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还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啊,臣子和皇帝对着磕头、皇帝向臣子跪求辞职……】
耿弇嘴角抽搐,可不是……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不是……这赤眉军的保证,臣实在不敢信啊,他们可是出身草莽、毫无信义的盗贼,怎么可能就此收手?”耿弇狐疑道。
一旁的邓禹慢慢回过神来,关于耿弇的这一疑问,他最是清楚不过了,他低声道:“自然是没有就此收手的。”
耿弇摸了摸自己的脑门,尴尬地笑了笑……
【双方跪了好一会儿,赤眉军的将领们都起身了,一看这皇帝怎么还跪着,于是赶紧将刘盆子架起来,生生给按回了龙椅上。
刘盆子怎么哭怎么闹,都没有任何作用,年纪小,硬是给人按了回去。
这之后,赤眉军的将领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地,想了想还是觉得该给皇帝点面子,于是就道,以后都不要抢劫了啊!
所以长安的大浩劫稍微被刘盆子给卡了下来,一连二十多天,赤眉军的士兵们都闭营自首守,街上也没有人劫掠了。
逃亡在外,听到风声的老百姓们也都慢慢又回到了长安,长安城的街上又繁华了起来。
这一下子,赤眉军士兵们又按耐不住了,一开始他们答应刘盆子时,一是给皇帝面子,二是百姓几乎都跑了,也没有什么好抢的。
然而现在百姓回来了,这些士兵再一次发挥了他们的老本性,再一次蜂拥而出抢劫去了……】
天幕下,长安城经历过那场浩劫的百姓时至今日想起赤眉军依旧恨得咬牙切齿,背信弃义的小人……
耿弇:“狗改不了吃屎。”
群臣:……话糙理不糙!
刘秀沉沉地叹了一口气,长安的惨状是他所不愿意见到的,长安、长安,老祖宗当年的地盘,何至于在他们这些子孙手中,就变了那般模样……
邓禹再一次沉默了,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安百姓的惨状也有他的原因,是他袖手旁观,没有作为。
【这一波下去,长安就被赤眉军彻底搞垮了,赤眉军几乎将长安城掘地三尺,能抢的都抢了。
最后他们再一次坐吃山空,百万士兵饿得头晕眼花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赤眉军的首领再一次发挥了他们的劫掠精神,行……我们再去抢,但长安城已经没得抢了,怎么办?那就换个地方再抢!
于是赤眉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长安城,继续西进,往凉州进军去了……
这一点也是最开始邓禹就料定的了,所以邓禹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长安城。
然而他到手的却是一座满目疮痍的长安城,曾经繁华的长安城,只剩下伤横累累,曾经人口百万的城池,饿殍遍野。
邓禹拿下了长安城又有什么用,他在长安城得不到兵力、粮草的补充,这只是一座空有长安名头的废城罢了,但这个时候的邓禹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邓禹在长安没呆多久,突然有消息传来,赤眉军又杀回来了……
为什么赤眉军突然又回来了呢,这是因为西北凉州那地儿地势非常复杂,山高谷深的,他们还赶上了天降大雪,冻死了不少士兵。
这还不算,他们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到了那儿之后,什么便宜没占到,又被西北凉州的军阀隗嚣给胖揍了一顿。
没办法,打不过,赤眉军又灰溜溜地回来了……】
邓禹垂着头,默默攥紧了手心,赤眉军灰溜溜?不,是他邓禹灰溜溜……
他错过了谋取长安城的最好时机,他为了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长安,最终却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兵卒。
刘秀心中郁气难平,他冷哼一声,灰溜溜?简直大逆不道!
【不过,赤眉军在回长安的路上,做了一件非常疯狂的事情,那就是盗墓!
盗谁的墓?西汉皇陵!这群人将皇陵扒了一层皮,雁过拔毛一般……
眼看着赤眉军要到长安城了,邓禹坐不住了,他立刻派兵前去迎击赤眉军。
然而赤眉军反倒在邓禹大军上找回了信心,邓禹大军大败,最终只能撤出长安城。
赤眉军又一次占据了长安城,邓禹又又一次发起了进攻,结果又又被赤眉军打败了……
明明邓禹也是一位能力都非常出色的将领,怎么对上赤眉军三番五次地失败呢?
其实我们之前讲过,在刘秀的麾下,论起带兵打仗的,邓禹还排不上号,但当时因为关中的政治、军事情形复杂,所以反而需要邓禹这种八百个心眼的人来应付,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当时邓禹的军队中有两名将领相互起了矛盾,最终反叛了,邓禹最后虽然解决这件事,但他个人的威望在军中开始降低。
原因之三,非常关键的是邓禹失去了民心。
邓禹大军西征的事情,长安百姓是知道的。
当时长安城陷入大浩劫,长安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所有人都期待着邓禹大军的到来,期望邓禹打跑赤眉军,解救长安城,但邓禹的大军近在咫尺,就在关中的北部,他们却突然停下来了,不打长安了,对长安百姓的惨状视若无睹。
纵容赤眉军残害长安百姓,纵容和伤害都同样恶劣,所以关中一带的百姓对邓禹的观感就变差了。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实际的,邓禹大军军粮储备不足,长安城根本无法为邓禹大军补充军粮,再加上己方军队中太多非战斗人员了,而他们也是要吃饭的,这么一消耗,粮草早就捉襟见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