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邦这一边呢,前几次的突围失败已经让汉军损失了不少人,但他同时还得集中军队,防止匈奴的进攻。
刘邦眼下的只有突围这一条路了,但突围成功的概率不大,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死局,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就在刘邦万分焦急的时候,陈平又出现了,他“六出奇计”的最后一条就是在这里。
陈平献上了一条计策,他告诉刘邦,想要让匈奴退兵的话,方法很简单,只需要用丰厚的礼物去贿赂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让她帮忙说汉朝的好话。
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随即派遣了使者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前去求见阏氏。
阏氏生在草原,没有见过这样的奇珍异宝,立马对这些东西爱不释手。
同时,汉朝使者还拿出一副美女的画像递给阏氏,告诉对方说,汉朝的皇帝打算将这个女子献给顿单于,以求讲和。
阏氏听后,看了一眼画像上的美女,顿时产生了危机感,立即同意出面说服冒顿单于撤军,以解白登之围。
于是在第七天的时候,匈奴打开了一个缺口,刘邦这才得以逃脱。】
刘邦听着听着,皱起了眉头。
不只是他,群臣都是满脸的问好,就这……就这?这就冒顿单于就撤兵了,怎么可能,冒顿单于哪里是这般耳根子软的人啊!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狐疑,但这是天幕说的,没道理天幕骗人吧?
所以……还真是如此?众人只觉得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关于刘邦这一脱围的方法,历史上各有说法。
以上的“陈平秘计”是大部分人从《韩信卢绾列传》《史书》《汉书》《桓谭新论》这几本书中得出来的,简单来说就是“重金贿赂加美人计”。
在正史上记载的也是刘邦是采用了陈平的秘计逃脱的,而这个秘计具体是什么却不是我刚刚讲的那一个,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只是写了“其计秘,世莫得闻。”
也就是说这条计策实在太过鄙陋了,为了汉高祖刘邦的名声,所以没有记载流传下来。】
陈平:……
张良扯了扯嘴角,虽说陈平的秘计到底是什么,他并不知晓,但这“美人计”还是蛮符合陈平的风格的,毕竟当年荥阳被围困,陈平就是趁着夜黑风高将荥阳的两千多名女子送出东城门以此来吸引楚军的注意,让陛下成功逃脱。
刘邦闻言,假意咳嗽了几声来缓解此时的凝滞的气氛,看来陈平的这一秘计实在是不能见人,所以史料上才没有确凿地去记载。
群臣:……陈平可真不愧为“一代毒士”。
【总之现在摆在明面上的陈平秘计,就是“重金贿赂加美人计”,这个美人计大概还真是真的,因为特别符合陈平的风格。
另外,个人觉得冒顿单于释放刘邦,必定是出于自己的考虑,绝对不是耳根子软,阏氏一说,他就同意了。
因为阏氏本人对冒顿来说,就和草芥没什么两样,当冒顿还是储君的时候,他为训练自己手下的绝对服从,命令手下将自己的妻子阏氏作为目标射击,这里应该是类似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目标人物头顶物品,弓箭手射目标人物头上顶着的东西。
而冒顿的手下但凡有下手犹豫的,都被冒顿直接当场斩杀。
并且冒顿这个狠人,狠起来连自己的老爹都杀,所以他是绝对不可能听了一个女人的话就放过刘邦的。
除此之外,还有人说,刘邦与冒顿大概是立下了“白登山之盟”,因为不久之后,大汉和匈奴和亲了,所以有理由推荐和亲也是在这个时候立下的。
以上两种说法,都各有人信服。】
【但最可靠的应该还是这最后一个说法,那就是在第一个说法的前提下,汉朝的援军在源源不断地向白登山靠拢,因为刘邦只是带领着前军被围困,汉军其他部队数量还是很可观的。
并且韩王信的手下,王黄、赵利等人也没有按照最开始的约定一样前来再次支援匈奴。
冒顿单于在考虑到自己的大军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攻下白登山的,他担心长时间围困下去,战局说不定会发生转变。
而阏氏劝说冒顿单于的话,也不无道理,匈奴南侵的本意绝非为了占据中原的土地,只是为了获取金银财宝和物资,他们根本无法把控中原。
因为匈奴是游牧民族,而中原是农耕文化,这两者之间是有着天然的矛盾的,匈奴不可能就因为占据了中原土地,转头把自己国家的模式都抛弃了。
所以战打到了这里,利益已经得到了,再打下去,就要两败俱伤了,这对匈奴来说,反而是亏了,因此冒顿这才顺着台阶下了,放过了刘邦一马。
刘邦脱身的那一天,很巧,正好是大雾天气,依旧由他的车神夏侯婴带着刘邦逃跑。】
夏侯婴:……
这一幕似曾相似啊,可不就是当年楚汉争霸的时候,他驾马车带着陛下逃跑时的情景吗?
刘邦:……这熟悉的大雾天气,这同样的驾车车夫夏侯婴……
二人面面相觑,都埠住了……
【逃脱的时候,刘邦想让马车开得再快些,但夏侯婴却坚持慢行。
另外,陈平命令跟随的弓箭手全部拉弓对外防御,护着中间刘邦的马车,就这样刘邦最终才得以逃脱。
顺利撤出之后,刘邦便率军进入到附近的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