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7章
    现在两人无论谁先提分手,都是朋友们口中的罪人。
    那人为了自己的追求不肯妥协,报了喜欢的学校,异地也不怕,结果不过一年,就失去了分享欲,感情快速失温。
    又为了军旅梦,大二参军,不跟她商量,之后就开始冷着她。
    其实他的未来已经完全将她排除在外,可是为了所谓名声和道德,亦或者为了不让十六七岁的两个少年输,坚决不肯大大方方的说分手。
    陆萍从期望到失望,从欺骗自己,再到认清现实,用了大学四年的时间,现在她也学会了将别人排除在自己的生活之外。
    在国内读研再出去留学,加起来起码要四年,现在申请出国读研,只要一年,她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就做了决定,父母只有支持。
    ‘没关系你也不用给我机会,反正我还有一生可以浪费……随便你今天拼命爱上谁,我都会坦然面对,即使要我跟你再耗个十年,无所谓……’
    陆萍的手机响了,铃声是那首经典的歌曲《浪费》,学生会打来,找她去干活。
    这些年陆萍时常期盼电话响起,是那个人打来的,不过失望的次数多了,也就不再期待了。
    有一种东西,拥有的时候无视,失去的时候遗憾,这就是青春。
    宿舍四个人四种选择,结果怎么样其实不重要,享受每一次选择之后的过程,因为这些过程组成了全部青春。
    最后的结局还不是都那样?
    许青青的工作室就在本地,设计师就是她自己,还有两个助理一个兼职会计,月底过来帮忙理账报税,压力不大。
    许爸许妈都还没退休,在老家有同事邻居亲戚老朋友,生活多姿多彩,潇洒的很,暂时不需要许青青回到身边,更希望她先过几年自己想要的生活。
    许青青打电话回去征询父母的意见,许爸初衷其实是想要女儿回到身边。
    不是为了陪伴,是担忧女儿的生活。
    在他眼里女儿一直都还是个孩子,每天接触什么人,交什么样的朋友,住在哪里,会不会有什么危险,总是有操不完的心。
    许妈就不这样想。
    “女孩子最好最耀眼的时候,就是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但是还没有交男朋友,没有结婚生子的那几年。
    那几年里,有钱有工作,姑娘家褪去青涩,自信从容,像一朵花儿缓缓绽放,爹妈年纪大了,就这么多出息,但是你不一样。
    第211章 青梅不敌天降?23
    我希望你为了自己的事业,理想,或者说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尽情去折腾几年,等成婚之后可就不自由了。”
    为了爱组建家庭,最后有了孩子,为了自己的小宝贝,褪去华丽的衣裙,穿上铠甲,成为孩子的战士。
    “当然了,当妈妈有当妈妈的收获和魅力,我希望你每一个阶段都认真对待,不要急切的赶路。”
    许青青觉得许妈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智慧的人,她也是女儿的战士。
    有人为她战斗,她怎么的也要强大起来。
    许青青在校外租了房子,将生活用品一点一点,蚂蚁搬家一样,搬到楼下。
    女生宿舍楼所处位置有点蹩脚,许青青叫的车子开不进来,需要往外搬一小段路,姑娘们都动手帮忙。
    到楼下,珠珠男朋友季然,带着宁子宸过来帮忙。
    “多谢,搬完东西,晚上你们留着肚子,我到住处安顿好,就过来请你们吃饭。”
    季然是个外向男孩儿。
    “不用等到晚上,我中午就不吃了,留着肚子,晚上吃大户。”
    许青青抿唇笑,戳戳珠珠。
    “约束一下你家属,午饭还是要吃的,别把我吃穷咯!”
    珠珠哈哈大笑,小鸟依人的往男朋友身边靠了靠。
    “你就等着接下来的日子节衣缩食吧!”
    老大陆萍给出主意。
    “我看商业街新开的那家烤肉自助餐,59元一位可以安排上。”
    许青青恍然大悟。
    “这个好!这个好!”
    珠珠不满。
    “老大你不厚道,还带给出主意哒?”
    一行人说说笑笑,许青青的东西很快都搬到车上。
    陆萍有点不放心许青青一个人跟着货车司机走。
    “我跟你一起去吧,顺便去你住处认认门。”
    许青青不想麻烦陆萍,况且一个女孩子不安全,两个也不见得安全,陆萍准备留学,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不用担心,我把车牌拍下来发咱们群里。”
    一直沉默的宁子宸站出来。
    “我陪着你一起去,刚好我要到市里买个东西,算是顺路带上我。”
    陆萍怕许青青不答应,赶紧帮许青青答应下来。
    “这个好,可以有,那就麻烦宁同学,照顾好我们青青。”
    宁子宸点头微微笑道:
    “不麻烦,应该的。”
    许青青再拒绝,就是打陆萍和宁子宸的脸了。
    况且大大方方的带到市区也没什么。
    “那就多谢了,上车吧!”
    两人坐上后排座,宁子宸看着校园里逐渐远去的风景。
    “你现在住哪儿啊?独居吗?安全不?”
    许青青简单介绍了一下住处。
    “就在我工作室旁边,走路大约十五分钟就到了,两居室的房子,居民区里应该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