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章
    “我的贴身之物都不在这儿,不必劳烦你。”
    “是……”
    甚好,她又少了一份苦劳。
    林晚倾表面从容淡定,内心却乐开了花。
    “我听闻你今日忙前忙后,想必累坏了吧?”
    “妾身不累,既做了陆家的长媳,这是妾身的本分。”
    “辛苦你了,其实这些事你可以交给下人去做。”
    “祭礼之日是大事,妾身理应亲力亲为。”
    陆航之盯着妻子看了许久,眼眸里有些关怀的意思,却欲言又止。
    他的指尖磨搓着椅子把手,再坐了片刻后,见她没有想说的话,也没有要留他过夜的意思,他便悠然起身。
    “那你好生休息吧,我先走了。”
    “夫君慢走。”
    “姑爷请留步……”
    陆航之转身之时,忽然听到春芽急切的声音。
    林晚倾的心中也顿了半拍,不解地偏过头。
    “奴、奴婢斗胆请姑爷今日留宿彩澜院!”
    春芽屏住呼吸,几乎使出了所有的勇气说道。
    陆航之盯着春芽,随后又看向林晚倾。
    林晚倾本来还很好的心情,这下又被打回到地底。
    “春芽,没有规矩了!”
    “可是,姑爷今日难得来一趟,且今日席面上长辈们都说了,姑爷和夫人……”
    “愈发没规矩了,我平日是如何教导你们的,不必再说了,你先退下!”
    “是……”
    春芽收了声,低着脑袋走出房。
    林晚倾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好了,她现在还要收拾这后面的麻烦。
    “春芽是无心的,请夫君不要放在心上。”
    是否无心,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若真无心,根本不会说这种话。
    林晚倾已经没有能解释的说辞了,她甚至觉得自己这番解释很牵强。
    但愿他不追究才好。
    “你的婢女真是无心的?”
    陆航之深邃的眼眸紧紧地注视着她,男人语气不强,但声线硬朗。
    听出他话里的责备,林晚倾敛下眉头,心头微乱。
    “请夫君不必多疑,不管是妾身还是春芽都没有任何妄想,夫君大婚那晚对妾身所说之言,妾身一直没有忘记,又怎会有这些想法呢?”
    林晚倾急忙澄清自己,锦帕之下的双手已出了许多冷汗。
    “你还记得?”
    “是,妾身不敢忘,也绝不会忘。”
    林晚倾此刻已感觉不到身上任何酸筋痛骨,唯有心中那恍若万马奔腾的焦急。
    她等着陆航之说话,可男人一直没有回应,她越等越急。
    “妾身会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会逾矩,也不会有其他非分之想,夫君放心地回去吧,妾身也不会多嘴和长辈说出这件事的,也会警告下人管好嘴巴的。”
    林晚倾诚心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同时思考着接下来的打算。
    时光悄悄流逝,然后随着陆航之的离开,这件事才划下结尾。
    林晚倾望着寂静的空气,凌乱的心迷茫又不安定。
    他应该不会追究吧?
    她再有几年就熬出头了,可经不住任何折腾,但愿一切平安。
    “夫人,老爷吩咐您过去一趟。”
    翌日一早,林晚倾正用着早膳,一个下人来禀报。
    林晚倾不知怎的,突然有种奇怪的预感。
    “是,我这就过去。”
    希望不是什么坏事,林晚倾放下筷子,起身准备前往。
    她这时才想起春芽不在,她记得不久前吩咐这丫头去厨房拿些酱菜,竟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林晚倾暗叹,这丫头的脾气是愈发大了,连她也管不了了。
    “夏草,你陪我去吧。”
    “是,夫人。”
    林晚倾暂时忘记春芽,命夏草陪她到正堂。
    彩澜院到正堂不过百步,但林晚倾走得急,身上已经出了汗。
    她和往常一样,以为父亲寻他只是寻常事。
    然而她刚到正堂,就看见父亲正严肃地坐着等她,还有垂首站在堂上的春芽。
    林晚倾的心脏咯噔一跳,这一刻她似乎猜到了缘由,头皮已经开始发麻。
    “儿媳给父亲请安。”
    “你先坐下,为父有话要问你……”
    --------------------
    开新了,喜欢的小伙伴点个收藏哦
    -
    下面是新预收文,古言和隔壁现言,喜欢的也请收藏哦,感谢!
    -
    古言《夫人有疾》
    -
    楚国公世子江训,天资聪颖,风度翩翩,是京城闺阁女子的梦中郎君。
    可惜江训与宝华公主早有婚约,公主更是江训心中唯一挚爱,众女梦碎。
    -
    初以棠是大长公主的掌上明珠,天生丽质,集万千宠爱。
    她同京中所有女子一样,恋慕那位文武双绝的楚世子江训。
    -
    但她清楚,江训心有宝华表姐,根本无心其他女子。
    少女情窦初开就已失恋,心中固然苦涩。
    -
    忽有一日,宝华公主竟曝出与相府长子有私情。
    全京城都炸了,江训更是炸了。
    -
    城中众说纷纭,有心疼江训的,有辱骂公主的,还有嘲讽相府长子的。
    公主此举引起众怒,百姓都为江训打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