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8章
    “悦悦,来。”顾悉对她招手。
    江念悦应得爽快,过后一愣。
    陆池早也有些不自然。
    那个孩子也叫悦悦?该不会是……
    看穿她的心思一般,顾悉搂过小女儿解释道:“她叫江念悦,今年16岁。”
    念悦,怀念悦悦的意思。
    她比陆池早小了10岁。
    也就是说,母亲不仅没有把她遗忘,还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才走出阴霾决定要第二个孩子。
    不是取缔,而是带着思念活下去。
    陆池早的眼睛又开始掉泪珠子了。
    林听辞紧忙抽纸巾给她擦。
    江念悦知道的,从小妈妈们便讲过她有个姐姐,不过她不知道陆池早是怎么找回来的,也不明白妈妈怎么认定就是她。
    “你身上有胎记?”江念悦道出心中疑惑。
    她模样纯然,不是刻意刁难。
    说起来陆池早同样感到奇怪,江韵磬和顾悉不问,那到底从何而知的呢?
    陆池早刚要回答,结果被人抢了话。
    “有的,在腰上,淡红色花瓣形状。”林听辞坐姿端正,目光落在陆池早的后腰位置。
    那么私密的位置居然由别人嘴里出来……
    震惊了陆池早和她全家。
    说起来从一开始就挺好奇林听辞和陆池早什么关系。
    虽说是一家人,但是孩子出生几天就被‘死亡’了,几十年没见过面,有幸再见可是彼此陌生,不好问。
    陆池早没有直接承认、介绍林听辞,反而羞恼地瞪着人,好像在警告:一天不骂你又得寸进尺?!
    大家看得出来她们关系不错。
    江韵馨看破不说破,不多过问她们的关系:“不用看胎记,她就是我们的心悦。”
    迎着孩子们不解的目光,顾悉说:“宋芳华被捕的消息刚出,我们就有所怀疑了,做鉴定,发现与dna库确定与你99吻合。”
    “可是我怕呀。”江韵馨是omega比较感性,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怕你心里怨恨我们,怕这样的家给不了你想要的。”
    她们害怕打扰的心情和陆池早是一样。
    回忆往事,顾悉还是非常自责:“都怪我,不该年轻气盛逼急了钟氏,无视宋芳华,招来报复。”
    当年顾悉和江韵馨经营的也是家族企业,和陆家是旗鼓相当的存在,和钟家则是竞争关系。
    顾悉不屑行业内恶性竞争,凭借多年创造的好口碑争取到了某个地产开发权,所以陆家跟她合作了。她也曾听小道消息说钟家不惜代价拉拢陆家,没想到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无人知晓,只知道钟家后来一落千丈,瘫痪是他日夜应酬酒精中毒加车祸导致的,他老婆刚生孩子无法面对这场重大变故,有人说她不太正常。
    整天抱着孩子不喂奶不换片,也听不见哭声,不知道怎么回事。
    听到这里,陆池早说:“她的孩子那时候估计已经死了。”
    她把宋芳华多次整容,利用虚假身份混进医院掉包孩子,甚至抚养陆挽青想利用她回去报复本家的事说与她们听。
    “她疯了!”江韵馨愤懑攥着拳头,情绪激动:
    “难怪,当年医院给我们看尸体肤色和体型都不大对劲,可看胎记一口咬定是你,没让尸检就火化了!”
    “可也怪我,我怎么记不住自己孩子的模样呢?”江韵馨掩面哭。
    陆池早刚出生就发现黄疸严重,她们没来得及记住她的样子你已经转入病房了,一别竟然错过了那么多年。
    江念悦跟着难过,轻轻去扫江韵馨的后背。
    陆池早也想说些什么安慰,可是半天启不开唇。
    毕竟她真的不知道陆家,钟家,和她们家糅杂的是非恩怨究竟谁对谁错。
    事实上没人逼她非得原谅谁。
    江韵馨是感激的:“谢谢你愿意来找我们。”
    陆池早紧抿着唇,郑重点头。
    客厅的气氛过于凝重。
    林听辞是外人,尽量降低存在,不打扰她们难得的相聚。
    倒是江念悦有意活跃气氛,问陆池早:“你是不是上过电视?我好像在哪看见过你。”
    陆池早如实道:“我最近在拍电视剧,网上有我照片。”
    江念悦惊了一脸:“真的假的,我有个明星姐姐?!”
    顾悉和江韵馨被她逗笑。
    如果她不说下面那句话更好。
    她目光转向林听辞又问:“那这位是姐夫咯?”
    小孩子没大人那么多顾忌,问得理直气壮。
    谁都感知到这话不合时宜,除了林听辞。
    她觉得这妹妹大有前途。
    都到了这份上了,陆池早很难再敷衍揭过。
    问题是,应该怎么介绍林听辞啊?
    一向贴心的林听辞今天很差劲,不懂得来个自我介绍就算了,还直勾勾看向陆池早,把这个问题抛给她。
    那个眼神分明在暗示:让我看看,在你眼里我们是什么关系。
    陆池早甩了林听辞逐渐挨过来的腿一掌,硬着头皮给小妹妹解释:“不是,她,她是我朋友。”
    一个见过omega身上胎记的alpha朋友,那还真挺纯洁的,今天穿的衣服是同款吧?
    陆池早一时竟不知,妈妈妹妹信没信。
    “啊,没错是朋友。”林听辞抬了抬眉,一脸了然:“我叫林听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