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2章
    邓禹想起刘秀当日所为,心中明了。
    【李轶的信件一公开,大司马朱鲔震怒不已。
    朱鲔虽然是大司马,但李轶也是舞阴王啊,所以朱鲔不能够未经过刘玄的同意就直接处斩李轶。
    另外他也不可能直接带兵攻打李轶,这样一来岂不是两位主将相互残杀,那洛阳大军岂不是乱套了……
    或许这也是刘秀的一番心思,公开信件除了刘秀自己的私心想要李轶死之外,还有的可能就是想利用他们之间的不和、针锋相对,引起洛阳大军内部军心不稳。
    不过他这一点最终没有实现,因为大司马朱鲔也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他自然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对待李轶成为内应的这件事上,他快刀斩乱麻,直接采用暗杀的方式,将李轶杀死了。
    李轶被刺客暗杀,虽然士兵们一时间惶恐不安,但好在还有朱鲔,他立刻出面压住了惶恐的士兵们。
    但是……当时的朱鲔并没有意识到刘秀还有更深一层的心思,那就是利用李轶的死亡,瓦解洛阳的防守体系。
    因为原本是朱鲔和李轶两个人一起防守洛阳,李轶一死、洛阳的防守体系不可能毫无破绽。
    另外李轶的死,中上层的将领肯定是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所以这些人有的直接投降了冯异。
    因为他们意识到两名主将都相互残杀,甚至一名还是内应,这洛阳他们还打什么打,守什么守,没意思啊,将来的结果这不明摆着吗!聪明人现在就应该为自己找退路了。】
    寇恂:……陛下好一招借刀杀人啊!
    岑彭:……陛下好一招一石三鸟啊!
    不费吹灰之力,既杀死了杀兄仇人,又瓦解了洛阳的防守体系,洛阳中上层的将领人心惶惶,进而前来投降!
    【自朱鲔杀了李轶之后,洛阳城内的气氛便人心惶惶了,因此战争胜利的天平越来越向刘秀的大军倾斜了。
    但是洛阳城城池坚固、兵力充沛、供给充足,还是非常难打的。
    洛阳毕竟是当时中原排名第二的城市,仅次于长安。
    刘秀打完了河北的起义军之后,率领着主力部队围攻洛阳,洛阳城围了好几个月,就是打不下来。
    甚至有一次朱鲔的一名副将作为刘秀的内应都打开了城门,刘秀的两名将领率领着士兵冲了进去,已经冲到了洛阳城里面了,双方人马在洛阳城进行了巷战,但没想到朱鲔还是将刘秀的将士们给打出了洛阳城。
    这一次之后,大司马朱鲔的警惕性就更强了,刘秀再也没找到机会再找一名内应了。
    因此,洛阳城陷入了焦灼的状态,打、打不下来,放弃,刘秀又不甘心。
    怎么办呢?刘秀心想,死马当活马医吧,硬攻攻不下来了,那就试试劝降吧。
    而劝降也得找一个合适的人去,人选很重要啊,要找一个刘秀、朱鲔都信任的人,最终刘秀定下了岑彭。】
    大殿上的岑彭:!!终于轮到我出场了……
    【岑彭是个厚道人!
    当年刘秀的大哥刘縯攻打宛城的时候,一连打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打下来,而岑彭就是宛城的守将,宛城一开始是王莽政权的。
    宛城后来其实是因为被刘縯围困了好几个月,城中粮草断绝,岑彭不忍心城中百姓、宛城士兵饿死,这才开城献降的。
    当时刘縯的很多将领都认为他们在宛城折损了那么多的将士,所以都要杀岑彭泄愤。
    但被刘縯制止了,刘縯觉得岑彭身为南阳郡的守将,守住宛城是他的职责所在。
    后来岑彭为了城内士兵和百姓又开城献降,这样的人既有能力,又有信义,还有仁心,这样的人刘縯觉得杀了可惜,不能杀!他们之间只是立场不对而已,岑彭并没有错。
    宛城投降之后,岑彭就跟着刘縯干了,后来刘縯死了,岑彭就被归到了朱鲔的帐下继续干,当一名校尉。
    朱鲔对岑彭也很好,甚至向刘玄主动提及这个人,给岑彭升官。
    但是岑彭到了河内之后,立刻投靠了刘秀,他和李轶不一样,岑彭投靠刘秀并不是为了利益,并不是因为觉得更始政权要败亡了,而刘秀这边蒸蒸日上。
    他其实是为了报刘縯的恩情。
    所以说岑彭一开始是王莽政权的人,后来归了刘縯,刘縯死了之后又被分到了朱鲔的帐下,成为更始政权的人,再后来又投靠了刘秀,这样看来,岑彭也是个反复跳槽的人。
    但我们细细思考,就知道他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情义。】
    岑彭此刻想起了刘縯,陛下的大哥,那位豪爽的义气男儿,不由地心中发恨,“当初是陛下的大哥救了臣的命,臣那时候都还没有报上恩呢,刘大哥便惨遭不测,时至今日,臣依旧心中发恨!”
    刘秀闻言,深深闭上了双眼,他的胸腔不断地起起伏伏,好半响之后,他才道:“朕亦是如此,但好在我们已经为大哥报仇了。”
    却非殿上还有好几位的将领们同样眼神发沉,那位真正的豪杰男儿死在权利的勾心斗角之中,怎能不让人遗憾呢?
    【岑彭来到了刘秀的身边,刘秀也非常喜欢岑彭,他拜岑彭为廷尉。
    鉴于岑彭以前在朱鲔麾下干过,并且朱鲔也对岑彭很好,所以刘秀就派遣岑彭前去劝降朱鲔。
    为了安全起见,岑彭自然不可能进入洛阳以身涉险,朱鲔当然也不可能让岑彭进洛阳城,所以当时的情景是朱鲔站在城墙上,岑彭站在城墙下面,两人就开始话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