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能摸黑打孩子吧?
俩小子这才逃过一劫。
睡觉之前,俩崽子出去撒尿,三坤非要压四坤一头。
“都怪你,弄脏衣服连累我挨揍。”
四坤不服气。
“你不也一天没回家么,我又没干坏事!”
三坤抖了抖,仗着自己先完事儿,踹一脚四坤的屁股,扭头往屋里跑。
四坤刚要扯着嗓子骂,就听见村西头传来年轻小媳妇骂街的声音,是她家地瓜被人霍霍了,这会儿到处找犯罪分子呢!
四坤缩缩脖子,侧耳就听对方专门挑骂小孩儿的词儿骂,不禁纳闷,她怎么知道都是小孩儿干的?
四坤忘了,他们四个去偷的时候,个个都没穿鞋,一串脚丫子都是小孩儿的!
村子就这么大,没跑,第二天四坤娘就被人堵到了。
“林才家的,你瞅瞅我家这地瓜,都是你家四坤和小军他们几个霍霍的!”
“这小臂崽子,他嫂子你别急,回头我就收拾他,霍霍啥不好,糟践粮食,不饿他两顿,就不知道轻重,你放心,回头我们家地瓜能收了,我给你挑大的拿!”
把年轻小媳妇应付走了,林才家的,也就是四坤娘宁氏,气的鼻孔冒烟,晚上又逃不掉一顿打。
四坤以为要打仗了,肯定就不上学了,整个暑假,书包都不知道再哪个老鼠洞里,就别提暑假作业了。
结果开学前一天,宁氏给他收拾书包,才发现暑假作业一个字都没动,逃不掉一顿好打。
四坤抽抽搭搭,抱着书包跑到爷爷家,爷爷吊着烟袋,看他那样,可怜又活该。
奶奶找了个板凳,让他在屋檐下写作业,还熏了点艾草,驱赶蚊虫。
四坤吸溜着鼻涕,捏着铅笔头,歪歪扭扭的在国立学堂四个大字的下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孔四坤。
刚写了五六个字,四坤就遇到拦路虎,他也不想回家去问三哥,咬着铅笔头,好奇的看爷爷装烟草。
“爷,我听人说沪市在打仗?”
“昂,在打仗!”
“我还听人说,要打到咱们金陵来了,蒋大帅一下想打,一下想跑,说要迁都呢!”
四坤不懂什么是迁都,反正就觉得这个词儿肯定很重要,重要到树林里那俩称兄道弟的人都要反目绝交。
“胡扯,放心好了,我们金陵城自古就是一块宝地,天子脚下,怎么都不可能打到这儿来。”
第04章 1937烽火归途04
奶奶正在纳鞋底,针头有些涩了,顺手在头皮上刮一下,沾点头油,顺滑一些,听到四坤的话,撩起眼皮子瞥他一眼,笑道:
“你个小破孩子,知道什么迁都,还迁都,自打孙先生把皇帝老子撵下去,这都几十年了,哪儿不打仗?谁敢打到我们金陵城来?”
四坤抬了抬屁股,他就是坐不住。
“我以为打仗了学校肯定不开学,我作业都写不完~”
说着他撇撇嘴就想哭。
爷乐的笑出声。
“小啊,你就别想逃了这一遭,作业写不完,看你们夫子怎么收拾你!”
四坤泪珠子哗哗掉,鼻涕跟着下来。
老爷子卷好烟袋,点火,吸一口,浑身都舒坦了,笑盈盈地安抚四坤。
“你就知足吧,你爷那个年代都没有机会读书,地主家孩子还总欺负人,你爹养你们四个,都能读书,你大哥二哥都有出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
奶奶闻言也满足的笑。
四坤不懂,他盼着炸学校呢!
炸学校没盼到,开学的日子睡一觉就到了,四坤紧赶慢赶,家里才不舍得让他浪费灯油,完不成的后果他自己受,没跑,工程还是烂尾了。
李夫子是个狠人,放学回来的时候,四坤左手拿筷子,不仅右手被戒尺打肿了,腮帮子也肿的老高。
四坤爹娘都幸灾乐祸,笑话他活该,称赞夫子打得好,四坤娘宁氏还计划着等红薯下来,给夫子送几个去。
就算挨了一顿揍,该完成的作业还得完成,四坤吃过饭抱着个板凳,蹲在院子里的空地上写。
不会的还许下一堆好处,请三坤教他。
有铁和石蛋跟小军仨凑到一块儿,躲在四坤家院子外面,有人学鸟叫,有人往院子里扔石子儿,小军还在门口探头探脑,喊四坤出去玩。
四坤肿着腮帮子,看看作业,又看看三坤,耷拉着脑袋不敢抬头。
到了秋收的时候,家里活儿多,忙碌的很。
田里荷塘里,一堆活儿,就算有老婆婆帮忙,宁氏每天晚上回来胳膊都抬不起来。
孔林才除了秋收,还要去荷花池把藕给起了,孔爷爷帮忙,用独轮车把藕推到城里去卖。
学校也乱哄哄的,今天防空演习,明天钻防空洞,后头把屋顶显眼的瓦片刷成黑色,大后天又琢磨着编个草帘子把瓦盖住。
到了秋天岛军还没打过来,学校索性开始放忙假。
三坤四坤乐毁了,跟在宁氏后头帮忙,晒成泥鳅也没感觉,忙里偷闲还要去荷花池帮忙,淤泥里头泥鳅黄鳝多,三坤那一批伙伴和四坤这一头的好友,都喜欢往这里钻。
忙碌的秋收唯一的慰藉就是晚上能吃点好的。
孔奶奶手艺是真的好,她会把吃不完的泥鳅放在锅里小火炕成干,穿起来晒晒,就是顶好的解馋零嘴,吃着还有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