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6章
    二人告别后,院门缓缓关上。
    赵月柏刚踩上车前的木板,一个转身又跃下来,略带歉意地看着马脸汉子, 急促地敲响门。
    木门刚打开一条缝,赵月柏拉大至刚能过肩的距离, 挤进去掩住了门。
    马脸汉子错愕地看着赵月柏的动作, 还没缓过来门又重新打开。
    “久等。”她踏进车厢,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
    “大人言重了, 你们感情真好。”
    马脸汉子将人送出平南城门,眼见马车慢慢变成一个小点,在拐角处消失,才回去。
    *
    马蹄声嗒嗒嗒荡在官道,外头赶车的马车夫嗓音高高低低地喊两句:“大人坐稳了,前面路不好走。”
    赵月柏嗯了一声,撩起车帘往外边的地面看去。
    道路泥泞,坑坑洼洼的,车轮碾过之处溅起水花。
    雨渐渐停了。
    马车不眠不休地赶整整一天多,才堪堪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
    远远望去昌林一大半都被淹在水里,水面上时不时飘来一些锅碗瓢盆木头架子。
    车夫绕路到把赵月柏带到了昌林县令黄木的临时住所——一个简易搭成的茅草屋。
    此地离昌林中心较远,地势高,十分安全。黄木现在并不在,这里只有一个公差守着。
    “您就是赵司吏吧?”那公差面目憔悴,眼底乌黑。
    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他略略行礼,领着赵月柏往南边赶去。
    虽然跑了些人到平南去,但昌林本就是个大县,因此受困的人也还很多。
    赵月柏淌过积水便见到了在指挥的黄木,黄木衣裳浸湿,此时光着脚踩在泥地里,示意她先帮着安置好人。
    发生水灾时除了条件难,人们与生俱来的恐惧感让救灾难上加难,赵月柏一边安抚难民的情绪,一边帮着分发不久前用嘉禾仓运过来的米熬成的米粥。
    如此马不停蹄地忙碌三个时辰,才有能稍微歇息的趋势。
    黄木难受地拍着心口叫她停下:“赵司吏,可以稍微休息会儿了。”
    他领着赵月柏回去茅草屋,地上泥泞,夜色又重,很不好走,两个人走得很慢。
    回到后,茅草屋内一片漆黑,今晚的月光都稀薄许多,黄木摸索许久也没点上油灯。
    “我来吧,大人请坐。”赵月柏发觉黄木视力似乎不太好。
    一点小小的火苗亮起,继而燃大,照亮两人面前一方区域。
    “师爷和其他人在县里别些地方,暂时还回不来。我都安排好了,近来剩的就是发粮,还有疏洪。我今早已经吩咐人去排水。”黄木把他的计划讲了出来,问赵月柏有没有想法。
    赵月柏跟他说出几个,惹得黄木频频点头。
    “大人最好还要说一声,让百姓们不要去吃在水里泡过的食物。”赵月柏道,洪灾一发,不知有多少骸骨、粪便被冲在水里。
    细菌太多,故而洪灾过后瘟疫大概率也会随之而来。
    “有些人肚子饿了看到食物不管不顾便吃,容易出事。”
    “可以的话再从嘉禾仓调些粮食出来。”
    嘉禾仓虽然在昌林县的北边,却不归黄木管,直属于州里,归库郎所管。
    库郎负责粮仓安全和粮食有序流通,即使是在灾害面前,查得也十分严。
    “欸,赵司吏所言有理。”黄木点点头:“我马上叫人去办。”
    两人洽谈许久,黄木交代了些明天要办的事,眼皮已经开始打架。
    赵月柏适时告退,去了另一个为她准备好的草屋,心念一动便进了空间。
    楚清在空间里帮忙整理仓库,见赵月柏进来朝她绽开一个笑:“如何了?”
    “虽然惨重,但有秩序。”赵月柏评价道:“我让黄木去多调点粮食。”
    楚清揉了揉眉心,她已经叫人去调仓里的粮食,也让人去查周诠除了上次闹匪的时候调过粮还有什么时候调过。
    到时候黄木的官批应该很好通过。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赵月柏轻轻抱住眼前人,下巴抬起顶着她的脑袋,幽幽叹气。
    .
    从嘉禾仓那边马上运过来一趟粮食,送到了黄木手上。
    至于周诠的调粮记录,也被暗中送到赵月柏和楚清这边。
    一共五次,属闹匪和流民这两次要调的量最多,她们算了算,大约是真正需量的两倍左右,偏偏用的还是正当理由。
    这样势必会剩下大半粮食,可周诠把它们都堆到哪里去了?
    第62章 尸体
    “这么多粮, 屯在衙门里肯定会被发现,屯在他府里也一样。”赵月柏回想起上次和段络去周诠府里,并没发现有大量粮食囤积的痕迹。
    “屯在地下了?”楚清想了想, 又否决了这个想法。
    如果屯到类似于地窖之类的地方,这么多粮食闹起来动静颇大,且进进出出运输并不方便。
    周诠应该不至于存到地窖里。
    “如果是我们, 会怎么做?”赵月柏想着这个问题,却无头绪。
    这几天里, 赵月柏接受黄木的调控在昌林各点来回奔波, 昌林大,跑来跑去的路程就要花上不少时间。
    好在措施得当,灾民们也被安置得妥当,再有几天时间把积留在中部的水给排掉,也就差不多了。
    现在主要是黄木得重新整合好县里,百废待兴。
    赵月柏偶尔会帮忙施粥,她这一处有六七百人,眼前早已排好长队,都端着缺口的碗等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