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是要说“说不定这梨子冻对哑巴结巴一类的病症有奇效”,但话到了嘴边,忽然想起阿意不能说话的那几年来,哪怕如今想一想也很是心疼——
于是便换了话头,“你崔家舅舅已经知晓了你的谢意,大舅母灯节那会儿刚让人去了信,算起来应该送到四五日了。”
一旁,钟玖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深思,前几日听闻湖州大雪封路,倒是不知如今如何了?
……
顺江府去京城,走直线的话,必须要从湖州境内走。
不然的话,绕过湖州就要多不少脚程。
而且,湖州大雪封了路,即使绕路,紧挨着的另外两城的路也未必就好走,送信的人这般比对一番,最后决定还是从湖州走更好些。
马不能骑,车也难行,但靠着两只脚跟在铲雪的兵差后面倒也不是完全走不了,只是信送到京城时比寻常时难免晚了好几天。
崔清若同阿意说信应送到有四五日了时,其实才刚刚送到小半天而已。
同迟了的不仅仅是从钟府到崔家的信,还有另外一封同样从顺江府发出,多次转手,最后送到宫中的信。
那信将要被火苗攀扯上来时,燕霁手下一顿,忍不住又拿到眼前重新看了一遍。
他目光专注,在每个字上都有停留,一时让人分不清究竟是在看信的内容还是看得写信人的笔迹。
就这般一字一顿,看到最后一字时才轻呼一口气,由着那信掉进火中化为灰烬。
“来人。”
候在门口的周公公忙急步进来,“殿下,有何吩咐?”
“你去——”燕霁停顿了下,“本王记得年前时姜家大公子是不是断了一条腿?”
“回殿下的话,是断了一条右腿。”
周公公悄悄抬眼皮看了一眼又忙垂下,心里补充道,而且还是钟大人派了人故意去打折的。
“那如今应该是还没好……再断一条用处也不大……”燕霁呢喃了几句,重新打定了主意,询问道,“那姜家老夫人身体可还安好?”
“回殿下的话,皇贵妃身子抱恙,姜老夫人和张六姑娘今日一道进了宫看望皇贵妃,如今还未回去,奴才想着,能进宫来,身子骨应是不错的。”
人就在宫中?那倒是巧了——
回想起那信上的话,燕霁揉了揉眉心,干脆对着周公公吩咐道,“雪天路滑,姜老夫人摔断了腿。”
周公公闻言,正要退出去时,忽不知想到了什么,请示道,“殿下,不知姜老夫人是摔着了哪条腿?”
“就——也摔个右腿吧。”
既有母子缘分,便和她儿子姜成一个样吧。
“喏。”
见着人出去后,燕霁轻叹了一口气,唉,这小子,也不知姜家是怎么惹着他了,竟又来了一份信催促,偏偏自己还不能回信问问他,待到以后见面时,必得让他给个说得过去的解释才成……
另外一边,周公公一出了门便先让人去打听了下姜老夫人如今可还在贵妃宫中,得知已经快到了宫门口时,生怕赶不及,立马招来心腹吩咐妥当,再三嘱托动作利索迅速点。
宫门口,一声尖叫惊得落在宫墙上的麻雀儿都四窜而去。
抱着公文箱子的小太监瞧见前方人脚步有所停顿,不由得也停了步子向着那处尖叫声看去。
远远的,只瞧见一个宫女和一个太监慌里慌张围着一个瘫坐在地上的老夫人不知在说些什么,这是脚下打滑摔着了?
他还想再辨认辨认是哪个宫中的眷属,一抬眼瞧见眼前人已经向着宫门口走去,忙收回心思跟了上去。
赵肃早已在宫门外候着,主动上前来接过箱子,“多谢公公。”
“大人客气了。”
上了马车,赵肃将公文箱子放置好,先看了看自家大人的神色,才小声试探着开口道,“大人,潘师傅来信——”
话未说完,便听得冷冷一声,“烧了。”
啊这?
赵肃既不敢真将信烧了,但此刻也不敢再提信的事。
只在心里疑惑,年前潘师傅来的那封信到底写了什么,竟惹得大人这般生气?说实话,他跟在大人身边以来,还从未见大人发这么大的火呢!
总不能潘师傅在信里面大骂了大人了一顿?这念头一出现,就被赵肃否定了,怎么可能嘛。
直到后来,他知道了所有缘由后,闷闷半晌,才憋出来一句:潘师傅,还是您牛!
大人的心上人另嫁他人已经足够伤心了,您这还专门大老远送了幅这心上人和旁人生的孩子的画像,论诛心,您绝对是一绝!
不说以后,且说这会儿,若是潘延知晓他的那封信会引起这样的误会,定是要为自己好生喊喊怨!
天地可鉴日月可表,他送了那一小幅画像去可是为了大人好——
大人为何让他来顺江府?不正是因为四姑娘是已故心上人的女儿,难免想要多看顾几分么?
可这四姑娘的生父是谁?姜成,直白点,和大人之间可谓是夺妻之仇!
这般一推测,大人心里得多矛盾纠结啊,仇人的女儿和心上人的女儿……唉,别说大人是当局者了,自己一个旁观者想想都牙疼。
但是,自己一到这顺江府钟家,第一次见那四姑娘时,真真是愣了好半晌。
四姑娘不仅和她娘亲有着七八分像,而且寻不着一点儿那姜成的痕迹,眉毛眼睛鼻子——总而言之,是真没有一处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