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6章
    宋南意捂着脸哭。
    孟女士挠头,额,鬼哭狼嚎真实体验到了,虽然能忍受,但是真刺耳。
    “那个,你有什么愿望?”
    宋南意一抹脸。
    “我本来就想着,既然他们都说不过是抱错了,没关系,换回来就是,那就让他们体验一下在意的孩子被抱错的滋味吧!对,我还要尊重和体面,要是没有,那你就尽情的作,作天作地,都无所谓。
    别忘了找个好男人,把日子过好了,李钊个狗日的,就让他娶那个冒牌货,等他伤了命根子,让他能看不能吃,看那个有文化的假货守不守得住,哈哈哈~”
    想到那滋味,宋南意心里就痛快。
    至于什么生死大义,呸,没人教过她,她不懂不会也不在意。
    孟女士高举大拇指,这姑娘真敞亮啊,实在可惜。
    不过这活儿可不容易。
    容不容易的,接手了就没得挑,老实说,不过几十年功夫,孟女士睡一觉的时间都比这个时间长,不算什么。
    平城经过几年斗争沉淀,百姓生活已经逐渐安定,前些年动荡导致的混乱虽然还有不少后遗症,但是不集中爆发,问题就不大。
    最近军区大院宋家就爆发了一小桩不大不小的事故来。
    起因还要从宋家女主人当年在医院生下的小女儿说起。
    本来宋家女主人余燕生养就艰难,加上那些年吃不好睡不好,身子骨也不好,生了老大宋华亮之后,隔了五年,才又艰难的怀胎十月,在医院生了个女儿。
    为啥一儿一女还要说生养艰难呢!
    因为这年头活着的孩子都是死剩下的,哪家都经历过生七八个,活三四个五六个算好的。
    这样看,老宋家一根半小苗苗,就像风雨飘摇的气象里,两根忽明忽暗的小蜡烛。
    好在精心养护着,俩孩子顺利长大,余燕没有工作,几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
    两个孩子也还算争气,读书不错,老大已经在市委上班,闺女还在找工作,暂时在文工团代班。
    说是带班,转正不过是早晚的事儿,这是心照不宣的规则。
    意外变故就出在余燕生的闺女身上,人人都说余燕浓眉大眼,生的姑娘却秀气单薄,老宋说孩子像姑,大家也就没多想了。
    没想到这都十七年了,孩子十七岁,老宋从乡下又领回来一个姑娘,说这个才是亲生的,先前那个抱错了。
    这一打眼看,乡下这位姑娘虽然面黄肌瘦缩手缩脚,浑身透露着小家子气,但是这浓眉大眼,这五官,这身条,活脱脱余燕年轻的时候,都不用怀疑有没有搞错,是余燕的孩子没跑。
    第02章 岁月可抚意难平02
    十七岁,该定下的性子都定了,该学的也学了,等十八都可以嫁人了,这辈子在家当姑娘的日子都没有几天好日子,实在可怜呐!
    就这,老宋和余燕还打算两个闺女放一起养,这格格跟丫头能放一起吗?
    还是身份被偷的~不掐死冒牌的就不错了。
    这不,老宋家隔三差五鸡飞狗跳,新来的亲闺女每天大呼小叫,看着宋南意好像浑身是刺,尖锐刻薄,可是真正落到她手里的好处那是一点没见着,是个傻的。
    最近听说宋南意看上了原本属于宋家冒牌货宋宝珠的未婚夫,就是大院老李家的李钊,听说李钊心疼宋宝珠,已经要点头答应跟宋南意的婚事了。
    这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两口子过日子不是点头答应打证就能过好的,可是老宋跟余燕愣是没有一个人劝宋南意放弃这个念头。
    宋南意在村里的时候相当于是被放养,十七岁来到亲妈跟前,就因为没穿小背心,被宋宝珠嘲笑,才知道小背心是何物。
    连这些基本常识都不知道,更别提人生道理,宋南意像是个浑身长满刺的刺猬,本意想求一个拥抱,结果身边人统统躲开,锋芒全扎自己身上了。
    坐在老宋家小客厅的沙发上,宋南意盘着腿,手里有一下没一下的扒拉一堆衣物小件。
    外头传来一串有说有笑的声音,就在大门打开的瞬间,看见沙发上坐着的宋南意,说笑声戛然而止。
    “南意,你怎么又穿着鞋子踩沙发,跟你说过……”
    “啊!宋南意!你干什么翻我房间!”
    宋宝珠原本还不屑的瞥着宋南意,看见她手指上随意的挂着一件白色小背心,顿时怒了,扑过来要扯宋南意的胳膊。
    宋南意也不是吃素的,不管疼不疼,先尖叫。
    “嗷~你个小贱货敢掐我~”
    说着反手一嘴巴子把宋宝珠扇开,又补上一脚将人踹出三步远,余燕还没来得及制止,宋华亮上前一步要护着宋宝珠,伸手准备推宋南意。
    宋南意毫不犹豫的把宋宝珠的胸罩裤衩子丢宋华亮一脑袋。
    “你们两个狗男女专门欺负我一个,我跟你们拼了!!!”
    说着转圈圈追着宋宝珠打,家里的杯盘碗盏丁玲咣当摔一地,余燕只觉得太阳穴直抽抽,脑仁快要跳出来了。
    “够了!住手,都给我住手!”
    余燕的嗓门只能镇压在乎她的人,宋南意可不算,最后伪兄妹停手了,宋南意还要扯着宋宝珠的头发,补上一耳刮子,两边对称,心里总算舒坦了,这才退到一边。
    余燕捂着抽疼的脑袋,指着宋南意的手都有些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