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的货品,还取回来转手便能大价钱卖出去,很是受人追捧的,这样的买卖,怎么可能不做?
弗老头帮着牵头,事情很快就能谈妥,再宣扬一番,想来那些人为了利益也是会不遗余力去筹集粮草,这样下去,驻军便不用为粮草操心了。
等到日后混熟以后,从中换取马匹以及铁矿兵器也大有操作空间。
周尹放下心来,弗老头搓搓手,欲言又止。
周尹看出他的心思,笑道:“弗老,你有什么话直接说就是。”
弗老头嘿嘿一笑,这才问道:“周大人,不知沈公子什么时候能到?我这东西早就准备好了,只等沈公子一来,就能立马交易。”
之前尝到了甜头,他现在心心念念也就指望着沈公子过来,能再次合作大赚一笔了。
周尹点头,“沈家商队应该很快就能到了。放心,这一次可不止这一支商队,大衍朝还会有其他商队过来,至于机会,可就全靠自己把握了。”
听到这话,弗老头眼睛一亮,十分希冀的道:“您说真的?这么说来,大衍朝廷也不会阻止商队与我们的交易?而且有了其他商队,是不是以后每年都能交易买卖了?”
周尹轻轻一笑,“本官来铜鼓关建立榷场,为的就是以后以铜鼓关作为一个大的交易买卖场所,让各国远道而来的商队都能来此交易买卖。也能让大衍朝的商队走出国门,前往其他各国行商。”
周尹的话让弗老头呼吸都急促起来,他可以想象得到,以后铜鼓关榷场的事传扬出去,各国各地的商队都会齐聚于此。到时候商贾云集,纷至沓来,铜鼓关将会变成一个令人想象不到的样子。
而他,更是要抓住这个机遇。对了,他还得去告诉那些个老友,让他们也能好好准备一番,有银钱大家一起赚。
“当然了,如今榷场之事才刚开头,很多事情还需要你们这些铜鼓关的老人帮忙。”
弗老头挺直了腰背,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周大人,老头子在铜鼓关几十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老头子闭着眼睛都能认得出来,早就对这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盼着铜鼓关能好,您放心,但凡有用的上我们的地方,您只管吩咐一声便是,”
周尹要的就是这么一句话,点头道:“很好,榷场能建立起来,少不了各国的商贾。你们还需要帮着大肆宣扬,让商人们都能来此行商,交易货品,只要有人来,这里用不了多久就能繁华昌盛起来。”
弗老头不住点头,周尹见他如此,更是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以后铜鼓关成功建起了榷场,少不了你们的一份功劳。到时候,我们自然会奖赏有功之人。”
“奖赏?周大人,老头子能有今日,多亏了沈公子。沈公子与老头子交易,已经给了老头子莫大的好处了,老头子又岂敢奢求奖赏什么的?只求这交换买卖能一直做下去就心满意足了。”弗老头真心实意的说道。
周尹哈哈大笑道:“你也不听听奖赏为何便拒绝?就不怕吃了大亏?”
“这……”弗老头闻言不由纠结起来。
周尹也没有卖关子,“只要你尽心尽力做事情,本官在这里可以承诺,以后你的货品在此交易,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何?”
听周尹将税收政策说了一遍,弗老头满心激动,当即跪了下来,颤抖着声音说道:“周大人,小的必然竭尽全力。”
第95章
这些事情,倒也不是周尹擅作主张,而是早就跟沈沐陶溪等商量过的。
没有宣传,铜鼓关何时才能吸引来无数商贾?没有商贾来此交易买卖,又如何能形成交易榷场?他们来此,就是为了榷场,如果榷场建立失败,他们所做的一切可都就白费了。
周尹也在等沈沐回来,榷场的事他说的容易,其实做起来却是繁杂至极,加上他们现在人手又少,很多事情更是有心无力。
这次沈沐回京,也是带着任务去的,等回来之时,应该会带回来好消息。
好在十余日后,沈沐总算过来了。
周尹连忙出迎。
“日盼夜盼,总算把你给盼回来了。”周尹长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沈沐回来了,这里的事情也能多个人分担,他也不至于战战兢兢,绞尽心神,生怕一个不慎就踏错一步。
沈沐与周尹一起进了屋,“这些日子辛苦周大人了。”
周尹摆摆手,“我这哪算的上辛苦?要说辛苦还得是你,一路来回风尘仆仆,还要安排两边的事务,换做别人也不会做得更好。”
沈沐微微一笑,奔波劳累的苦楚此刻都已经算不得什么了,“也还好吧,也就刚开始辛苦累点,等到后面的事务,就可以交给信得过的族中子弟还有管事,我也就会轻松许多了。”
他这来回跑,主要也是想着亲自带着族中子弟和管事处理这些事情,等到他们都熟练起来了,商队就可以交给他们打理,而不需要自己一趟趟跑了。
毕竟他以后是要接掌沈家,而且还有皇商的身份,他必须要统筹安排事务,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更不可能亲自行商。
将族中子弟以及得力管事培养出来,他才能放心将商队交给他们。
“还没恭喜沈公子,成为了大衍朝第一位皇商。这在大衍朝可是特别的殊荣啊。”周尹笑眯眯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