年一枕梦庄蝶,过了些不明白好天良夜。想父母关山途路远,鱼雁信音绝。为甚感叹咨嗟,甚日得离书舍? ”
    几句下来,熹贵妃眉目紧锁,眼中含了泪珠“皇上,咱们的姮娖,会不会也是‘想父母关山途路远’呐。”
    皇上见爱妃落了泪,竟叫停了戏,台上的伶人跪下请罪。
    “这是什么曲子,除夕之夜,竟然上演这等悲凉之音,惹得贵妃落泪。”皇上责问。
    负责排戏的乐官急忙出来跪倒“启禀皇上,这是宝亲王府青樱侧福晋点的一出《墙头马上》,微臣等奉命排了。
    琅华瞪向青樱,又是这劳什子的《墙头马上》,女子私奔之曲,她倒是当个宝了。
    青樱从座上起来“青樱无意让贵妃娘娘伤心,请贵妃娘娘见谅。”
    琅华也屈膝行礼,“皇阿玛,额娘容禀,儿媳听过这曲子,最后的结局可是李千金和裴少俊儿女双全,李千金也和父母团聚,两家喜团圆的好寓意,想来青樱妹妹也是想让您高兴高兴的。您何不再往下听听呢?”
    一番话说下来,熹贵妃得眉头舒展开,晞月本不喜欢青樱,可是为给琅华解围,也笑着行礼道“贵妃娘娘不喜欢这出戏,那听听臣妾点的这出《河东狮》吧,臣妾可喜欢了呢。”
    “罢了罢了,本就是个淫词艳曲,在宫闱之内演不合礼数,听听晞月点的《河东狮》吧。”熹贵妃本也不想在众人面前下儿子侧福晋的脸面,就顺着琅华晞月的话往下说了。
    “来人呢,下一场。”皇上见熹贵妃不再难过了,命人换了戏。
    琅华和晞月坐回座位上,只剩下青樱还在那儿跪着。
    琅华看着青樱就来气,平常她在府里,爱看这淫奔之词也就算了,今日众位亲贵在场,还有璟瑟姮媞这样的小姑娘,她还偏偏要听这个。
    昔日白居易写过一首《井底引银瓶》,里面就有一句“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说的就是裴少俊和李千金这一段故事。
    谁家清清白白的女儿,会和只有一面之缘的男子无媒苟合私奔,还生下儿女,偷偷摸摸躲在人家后院没名没分七八年呢?
    琅华和晞月对视一眼,对心中没数的青樱更加厌恶了。
    弘历见青樱躲过一劫,心内松了一口气,示意青樱可以偷偷起来。
    第13章 除夕夜宴(二)
    青樱这小小插曲过去,席面上又恢复了和乐安宁。
    看戏之余,几个宗亲福晋都在夸赞永璜永琏聪慧有加,两兄弟又相处和睦,连皇上都深感欣慰。
    又看见绿筠生的永璋白白胖胖像个小肉圆子,皇上喜爱的紧,命毓瑚把永璋抱上前来,皇上拿着手中的双龙纹血玉放在永璋的小肚子上。
    “皇阿玛,这么贵重的东西,永璋承受不起啊。”弘历看着皇阿玛心爱的玉佩给了永璋,开口说道。
    “永璜永琏都有的,老三也不能薄待了,你比我有福气,有了三个儿子,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只养活了一个阿哥。”皇上感慨道,时光匆匆,他已接近天命之年。
    “儿子怎么敢和皇阿玛相提并论,多亏了琅华替儿子料理后宅,儿子才好安心侍奉皇阿玛。”弘历对琅华一直很满意,琅华是他的发妻,是尊贵的世家贵女,又有容人之量,这是他的福气。
    琅华温柔的看向弘历,这句话她当得起,不管这一世还是前世,她从没有害过弘历的孩子。
    即使重活一次,要护住璟瑟和永琏,她也没有用伤害别人来达到目的,而是想着与人方便,与已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