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回不解地看过去。
丛鑫露出同样疑惑的表情,“李先生,我先给您讲一下试验方案和风险评估,签字不着急。”
季回摇摇头,“那个无所谓,我不在乎,只要你们确定残疾不会影响试验,我现在就可以签字。”
他抽了下知情书,却纹丝不动。
丛鑫一脸无奈,“李先生,我理解您的心情,腺体疾病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您想摆脱这种现状,恢复正常的生活,但您有没有想过,腺体移植是很危险的。”
说着,他将风险评估表打开,食指落在第一行,“如果实验室提供的人造腺体出现问题,强烈的排异反应会危及您的生命。”
季回垂眸,第一项便是几个醒目的大字——受试者死亡。
丛鑫的食指又移至第二行,“还有这个,已经摘除的腺体会被完全损坏,是不可能再移植回去的。”
评估表上罗列的风险大概有几十条,季回只是淡淡扫了一眼,这些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他唯一在意的是景樾的试验能否成功。
丛鑫建议:“不如我先带您了解一下整个试验过程,最后再说知情书的事?”
季回只问了他一个问题:“这个项目的志愿者应该很多,他们都愿意签字吗?”
“呃……”丛鑫有些招架不住,好在这时服务生突然出现,打破了僵局。
“您好两位先生,需要点些什么吗?”
丛鑫松了口气,“来杯美式提提神吧,李先生要什么?”
季回跟着点了杯美式。
等咖啡送来,丛鑫抿了一口,苦涩的液体滑入喉咙,让他冷静许多。
季回没喝,他组织好语言,率先开口:“其实这个试验我很早就了解过。”
那是很早很早之前,在景樾的笔记本里,那时人造腺体还只是个雏形。
说起自己的专业内容,季回一改方才温吞的模样,侃侃而谈。
“五十年前,我们就已经全面实现生物性器官和人体组婻沨织的人造移植技术,但由于神经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只有腺体和大脑无法被完整复刻。”
“十年前,尼斯博士发现了信息素代素,这种代素可以用于治疗百分之九十的腺体疾病,也对人造腺体研究造成了很大冲击。”
“从那之后,便很少有人专注腺体与大脑组织的再生技术,大家都选择了更易出研究成果的信息素代素方向。”
包括他自己。
季回上大学那会儿,信息素代素才面世不久,正是亟待探索与开发的时候,他选择这个专业时想法也很简单,只是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
而现在这项技术已经趋近于成熟,代素纯度更高,并且根据性别和人群划分了不同等级。
“人造腺体这个项目能够走到备选受试者的阶段,说明过去几年里,整个团队已经在不同的生物身上完成过上千次甚至上万次试验,这是要付出极大心血的。”
他太明白现在的景樾需要什么了。
所以这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想到这里,季回十分笃定道:“我的腺体组织最完整,如果没猜错的话,我是他们的最优人选。”
丛鑫完全插不上话,听到最后一句时,他看向季回的眼神已经由惊异变为佩服。
景樾向他委托时,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丛鑫感慨道:“李先生也是业内人士吧?”
季回这才察觉自己说得太多,他掩饰般端起咖啡喝了一大口,强忍着苦意咽下,面不改色否认。
“不是业内人士,只是病了之后,就一直在看这方面的文献,所以懂得多一些。”
丛鑫恍然:“了解,久病成医。”
季回胡乱点点头,又问了一遍刚才的问题,“我知道这个项目的志愿者有很多,他们都愿意签字吗?”
丛鑫摇摇头,实话实说:“我这一个月接触过的志愿者应该有二十几个,都表示要好好考虑一下,毕竟风险太大,像您这样上来就要签字的还是头一个。”
报名的人很多,但到风险评估表这一阶段,看到第一行冷冰冰的“死亡”二字,所有人都表现出同样的退缩与畏惧。
不管alpha还是omega,不管腺体损伤、腺体缺失还是腺体沉睡,现阶段都有更保守的手段进行干预和治疗,为此担上死亡风险并不划算。
“我现在就能签字。”季回补充道,“如果没有更优人选,如果你们需要我,我随时可以。”
这是他唯一能为景樾做的事。
丛鑫双手交握,沉吟片刻,“目前的确是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但这毕竟是双向选择,我们也要了解一下您的情况,尤其是心理状况。”
季回肩头瞬间绷直,捧着咖啡杯的手逐渐环紧。
“心、心理情况?”
“对,受试者除了要进行体检之外,还要通过心理测试。”
季回对整体流程不是很了解,他也没想到做受试者还要进行心理测试。
“方便问一下心理测试是什么时候吗?我需要提前准备一下。”
丛鑫失笑,“不要紧张,那个心理测试我也做过,正常人都能通过的。”
季回更加紧张。
他应该算不上对方口中的“正常人”。
他有一段持续多年的心理疾病,这个病会让他产生幻觉,让他对住所的安全性存疑,而他自发现后并未进行积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