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兰抱着大姐的胳膊。
“我担心你,学校的课都上完了,课外辅导班是五舅舅带人办的,我可以请假,回去开小灶补上就是了。”
孟青兰手里的东西被李响接过去,家里饭菜香气飘出来,难得能吃上现成饭,心里高兴。
“我没事,都在我预料之中,身边早就安排好人手保护了,别担心。”
李响抿唇不说话,又兰气的不行。
“这个瑞派制药就不是好东西,咱们西北很多血站都是瑞派设的,压根没有完善的消毒措施,他们肯定不怀好意。”
孟青兰皱眉。
“你说血站?”
她也在亨利身边安插了人手,不过英文一般般,也不是制药内行,只听到了亿人感染计划之类的词汇,孟青兰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看来还真是不怀好意。
孟又兰点头。
“西北有个防疫站的大夫去京城,带的血液样本,175份中有173份感染。”
孟青兰沉思。
“我记得瑞派制药在我这收购毒物,其中有一样用途是制造转录酶抑制剂,hiv病人长期用的……”
又兰一拳捶在桌子上。
“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我辈当自强!”
孟青兰找到陆培。
虽然做了点买卖,手里存了点钱,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孟青兰依旧是普通老百姓一枚。
“你以前的领导靠谱吗?”
陆培思索片刻。
“靠谱但是,如果你有什么重要的,关系到家国天下的情报线索,我这还有一条路子可以走。
我以前一个战友,是二代,他很低调,但是我知道,他爷爷是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开国元勋。”
孟青兰仔细打听一番。
“那你知道魏家吗?”
陆培脸色有点难看,仿佛想起什么糟心事。
“知道,魏家也是红色背景,但是家风不正,对子孙约束不够,是京城臭名昭著的纨绔,我就是见魏家小孙子打人,气不过上去把他打了一顿,不得已退役的。”
不然他正值壮年,无病无灾,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就退役?
就因为被劝退,原本准备结婚的对象都吹了,他妈妈到处托人给他说亲,但是他有尊严,毅然决定离开家乡,不闯荡出一点名堂,绝不回家。
在孟青兰这里工资高待遇好,只要认真办事儿人,老板不折腾他们,寄钱回家多了,家里来信,他又抢手了,让回去相看,不过他现在不急。
第130章 九零年代红尘滚滚37
孟青兰挑眉。
“还有这事儿?那孙子是不是叫魏瑭?!”
陆培被孟青兰的说法逗乐。
“没错,那孙子的确叫魏瑭!
后来我那战友私下找到我,问我想不想留下,如果意愿强烈,倒是可以帮我想想办法,我才知道他家也有背景。
不过我不愿意高层之间因为我一个小卒起争执,万一影响深远,不值得。”
魏家的对家,那就靠得住了。
这份情报要是运作的好,也是不小的功劳,于上层,与孟青兰都有益。
陆培得知孟青兰对瑞派制药的怀疑,当天就联系战友,第二天拿到专用的窃听器设备。
亨利打死也想不到,不过是收购点原材料,都被用上窃听手段了。
摆在眼前的现实是,打又打不过,管又管不住,只能加强防范。
贫富差距,技术差距,实力差距,是历史遗留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孟青兰的药厂第二年正式投入运作,国家调派专业人士,孟青兰负责管理运营,她很识时务,把过半经营权让了出来。
总要有个能做主的人,而不是分庭抗礼,没有国家支持,她这不过是个小作坊。
“你不是一直想学建筑吗?怎么报了广医?”
孟又兰把录取通知书递给孟青兰,上面赫然写着广普医学院,临床药学专业。
孟二很实在的叉腰。
“原先我想建高楼,现在我明白了,没有高楼我们不会怎么样,药学不进步,我们被人算计都不知道。”
“那你可想好了,你心爱的建筑学就这么放弃?”
又兰一脸肉疼。
“想好了,建筑学的兄弟姐妹千千万,不差我一个。”
“可惜了,我听你姐夫说,孙启政可是一直给你找建筑专业的书,找了三年。”
李响笑。
“倒是便宜了我,我已经把理论知识学的七七八八,也是看到国外建筑史受启发,才成立的正规施工企业。”
说起建筑的书,孟二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虚。
“五舅舅一直盼着我去京城,今年暑假回来才知道我志愿都报的南方,气的好长时间没跟我说话了。”
孟青兰不解。
“你不会就这么过来,还没跟他和解吧?”
孟二挠挠鼻子。
“我去找他来着,他给我甩脸子不理我,我就没去了。
刚好姐夫要过来看你,我顺道跟着一起,还有人帮我拿行李呢,我就在这给你烧烧饭洗洗衣服,等到开学直接去报到,不回去了。”
孟青兰一巴掌拍在这个二货的脑袋上。
“早晚要被你气死,孙启政照顾了你多少,你这个没心没肺的死丫头,赶紧给他打电话,现在立刻马上。”
孟青兰住处是她后买的房子,已经安装了电话,直接把孟二摁在电话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