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7章
    姚父姚母和李瘸子在饭店互殴的事情上了新闻,夏从文夫妇对她态度更冷淡了。
    尤其是林芝,基本拿夏明月当空气。
    她只要没事就看芭蕾舞大赛的视频,翻来覆去,只看有夏翩然的那一段。
    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边看边抹眼泪。
    她还发动所有人脉,寻找夏之阳和夏翩然住在哪里,但一直没有音信。
    夏从文倒是搭理夏明月,疯狂地给她买资料请家教,将她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
    经常都对她耳提面命,一定要争气,一定要考上顶尖学府。
    夏明月每天都活的战战兢兢,生怕哪里没做好就被赶出夏家了,完全静不下心学习。
    她越急,越想考好,成绩就越拉胯,然后就更急更拉胯,形成了恶性循环。
    月考成绩一次比一次差,从原本的年级前十,一路跌出了前三百。
    她不敢让夏从文知道,每次都篡改成绩单,可期中考试后要开家长会,无论如何都瞒不过去。
    于是,害怕的寝食难安的夏明月不得不铤而走险,在考试中打小抄作弊。
    然后,当场被监考老师抓了个现行。
    重点学校对这种考试作弊行为零容忍,直接给夏从文打电话通知他去一趟学校。
    而与此同时,花光了一百万才捡回残命的姚父姚母也出院了。
    第367章 真千金,我罩的,懂?22
    接到电话的夏从文立刻赶到了学校,但他坚持夏明月是冤枉的。
    “你们一定搞错了,我女儿不会作弊的,她成绩那么好,常年稳居年级前十,上次月考都考到前三了,她有什么理由作弊?”
    “前三?”
    几位老师意味深长地对视了一眼,再看看一旁面无人色的夏明月,明白了一切。
    然后班主任拿出了前几次月考的成绩单。
    夏从文在夏明月恐惧的眼神中接过了成绩单翻看。
    几分钟后,夏从文合上了成绩单,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他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尴尬的无地自容,看着夏明月的眼神更是阴沉的可怕。
    “你之前给我看的成绩单都是假的?”
    夏明月带着哭腔道:“对不起爸爸,我下次一定考好,我……”
    不等她说完,忍无可忍的夏从文一巴掌扇在了夏明月脸上,几个老师连忙上来劝和。
    “夏先生您别打孩子呀,成绩有起伏是很正常的,只是作弊这一点确实不对,您回家之后好好教育就行了。”
    夏从文看着夏明月,一字一顿道:“没有下一次了。”
    老师欣慰地道:“这就对了,孩子哪有不犯错的,她下次肯定不会了。”
    夏明月却一脸绝望。
    她知道,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她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夏从文大步走出了学校,压抑已久的悔恨清楚地写在了脸上。
    其实他早就后悔了,只是他的虚荣心不允许他承认,也不允许他低头。
    但是心里一股股涌上的悔恨浪潮告诉他,他当初就是选错了。
    夏明月一瘸一拐追在他后面喊:“爸爸,你等等我,等等我……”
    夏从文脚步没有一刻停顿,出了校门径直开上车就走了,没有看夏明月一眼。
    夏明月被喷了一脸的车尾气,她愣在原地看着远去的汽车,终于忍住不住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等她挤公交车回到家里时,正好听到林芝雀跃的声音。
    “老公,我找到翩然的学校了,原来她在离我们只有几站路的另一所重点高中。
    我还在学校论坛上找到了她的照片,你快来看,她现在好漂亮啊,大家都叫她校花。”
    “你知道她学习进步有多大吗?第一次摸底考试还是倒数第一,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这才几个月时间,她就考进班级前十了。”
    夏明月站在门口,听见林芝喋喋不休地炫耀着,一会哭一会笑。
    夏从文虽然没有开口,但却目不转睛地盯着林芝的手机,脸上分明写满了悔恨。
    夏明月心里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
    他们后悔了。
    夏明月心道,既然如此,那她也得替自己打算了。
    作弊事件后,夏明月在家里彻底成了空气,在学校的名声也是一落千丈。
    病房小视频也传到了她所在的学校,知道了她身份的同学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她。
    有的当面甚至就叫她假千金,冒牌货。
    和前世的姚旺娣一样,她开始被孤立,被霸凌。
    没有底气的她根本不敢反抗,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都活的战战兢兢,再没有半分心思学习。
    姚父姚母身无分文,又不甘心就这样空手回去,便又打起了跟夏家要钱的主意。
    但门卫已经认识他们了,根本就不放他们进小区。
    于是,两人就在夏家所在的小区附近捡垃圾拾破烂,顺便守株待兔。
    夏从文夫妇提前接到门卫告知,出入都走另一个门,每次都避开了他们。
    于是,半个月过去了,姚父姚母都没碰到夏从文夫妇,只见过一次夏明月,还被她溜了。
    姚父姚母绞尽脑汁地思考,到底怎么样才能光明正大讹上夏家?
    直到有一天,他们看到了小区外面有人拉横幅。
    男的出轨,小三就住在这个小区,原配带着一帮人在小区门口拉横幅,上面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