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帆也发现了,但是他不许四坤他们说。
没有就是没有,在军中散播消息只会让军心混乱,要是遇到敌人,那就完蛋了。
原先一天三顿管够,后来一天三顿限量,最近是一天两顿,这天领导直接发号施令,要给大家发最近五天的干粮,各自保管,自行安排。
陈帆仿佛感知到什么,以前经过城市,他还能跑去买报纸,透过报纸分析消息,最近他们行军的地方连城市都没有。
关队长不知道接到什么命令,全军急速前进,还是在路上被堵截几次,发生五六次小规模冲突,但是关队长并不恋战,还是以奔赴目标为首要任务。
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太平洋战场如火如荼,岛军最怕的苏联干预北方侵略还是来了。
岛军一直着急争夺东南亚和东印度,从南包抄计划迫在眉睫。
南边包抄成功,才能打破北方岛军的不利境地。
几个孩子吃的已经很省了,还是在七天后没了口粮。
关队长宁愿冒险带急行军小队去抢敌人的口粮,也不愿掠夺沿途百姓。
没了援助物资,上级也自顾不暇,整个队伍饥一顿饱一顿,好多人闹起情绪,被领导好一顿批评和安抚。
在夏天的尾巴上,关队长带领的阵营和另外队伍汇合成团。
四坤见到不少没见过的人,长高了不少,鞋子合脚却破了,棉衣也早就丢失了,树叶已经黄了,他们仍旧衣衫单薄。
有经验的战士已经闻到了硝烟的味道,大战就要来了。
队里难得给大家吃了顿包饭,敞开肚皮管够。
有铁抱着胳膊搓了搓。
“四坤,吃饱了我就想多穿点,晚上睡着舒坦一些。”
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在床上睡过觉了。
四坤拍拍有铁的肩膀。
“不必担忧以后,打不赢,我们没有以后,打赢了,我们什么都会有。”
陈帆深以为然,他好喜欢四坤这个弟弟,弟弟虽然年纪小,但是铁骨铮铮,无畏无惧,在精神上是他的兄长。
“四坤说得对,我们都不要怕。”
一个来自北方的孩子抹一把脸。
第22章 1937烽火归途22
“对,一定要把敌人赶出去,赶出去,我们就可以回家,家里什么都有,我的老家,现在应该收大豆喽,要不是狗日的小崽子,这会儿该囤秋菜了,很快我们那儿就要下雪,下了雪就得猫冬,杀年猪,吃杀猪菜,哎,等不打仗了,你们都去我们东北,好吃好喝的管够!”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
这是陈帆教小东北唱的歌,小东北格外想家。
打过仗的人直觉是对的,这两天除了吃得饱,就是加紧练兵,检查枪械,人人配刺刀。
在泥泞的地里摸爬滚打,磨练筋骨,多一分灵巧和力量,在战场上就多一分活下来的希望。
这一晚,四坤不知道如今具体是哪一年,哪个月,哪一日,在他离开家乡第三个年头,在他为所有认识的乡亲父老夫子亲人伙伴兄弟报仇之后的一个夜晚,无惧无畏的跟着大部队奔袭敌人大本营。
前锋部队弹药加持,打的乒乒乓乓,后续中坚力量在爆火掩护之下近身损坏敌人的设施战机弹药库,最后的力量无惧无畏的冲锋。
最后什么都能拿来当武器,缺了一根手指的四坤已经杀红了眼,分不清身上的血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仿佛自己是打不死的人,冲杀在最前面,四肢疼的麻木,依旧甩起手中大刀向敌人的脑袋上砍去。
他以为存在的脚掌已经失去一半,但是幻觉支撑着他一刀砍掉敌人半个肩膀。
手上沾上的血腥黏腻的让他差点握不住刀,抓起敌人掉落的袖章捆绑在手上,手在刀在。
四肢已经疼麻木了,但是只要脑袋还活着,四坤就是个杀人机器,无知无觉,无畏无惧!
这场恶斗打了一天一夜,最后什么武器都用上了,四坤觉得后背火辣辣的疼。燎的头皮都疼了,用手一摸,一手的血。
原来是他衣裳后背不知什么时候被点着了。
他木木的,知道自己今天要交代在这里了,下意识的扭头看一眼伙伴。
没找到有铁,就见一个汽油桶被炸飞眼瞅要打到陈帆哥身上。
小东北就在陈帆身后,本来被陈帆护住的,结果从小东北身后冒出一个敌人的刺刀,孩子一个踉跄摔在上面,捅破了肚皮,肠子流了一地。
他挣扎着想把肠子塞回去,想活着,想回到家乡闻闻秋收时节大豆田里的气味。
四坤来不及思考,飞身抱着汽油桶,被他巨大的撞击力带着,油桶在半空中被他身上的火苗点燃,同时改变了方向。
他不舍的回头看一眼,就见陈帆张嘴大喊什么。
可能是在喊他的名字,可是他的耳朵又嗡嗡响,听不清楚。
死死抱着怀里的油桶,他滚到敌人的阵营,火焰滚到哪里烧到哪里,时不时能听见敌人呜呜渣渣的惨叫声。
一个岛军有些官衔在身,抽出武士刀要劈他,四坤嘿嘿一笑,放开油桶扑过去,死死咬住对方的下巴,头骨被一下下击打,他已经能听到坚硬的骨头裂开的声音了,可他还是死咬着对方的脖颈,一股暖流涌入喉咙,被吞咽下去,他似乎又能听见了。
那年荷花盛开,香飘十里,江边有四坤家宝贵的乌篷船,一根绳子拉扯着,在江边飘荡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