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参与过垓下之战的将领们不由地想起项羽自刎前吟唱的那首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啊项羽,即便他曾经是他们恨得牙痒痒的敌人,却依旧无法违心地说他徒有虚名。这是一个世间极为稀少的英雄人物……
【楚军眼下面临着熟悉的绝境,不过没有关系,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破釜沉舟开始,楚军就已经熟悉了这种配方。
无论前方有多困难,困境有多么令人绝望,但只要有项羽在,赢就是肯定的,区别在于大赢还是小赢而已。
项羽作为几千年来难得一见的战神,他确实有这个自信可以睥睨天下众生,但这一切的前提在于他以前遇见的将领即使再有能力,也不是和他一个级别的,然而这一次,老天在他生命的尽头却给了他一个他从未正面交手过,但是却和他是同一个级别的对手。
时也命也,若是项羽在此之前就已经领略过韩信的真正能力,那么这一次他或许能够提高警惕,慎重慎重再慎重,那么或许一切都将不一样了。
但诚然我们所说,历史是没有假设的!
垓下之战,中国历史几千年唯一的一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双方都是历史前十的军神。
按照时代的尿性,出现一个都够呛了,然而秦末汉初,或许是老天爷为了使得天下局势再精彩些,这个时代叠了buff,出现了两位了。】
历史前十的军神?
韩信激动得满脸涨红,他听到了什么?历史前十的军神,他、韩信!是历史前十的军神!
韩信兴奋不已,他下意识地看向刘邦,眼神亮晶晶的,就像个亟待被人夸赞的小孩子。
刘邦嘴角抽搐,这都老大不小了,怎么这般不稳重!
不,他绝不会承认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有点酸!历史前十的军神啊?刘邦看了看自己的这身老骨头,叹了一口气,打仗这方面他老刘还是不争气了些!
片刻后,刘邦到底还是哈哈大笑,赞叹道:“你可真他娘的有能耐!!”
韩信:!!!
陛下已经许久没说市井之话了,这次必定是开怀不已,一时间脱口而出了吧!
其他的武将们不由地腹中泛酸,这汉初三大名将,汉初三杰,韩信分别都占了一个位置,还特么的历史前十的军神!给不给别人让个位置啊!能不能给别人留条活路啊!
摔!
【此时合围项羽的大汉联军已经到达了三十万大军,刘邦通过近四年不断地积累,萧何这个大管家不断地搜刮,张良不断地谋划,韩信不断的打回血战,层层buff叠加起来,项羽这一次被他逼到了绝境。
眼看着楚军就要落败了……但这一次,或许是刘邦过往对上项羽的屡战屡败,使得他意识到这一次决定性战役的指挥任务不能放在他自己身上。
他对上项羽,就像衰神附体一样,从来都没赢过!哪怕小赢一次都没有。真特么次次都输啊!次次啊!
所以这一次,他做了一个最正确的选择,他自己不行,但有人行啊!】
韩信微笑:……正是在下!
【刘邦这点自知之明,真是难能可贵啊,还好他没有头脑发昏,还好紧要关头他没有忌惮给韩信送军功。
没错,他选择的就是这位几乎帮助他打下全部天下的兵仙韩信!
韩信得到了刘邦的授权,由他率领着三十万联军前往垓下。
三十万联军全权交给了韩信负责,刘邦做出这个选择才是真的牛逼!因为此前不久,韩信就敢以军功要挟刘邦,让刘邦给他封齐王!
韩信走到了现在,已经是尾大不掉了……
这三十万联军,如果韩信有异心,灭项羽灭刘邦那不是轻而易举,所以刘邦也是胆子很大啊!够果断!也够拎得清,他对事不对人,分得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士为知己者死”的韩信在得到刘邦全权交予他的军事大权时内心该是如何感激涕淋啊!】
韩信回忆起当时的心情,依旧忍不住心潮澎拜、激动不已。陛下当初可真是信任他啊!!
【项羽已经做好了与汉军一决生死的准备,这一次的战场是他最擅长的平原野战。项羽的实力是没有任何水分的,不需要借助任何的外势的。
但,与之相反的韩信,他自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便是总是借势打战,利用山河大地等等外部所有能够利用的都用上,然后再转为自己的胜势,提高自己战胜的概率。
而这一次,面对一望无际的平原,韩信手中唯一的势便只剩下那三十万大军。
在古代,将领要统领三十万大军,那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这三十万大军在刘邦的手中有可能是自相践踏的结果,但在韩信这里却成为了“多多益善”的巨大优势。
这一战之前,韩信按照以往的程序,开始对周遭的环境进行周密地侦查,他慎重地思虑过后,决定堂堂正正、正面硬刚对手项羽。
这其实很不符合他一贯的作战策略,在这里我们只能猜测大概是基于同级别对手之间的傲骨吧。
于是双方选定了时日,分别在垓下平原上摆开了阵势,准备展开决战。
韩信对项羽的作战部队非常了解,他知道项羽非常擅长以骑兵来展开猛烈地突击,那么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三十万汉军这边必定要形成层层抵抗的有效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