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9章
    陈平连忙凑到他耳边低声说,“汉军现在需要倚靠韩信的兵力,哪里能阻止他称王呢?倒不如顺势立他为王,好好对待他,让他镇守齐国,不然的话,要是万一他在这个紧要关头反水了,那可就不好了……”】
    此时大殿外的气氛凝滞,韩信摸了摸鼻子,低下头来,看都不敢看一眼刘邦。
    毕竟当时他做的事情就像是乘着陛下危难之时,使得陛下迫于形势不得不对他提出的过格要求妥协一样。
    刘邦神色意味不明,韩信的这一步他确实耿耿于怀,哦,不……倒也不叫耿耿于怀,只不过是他不愿意将来的自己还要再一次面对这样被人胁迫着让步的情况,所以这些他分封下去的异姓诸侯王,等天下安定下来,他是必定要收拾掉的……
    刘邦此时此刻想起自己的嫡长子刘盈,刘盈性情温和,到底与他太不像了。
    若他在,这些诸侯王他还能压着,这些人也必然不敢明目张胆造反,但若是他像天幕说的只在皇位上待了七年,那么这七年的时候里他必须要将这些异姓诸侯王解决掉……
    刘盈……刘邦心中叹了一口气,刘盈是真的不适合当皇帝啊!
    刘邦将自己所有的儿子都想了一遍,也想不出到底谁适合当他的继承人……
    【刘邦被陈平这么一说,当即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如果这个时候,他与韩信产生间隙,或者韩信没能得到齐王的位置心怀不满,拥兵造反,自立为王的话,到时天下就变成韩信、刘邦、项羽三足鼎立了。
    于是,刘邦瞬间换了一副面孔,对送来战报的使者说,“韩信劳苦功高,身为大丈夫,既然平定了诸侯,就要做个真大王,何必做什么暂代的假王。”
    之后便顺水推舟地封韩信做了齐王。
    陈平的这一计,顺利地安抚了韩信,保证了楚汉相争最后一战的进行……
    当时韩信身边有一个类似于刘邦身边的张良那样的人才,就是之前劝韩信进攻齐国的那个谋士,他对韩信的人生策划,就是复刻刘邦的成王成帝之路,劝韩信灭齐之后,三分天下。
    因为他看得很清楚,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韩信!
    这位谋士的想法也确实有些道理,若是没有韩信对上项羽,刘邦的成皇之路必定不会那么快,估计要多耗个几年。
    而刘邦当时都已经五十多了,谁又能保证刘邦的寿命会长呢,若是万一,大业未成,他逝去了,那怎么办?】
    刘邦此时的神色变得阴渗渗的,那位谋士……他没记错的话就是叫蒯通。
    韩信吓得脸色一变,双膝猛地跪地,“陛下,当年您对臣有知遇之恩,臣怎么会造反呢?臣要齐王之位,确实是因为心中的权欲,但臣绝对不会谋反!”
    刘邦嘴角扯了扯,“那你的谋士蒯通又是怎么回事?”
    韩信抿了抿唇,他不愿意出卖他的谋士,但事到如今,已经不是他不说,这件事就能揭过了的。
    韩信沉声道:“蒯通确实劝过臣,但臣并没有那样的心思。”
    刘邦闻言,神色越发冰冷,他根本不信,也无法就此去赌韩信对他的信任,万一要是赌输了,大汉江山岂不是又将起烽火。
    这一刻,他想到了天幕说的“汉承秦制”,看来,未来的他确实也是坚持了他此时此刻的想法。
    但如今,大汉初定,还不适合对这些功臣大动干戈,刘邦心中冷笑一声,只希望将来的他们能像之前答应他的一样自行奉上诸侯之位,否则……
    思及此,刘邦蓦然笑了,他上前扶起韩信,朗声道:“朕自然是愿意相信你的,只不过你身边这个在你我之间挑拨离间的人是该解决了。”
    韩信顺势站起,闻此,微微顿了顿,片刻后他道:“陛下说得是,此人罪该万死,竟然在臣与陛下之间挑拨离间。”
    刘邦低沉地嗯了一声,接下来该如何做,相信韩信自有主张了。
    【那位谋士或许是想成为刘邦身边的张良一样的人才吧,所以在攻打齐国的时候,他就给韩信说了两个打算,一是攻打齐国,二是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但是很可惜……韩信只听从了第一件事,而没有听从他的第二个建议。
    为什么?我们之前说过,韩信一生都在贯彻着“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而刘邦就是他的知己,就是他的伯乐。
    与其他的异姓诸侯王相比,韩信反而是那个始终站在刘邦身边的人,他的立场永远是坚定的,永远是刘邦。
    然而恰恰是因此,韩信的下场并不好……】
    刘邦:!!??
    他瞪大了双眼,搞什么搞什么……他才发落了韩信身边的人,现在这会儿天幕告诉他,只有韩信是他身边最可靠的人??
    啊……这……这就有点尴尬了……
    韩信抿了抿唇,目光灼热地盯着刘邦看,陛下啊陛下,天幕为臣正名了,臣从未有过不臣之心啊,甚至因此,在您死后,臣的下场都不好……
    刘邦对上韩信微微带着控诉的眼神,他尴尬地以手掩唇,假装咳了咳,“朕从未怀疑过你的心思,只是你身边的谋士搞小动作,朕实在厌恶此人,天幕说得对,你怎么会背叛朕呢!”
    韩信&群臣:……
    您刚才的表情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论脸皮厚,到底谁也比不上陛下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