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9章
    都说乐极生悲,方才还连中几签,赢得一片喝彩,嘴角咧到后耳根的年轻人瞬间就把牙闭上了。其他人也各自闻风丧胆,纷纷把头低成了地里的鹌鹑,看着他们太子爷负着手缓步走近。
    “殿下。”有人心虚地喊。
    梁承骁点了点头,扫了眼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箭矢,语气要笑不笑的:“就地取材,你们还挺有想法。”
    没人敢接这话,一个个都在假装认真地研究靴面的材质和地上的走虫。
    唯有那投壶投中了的年轻人眼尖,瞧见了梁承骁身后进来的谢南枝,眼底顿时迸发出希望的火花,悄声道:“谢公子。”
    谢南枝就是进来瞧个热闹,却不想,叫面前的景象吸引去了注意力,面上浮现几分好奇,问:“这是在干什么,投箭入瓶来记筹数?”
    他看上去对投壶并无了解,亲卫心中微讶,面上老老实实答:“属下拿箭矢做了签,来比试投壶打发时间。”
    “从前没有见过?”梁承骁看向他。
    谢南枝当然不会记得过去的事,但确实对此物没有印象,诚实地摇头:“可能吧。”
    亲卫见他似乎有些兴趣的样子,忽然福至心灵,小声问:“公子要不要试试看?”
    这话一出,其他人顿时窥见了得救的曙光,殷勤搭腔道:“对啊,公子可以试试。”
    这些人的心思就写在脸上,谢南枝很难当做看不出来,不由得失笑:“可是我不会。”
    “没事,殿下会!”亲卫悄悄瞄了一眼梁承骁,看他并无反对之色,心下大定,更加狗腿道,“我们平日在营中投壶,没有一个能赢过殿下的。”
    闻言,谢南枝诧异了一瞬,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也会玩这个,回过头时,梁承骁正看着他,唇角散漫提着:“你想玩就试试。”
    坊间流传的投壶竞戏有许多种,最常见的还是两方均坐于九尺外席上,以十矢为数,依次向壶中投掷。每中一次,裁判就将计数的竹签丢在地面上,投入壶口者记一纯(两签),投入两侧壶耳者记一奇(一签)。
    梁承骁了解这群人的脾性,问:“竞戏可事先约定了赌注?”
    亲卫面面相觑了一番,推出一人硬着头皮答:“有的,输了的要去把宫里的落叶都扫了。”
    “……”
    还怪有公德心的。
    梁承骁道:“你们择一人出来与夫人对投,夫人投五矢,孤投五矢。以签数判胜负。”
    “你们赢了,孤今天当做没看见。”他一哂,“夫人赢了,所有人都去陪右卫扫地。”
    一众亲卫本来都以为注定难逃一劫,已经做好挨罚的准备了,没想到事情还有转机。忆起谢南枝先前所说,他没接触过此道,顿时来了精神。私下嘀嘀咕咕许久,终于推选出刚才连中几签的年轻人来竞戏。
    这张面孔谢南枝并不陌生,梁承骁去滕山祭祀时,就是这名亲卫来翠玉轩随身保护他。如果没记错,对方的名字叫薛四。
    薛四笑嘻嘻地同他见了礼,说:“请公子先手。”
    谢南枝无奈颔首,取过箭矢,低声与一边看着的梁承骁说:“殿下真不怕我丢人?”
    梁承骁就笑:“投壶与射箭原理相当,你放手去玩就是,输不了。”
    谢南枝对此话持怀疑态度。
    起手的两支箭,双方都在试手感。
    薛四投一矢中壶口,一矢中右耳,记三签,谢南枝投了两支,只中一矢挂于耳侧,旁侧充作裁判的亲卫“啊”了一声,惋惜道:“耳倚竿,不记签。”
    薛四过去在营中就是玩投壶的一把好手,此刻见谢南枝确实没有夸大其词,逐渐有了信心,而后的三支箭渐入佳境,甚至投出了两支连中,最后一支差了一厘错开了壶口,中了贯耳。
    “八签!记八签!”
    旁观的亲卫纷纷闹哄起来,神色振奋。
    一众年轻人吵吵嚷嚷,已经在提前庆祝胜利,谢南枝却半点不受影响,专注凝视着远处的贯耳瓶,表情略带思索。
    第三支,横于壶口上,还是不中。
    第四支,箭矢投中左耳,斜插其上停滞了一瞬,众人正紧张瞧着,下一秒,箭杆就顺顺利利落了进去,裁判大松了一口气,道:“贯耳,记一签!”
    他原本担心谢公子一矢不中,心底要介怀,此时终于歪打正着投中一支,对初学者来说也算过得去了。
    谢南枝摩挲着箭矢,看不出对这个结果是否满意。
    第五支起手前,他似乎有了把握,没再校准多久,平稳一掷。众人猜测这一矢又要落空,却不期然听见了清脆地一声响——箭入壶心。
    裁判相当纳罕,立刻高声宣布:“中壶口,两签!”
    头一回玩九尺壶,五矢还能中三签,薛四对他心存佩服,夸赞道:“公子要是再练上几回,指定比属下玩得好。”
    谢南枝微微一笑,没有接这话。
    五矢过后,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换梁承骁上来,不想,他思忖了片刻,转头对梁承骁道:“借殿下一支箭。”
    梁承骁倒是没有意外的神情,唇边噙着一丝笑影,专心致志欣赏心上人的风姿:“但凭夫人吩咐。”
    “……”
    于是随从奉上了第六支箭。
    闻此消息,正在投壶的薛四手一偏,又中右耳,可惜地记一签。
    就在众人不自觉屏息凝神的时候,庭院里起了风,树叶簌簌摇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