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门客们毕竟是陈豨养的,他们遇到事情了,兜不住了,当然会让陈豨帮他们擦屁|股,而陈豨因为手握重兵,所以这些事对他来说,那都是小事,不能为自己的门客解决掉麻烦,那哪里还有脸面当他们的主公呢!】
刘邦冷笑骂道:“实在猖狂!违法乱纪之事在他看来居然都是小事……”
但这些事和韩信又有什么关系呢?
萧何无奈道:“陛下您给他的军权太重了,赵地、代地又没有人能够制衡他,他当然有底气猖狂。”
刘邦眼神晦暗,果然权利无论在谁的手中都不如在他手中来得更让人安心。
【刘邦着手查陈豨的事,很快就被陈豨知道了……
陈豨是非常惶恐的,因为刘邦可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最开始我们便说了刘邦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他冷静又冷酷,所以陈豨觉得自己即便深受刘邦的信任,但一旦刘邦真的动手想要处决他,是完全不会手软的。
陈豨在当时估计是想到了立下赫赫战功的韩信吧,韩信被人密报谋反,刘邦没有证据就将人安置在了首都长安,这一回,更何况是他呢?
刘邦是决定不会手软的,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既然求情没有用的话,只有一件事可以做了,那就是反!
而且他一反就将大汉开国的三大功臣都拖入了漩涡之中,韩信、彭越、英布!】
群臣惊愕:……
这一发收拾三个?恐怖如斯……
英布&彭越:!!??
这到底怎么回事啊?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了??
刘邦:!!朕就知道这些开国功臣依仗功劳开始自傲了!气煞我也!
【我们先说一下,之前刘邦曾经在代地封了一任代王,这个代王也叫韩信,但是为了区别大将军韩信,我们管这一任代王叫韩王信。
韩信和韩王信我们要区别开来……
韩王信打仗能力也是不错的,所以刘邦给他封了王,但是等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觉得韩王信的位置需要变动,于是把人家调走了,调到了山西的太原,将他封为代王,让他去对付匈奴。
我们知道大汉在北方最大的敌人就是匈奴,后来白登之围,刘邦都吃了匈奴的亏。
这个韩王信在对付匈奴的时候,怎么打都打不过,于是私下里和匈奴议和,结果被刘邦发现了,韩王信也知晓刘邦的德行,所以干脆就反了。】
今天更得比较少……
我一般是发布的前一天晚上码字,第二天早上六点发布。
这会儿身体不太舒服,所以码得少了……
千万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我从三月份到现在,每天晚上两点睡,白天八点醒,
从昨天开始就觉得心脏特别难受!所以写不下去了,只能更这一点点。
保命要紧!每天都觉得自己在猝死的边缘徘徊!
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第190章
刘邦这会儿都懵了……
韩王信将来会反?会私下里和匈奴议和?更甚至将来的自己会在匈奴手里吃亏?
白登之围、白登之围,这是他第二次听到天幕说了,到底自己在匈奴手里吃了什么样的亏!
刘邦捂住自己的心口,憋屈,实在太憋屈了……
北方的异族就是他的心头大患啊,但是如今大汉才刚刚建立,各方还不太稳,甚至大汉内部的诸侯王都要防范,异族,他又怎么腾得出手去收拾呢?
刘邦越想越气,好啊,匈奴朕暂时还不能将其如何,但……好你个韩王信居然私下里和匈奴议和!!
众臣看着刘邦阴沉的脸色,心中直发颤,又忍不住怨怪韩王信,大汉自己的家事自己关起门来解决就是了,居然还牵扯到外族,这不是将大汉的脸面丢在地上给外族人践踏吗?
韩信:“可耻可耻!!”
【韩王信反了……而陈豨参加过灭韩王信的行动,且和韩王信的部下也有过交往。
所以当刘邦一查陈豨手底下的门客时,陈豨立刻找到韩王信的人,打算投靠匈奴。
哟……又一个卖国贼!
这又给刘邦知道了,刘邦这会儿也不查他的门客了,直接查陈豨,陈豨心里有鬼,就躲着,不愿意见。
再接着,刘邦的父亲,也就是太上皇去世了。太上皇去世,百官都要到场的,他又不去!
这可直接惹恼了刘邦,人家老父亲都死了,死者为大,你太上皇丧事都不去,这不是不给刘邦面子吗?
刘邦下令查,大查特查!
一查,好家伙,陈豨都叛乱,准备投靠匈奴了。
而陈豨叛乱,到底是怎么牵扯到韩信的呢?这是因为当时陈豨受命监管代、赵两国军事,他临离开京城的时候,他去拜访了韩信。
为什么拜访韩信呢?因为韩信是当时大家公认的军事大家,谁都服韩信,陈豨要去监管两国的军事,所以他就前去向韩信请教。
注意啊,这个时候的韩信已经被降为淮阴侯,留在京城了。
韩信和陈豨在院子里散步,一边走一边说着话,韩信告诉陈豨,你去的那个地方乃是一军事重镇,是天下的精兵所在,这是陛下刘邦对你的信任。但是你到了那儿以后,将来如果我们能够联手,你在掌管了赵、代的重兵,我在京城给你做内应,那将来我们必定能够做出一番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