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口嘲讽道,别说是汉成帝的儿子了,现在就算是汉成帝活过来了,也没用,更何况王郎还是假冒的。】
刘秀眼帘微抬,“朕当年打的口号便是光复汉室,汉室汉室,朕心中的汉室是高祖的汉朝、文帝、景帝、武帝汉朝,而不是那个无用至极被王莽灭掉的汉成帝的汉朝。”
“朕要的不是那个衰微的汉朝,汉成帝的血统没有用!朕要建立一个新兴的大汉王朝!”
邓禹、李通、寇恂、耿弇等等纷纷抱拳,道:“尔等任凭陛下驱使。”
建立一个强大的盛世王朝是他们君臣之间共同的目标。
刘秀望着这些陪同着他打下天下的将领们,心中满上一股暖意,他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他们,他们也从未依仗着军功要挟他。
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有默契大汉的兴起。
【王郎的使者一听刘秀这么说,大事不妙,刘秀连汉成帝都不认了,看来没办法拿捏他了,于是退而求其次,道,若是王郎投降了,能不能封他个万户侯。
刘秀的脸色当场就黑了,和不耐烦和使者讨价还价了,直接说出了他的底线,若是王郎肯投降,就绕他一命,别的统统没有。
原本刘秀的底线就是这般,但估摸着他回去想了想,还是觉得一定要斩草除根。
因为那使者被“王郎是汉成帝儿子”的消息洗脑得彻彻底底,导致刘秀觉得这么离谱的消息居然还是真的有很多人信的。
刘秀便觉得不行,不能再这样子下去了,管他是不是汉成帝的儿子,对方都必须死,否则将来就算他建立了大汉政权,这件事也会成为百姓心中的一个疙瘩。
公元二十四年五月一日,夜间,刘秀的大军攻破了邯郸,王郎兵败被杀,头颅被王霸将军给割下来,而他所建立的政权也就随之灭亡了。
自此刘秀终于有了他自己的根据地,有了自己的军队,河北被他收归囊中了,而这时距离之前刘秀在河北大逃亡的时间才仅仅过去了两个月。
这可真是世事无常,风云变幻啊!】
刘秀一脸谦虚道:“当日之所以如此容易攻破邯郸城,也是因为王郎的部下有人打开了邯郸城的城门,就如同那日有人打开了信都郡的城门一样。”
这话有点子微妙了,却非殿上知晓当初攻破邯郸城之后发生的事的那些臣子们都神色难看。
是啊,信都郡当时有王郎那边的内鬼,邯郸自然也有他们陛下的卧底,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不止是信都郡有王郎的内鬼,甚至连他们陛下身边都有。
今日站在却非殿上的都是刘秀的心腹,他们自然不存在任何问题。
【刘秀在短短半年之内消灭了曾经势如中天的王郎政权,这一切其实都离不开刘秀的部将们,是他们陪着刘秀一次次地逆风翻盘。
但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上君臣之间的繁花似锦,其实刘秀的某些将领是心怀二心的,不过这些将领大基本不是刘秀的心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秀在破了邯郸城之后,整理王郎遗留下来的文书时发现了一堆密密麻麻的、可怕的信件。
这些信件都是刘秀的手下暗地里写给王郎的,这些人大概是想在王郎这里留个后路吧。
刘秀看都没看,直接一把火将这些信件全部烧掉了,“令反侧者自安。”
刘秀这是不打算追究这些事这些人了,甚至为了他们能够安心,直接将信烧了,以此来给这些人传播一个信息,以前你们干过什么吃里扒外的事,他也不追究了,只要你们接下来好好为他做事,安安心心跟着他,过去的账就一笔勾消了。
帝王胸襟,莫不如是!】
第211章
这件事刘秀的心腹们都知道,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沉着脸的原因,任谁知道身边有墙头草一样的人心情都会非常差。
而此时天幕下,那些曾经偷偷摸摸写信给王郎的将领们都默默垂下了头,他们也没有想到除了自己之外,还有那么多的人在背地里偷偷讨好王郎。
这也不能怪他们啊,当时的陛下在河北的胜算不大,他们为自己留条后路怎么了……
这一刻有的人怨恨旁人也同他这般,导致信件数量太多以致于被陛下发现;有的人在庆幸还好不止他一个人做出这样的事情,法不责众,若是只有他一人,他肯定要被责罚的;少数人剩下的人确实心怀愧疚,满腹心思想要弥补自己犯下的罪责。
【刘秀有着如此胸怀、如此的气量,他的这一行为让他身边的心腹将领们对他更加忠心耿耿。“云台二十八将”在在他的带领下凝聚成一股足以开天地的战斗力。
总之,刘秀后来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这和他在河北的大逆转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在王郎的这一番折腾之下,刘秀获得了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地盘,河北这个让更始帝刘玄头痛的地方已经变成了刘秀的囊中之物了。
刘秀的招抚工作实在太猛了,一不小心,河北成了他的。
此时,更始帝刘玄对刘秀不放心了,他不决定不能让刘秀继续呆在河北做大了。
刘玄当时的心里是既高兴又害怕的,高兴的是刘秀灭了王郎的政权,他的统治下又多了河北这一片地区,害怕的是刘秀通过这一次的平定河北,他的麾下聚集了大批智能超群、能征善战的将领以及数量庞大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