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转头面对面地看着她,双手扶着她的肩膀。
“惜青,处在咱们这种身份,哪里又有万事周全,想要一样东西那就得放弃另外一样东西。”
“你也得好好想想你要的是什么。”
要权势地位那就别要感情。
既要还要能有什么好结果?
纵然能够得到同心人,可谁又知道经年之后又是何样?
“你如今还有选择余地,可千万不要脑子犯混。”
她的妹妹她当然心疼,可是有些东西就是如此,哪怕她作为太子妃也没有办法改变。
卢惜青看着姐姐这郑重着急的模样,笑出声。
“姐姐,你想多了,我自然心中有数。”
身在她现在这个位置,必不可能追求感情,更何况也没有那么一个人让她乐意追求感情。
能帮得上姐姐更好,纵然是帮不上,也要选一个自己拿捏得下的。
她不追求权势地位,但追求自己内心的安宁。
太子妃轻轻的揉揉她的头发,语气轻柔。
“你明白就好。”
“惜青,我们一母同胞,母亲也只有我们,我们两个一定要让母亲过的好。”
至于现在被父亲当做继承人培养的庶兄,她们姐妹二人口上不说,心中嗤之以鼻。
已经快而立之年,还在靠父亲帮扶,这样扶不上墙的人也敢妄自称做她们二人的兄长。
母亲这些年也受了不少委屈。
她从前在闺中就发誓,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不再看谁的脸色。
哪怕是父亲也不敢轻易置喙母亲一句,哪怕她生的只有是两个女儿,也足够她立足。
母亲啊,那个把她们姐妹二人,一个人培养成太子妃,另一个培养成京城第一才女的女子。
就因为生了两个女儿受了多少委屈啊。
第68章 书书,上马,离开这。
沈书仪回到帐中,明宣迈着小步子跑过来。
“娘,我读书了。”
“我们明宣读书了呀,读的什么呀?”
明宣轻轻地拍了拍自己的胸,摇头晃脑的念。
“人之初,性本善………”
沈书仪看着他摇摇晃晃的小脑袋,眼中明亮灼热。
“明宣最乖,最棒了。”
明宣得意的点点头。
“表舅教明宣。”
庆王妃看着得意炫耀的明宣,扑哧一声笑出来,对着儿媳疑惑的目光说。
“他今日要跟着你,我就让人把你表兄请来教他读了一个时辰的书。”
说罢,庆王妃还感慨道。
“你这个表兄才华横溢,又是个谦谦君子,怪不得明宣日日念着。”
沈书仪这下倒是笑了。
“表兄从小就用功,我记得他跟我二哥同样的年纪,我二哥读书就不如他,也没那么用功。”
许凛然从小就是个聪明的人,话语不多,为人处事却让人觉得舒服。
有时候他会被祖母带到府中小住些时日,一来二去也算熟识,但是相处不多。
庆王妃点头,“那孩子是个有本事的。”
中了状元也只在京中待了一年,就谋了个外放,又政绩斐然,才能一回京就拟任大理寺少卿。
庆王从门口进来,沈书仪赶紧请安,“拜见父王。”
很有眼色的道。
“父王母妃,那儿媳带着明宣回去了。”
庆王点头,露出笑容,逗了逗明宣,“回去吧。”
留守的冬至赶紧端来热水。
“世子妃,洗一把脸吧,也好松快松快。”
沈书仪正有此意,她今日为了赴宴,脸上全妆。
现在正觉得黏腻。
谷雨赶紧给明宣找了他的小弓箭,让他拿着玩。
明宣虽然小但是力气很大,那把小小的弓箭也能被他拉开。
宋恒越就是这个时候回来的。
看着儿子把玩弓箭,还能拉开,笑容浮现在脸上。
“看来是个练武的好苗子啊。”
沈书仪放下帕子回头,瞅了一眼,语气带着忍俊不禁。
“明宣,你喜欢读书还是喜欢练武?”
明宣头都没抬。
“读书。”
宋恒越嘴角一僵。
“那怎么能行呢,书要读,武也要练。”
“明宣,你祖父和爹还有你外祖父都会武功呢,你要是不会以后怎么当大将军啊?”
明宣这才抬头。
“大将军是什么?”
听着儿子稚嫩的口气,宋恒越恍然一笑。
“大将军就是跟祖父还有外祖父一样的人呀。”
“明宣不想跟你祖父和外祖父还有爹一样吗?”
明宣眨巴着大眼睛想了一会儿。
“想。”
宋恒越蹲下身,拿过他手里的弓箭,把他抱了起来,握住他的手臂拉开弓。
“那爹教你武功好不好?”
明宣兴奋的声音响起。
“好。”
但这句刚刚说完又冒出一句。
“表舅教读书。”
宋恒越脸一黑,又看向似笑非笑的沈书仪。
“书书。”
沈书仪‘呵’一声,一字一句道。
“也不是不可以。”
许凛然才华出众,有什么不可以的。
宋恒越站了起来,“我也可以教他。”
他读书也好,只不过身为宗室不必去参加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