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川郡内的百姓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家乡受此劫掠,所以反抗了,贾复先锋部队的部将就气急败坏,他接着竟然公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无缘无故地杀人。
这件事瞬间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知道颖川当时的太守可是寇恂!
寇恂、贾复都是刘秀麾下强悍的将领,所以这二人之间是认识的。
这事就很尴尬了,贾复的部将居然在寇恂管理的境内劫掠百姓、无缘无故杀人。】
耿弇嘴角抽搐,这贾复也实在不给寇恂面子了,这大家都是同僚,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刘秀抿唇无言,关于军纪的问题,他正是因为熟知他麾下某些将领喜欢劫掠的坏毛病,才经常强调……
但他又不可能次次都亲自带兵出征,所以这种劫掠百姓的事情在他麾下的将领面前,只要他们的部下不闹大了,他的将领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刘秀心中满是无奈,对于这样的坏毛病,在当时天下还未太平的时候,实在不太适合较真。要真是较真起来,仗还没打呢,自己这边的人就得处置掉一大半。
这……不行啊……
【其实按照当时天下那样纷乱的局面,这件事若是发生在其他的地方,或许连涟漪都起不来,但这件事偏偏发生在颖川。
从寇恂能够仅仅一年之内就把颍川治理得非常好来看,寇恂就必定是一个恪守国家法律条例的人。
果然,针对这件事,寇恂并没有像其他的将领一样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直接把贾复麾下的这名将领给杀了,而且还是当众处斩,公然示众。
如此一来,直接把贾复给惹毛了。
因为“劫掠百姓”在贾复他们这些将领的心中都是各自心领神会、心知肚明,“约定俗成”的事情,没有人会较真追究的。
其次,犯事的是贾复的部将,按照常理来说,就算要处置,贾复认为那也得是他来处理。
接着,贾复认为就算寇恂真要的处置他的将领,那也应该是口头上训训、骂骂就得了,不至于到斩杀的地步。
最后,就算真的要斩杀了,也不能如此大张旗鼓,这不是打他贾复的脸吗?他的其他部将若是看到了,肯定会心中纳闷,怎么我们的人,寇恂想杀就杀,这会损伤贾复的威信力的。
鉴于以上种种,贾复觉得寇恂这是故意的,当着颖川百姓的面,寇恂自己做了好人,坏人就他贾复来当,总之,贾复觉得寇恂这是将他的脸面踩在脚下摩擦。】
寇恂:……
他不是他没有!当时他身为颖川太守,处置在颖川犯罪的人,难道不是应该的吗?他处置的是贾复那名犯事的部将,他哪里会无缘无故去针对贾复呢?
贾复:……
当年为了他自己的威信力,他总不能放任自己的部将被杀而没有任何作为吧?
刘秀深吸一口气,如今天下稍稍太平,关于麾下将领的那些臭毛病,他觉得正是时候给他们矫正过来了。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站在贾复的立场上,贾复大怒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emm……
其实寇恂声势浩大地斩杀贾复的那名部将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颖川的太守,如果寇恂像其他主将们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他在颖川的所有努力势必付之东流。
总之,这件事发生之后,贾复大怒,他和部下说,他和寇恂并列将位,都在刘秀的麾下任职,而今天他居然被寇恂这家伙给陷害了,作为大丈夫,这仇怎么能不报呢?
于是贾复放出话,等他的大军路过颖川的时候,他见到颖川太守寇恂,一定亲手杀了他。
贾复作为得胜回朝的大军主将,他要经过颖川,寇恂身为颖川太守是一定得出来慰劳军队的,所以他们倆的这一面是必须见的,寇恂即便想要躲都躲不掉。
那怎么办呢?真见面了,人家要杀你,你总不能站着给他杀吧!
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寇恂是怎么做的?
寇恂自然也听说了贾复放出来的“豪言”,他知道对方的大军要路过颖川,所以就让自己治理下的各个县都准备劳军。
吃的、喝的酒肉菜等等都按照一人两份的规格来招待对方,总之这场劳军宴,不仅挑不出错来,还显得非常有诚意。
当贾复的大军远远地出现在寇恂视线之内时,他隔着大老远就喊道,我这边酒也有、肉也有,啥都有,大伙儿先吃着喝着,晚点我们再聊。
这话说完,寇恂滴溜溜地就跑了,不在贾复的跟前凑热闹……】
耿弇噗呲一声笑出来,随后立刻以拳掩唇,装作若无其事地样子。
寇恂:……
我听见了啊!我可听见了!
刘秀眼神带着笑意,寇恂的这一行为在他看来是非常明智的。
贾复脾气火爆,勇猛精进,面对情绪上头的这种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暂时避开,冷处理,千万不能一下子就迎上去,那只会被他硬是杠伤了。
而他作为皇帝,贾复、寇恂都是他的猛将,他最不愿意见到自己的将领们自相残杀,因为无论这两人谁赢了,对他来说,都是输了。
【贾复一听寇恂这话,想了想,也是,那就先吃着吧,反正他寇恂是颖川太守,怎么也跑不掉的。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当他的士兵们吃得差不多了的时候,突然传来寇恂的消息,说寇恂身体不太舒服,然后就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