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准备实施,陈平先是送出了降书并约定晚上出降。
晚上出降……这真是很奇怪!正经人谁大半夜投降啊,所以这晚上投降很明显就是为了掩饰纪信与刘邦之间的差距。
因为这两人即便再像,在光线充足的白天,只要项羽多看刘邦几眼必定能发生不对劲。人家双生子都有会有微妙的差别,更何况纪信和刘邦。
所以,所谓的纪信与刘邦相像,也只能是在夜间、光线昏暗的时候浑水摸鱼。
如果项羽足够警醒、足够了解刘邦的话,那么他肯定会联想到刘邦曾经为张耳使出一招“替身法”。而这一次,晚上出降可不就是为了替身法而准备的障眼法嘛……
陈平的这一计还不仅仅如此,单单是如此的话,刘邦绝对不可能顺利逃脱。
陈平还将城中的两千名女子聚集在一起,让她们换上士兵的军装,走在献降队伍的最前方,然后让纪信化妆成刘邦的样子,乘坐在汉王的车辇中向项羽出降。
围城的楚军纷纷跑到了东城来看刘邦献降,战打了那么久,终于要胜了,楚军高呼声一声高过一声,至此荥阳的围城也就松懈了下来,刘邦就趁此机会在夜色下从西门逃脱了,逃到了成皋。
为什么荥阳的围城那么容易松懈下来呢?正是因为陈平的这一毒计!
他让荥阳城中的女子穿着汉军的军装走在献降队伍的最前端,刚开始隔着夜色,自然是看不清楚的,但是随着楚军来到东门见证刘邦投降这一历史性的画面时,这些楚军立刻就发现了端倪。
于是……楚军们开始争先抢人,正是这两千女子使得荥阳的城防不得不松懈了下来……
简单来说,陈平的这一计划,就是以损失刘邦的一个心腹和两千女子为代价,逃出生天。
而也正是由于这条计策,陈平“荣获”了“一代毒士”的名称,即便他是大汉的贤相,也摘不掉了……】
大殿外,众臣不由地面色沉凝,有的人是由于这种让女子挡在前头的事情被天幕广而告之,他们顿时恼怒起来……有的人则是羞愧不已,这后者中当属张良的脸色最为难看,他出身贵族世家,向来对这种阴谋诡计十分排斥。
可耻……实在是太可耻了……身为男儿,却让女子挡在危难的关头,这……张良心中到底郁气满满。
陈平攥紧了手心,一代毒士,一代毒士,身为读书人、士人,纵然他在历史上留下这么一个污名,他亦然无悔!
陈平心道:耍阴谋诡计又如何,只要这计能支撑起汉室江山,为大汉带来繁荣和稳定,如此声誉,他认了又何妨……
陈平抿了抿唇,开口道:“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1
张良心中冷笑,算你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缺大德!
一旁的刘邦沉默不语……
【刘邦逃走之后,纪信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汉王的车辇缓缓走到了项羽的面前,一打照面,项羽立刻便明白自己又被刘邦给愚弄了,他怒不可遏,质问道,刘邦去哪儿了?
纪信这个二愣子,在那一刻轻蔑地看着项羽,道,汉王已经走远了,你追不上了。
项羽简直要发疯,他命令手下将纪信绑在辇车上,点上火,将车辇和纪信一同烧了。
纪信完成了他心中的大义、忠诚,他的生命到此戛然而止。
不过虽然他的生命是停止了,但他的身后事却没有,刘邦在天下大定之后,在纪信的老家建了一座庙,“忠佑庙”,诰词为“以忠殉国,代君任患,实开汉业。”
除此之外,荥阳城的百姓也自发将他奉为“城隍”,城隍是守护城池之神,百姓们希望纪信能够继续保佑这座城池。
荥阳也就是现在的郑州。
至此,纪信成为了城隍神,他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城隍神。*2他的香火比老刘家的还长呢!
从汉代到至今,两千多年的时光,虽然说城隍殿遭受到了火灾、人为破坏,但总是有人们及时地去修葺它,所以在郑州基本上还保留着当时的原貌。
纪信成为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城隍神?甚至受到了两千多年的供奉?
天幕下,刘邦、臣子和百姓们都震惊不已,两千多年的供奉啊……
刘邦:!!这也死得太值了吧?!他这位皇帝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呢?
陈平嘴唇微微颤抖,满头冷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人家纪信成为了被供奉的城隍神,受香火两千多年……
而他陈平呢?明明他为大汉呕心沥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声名,然而他虽然也是被称为“贤相”,但却还有“一代毒士”的污名,更比不上人家纪信,城隍神!!
张良嘴角上扬,如此有情有义,英勇无畏之人就该得到世人的赞叹!
【纪信的英勇无畏、慷慨就义,确实是不可磨灭的,我们也是敬佩的。
然而令人愤懑的是史书上只记载了忠勇的纪信,记载他被项羽一把火烧了,记载他后来被刘邦建庙,被世人称城隍神,却没有记载那两千女子的最终下场。
真的是一个字都没提!
我们固然知道,最终的下场肯定不如人意,但是她们最后如何却不应该被磨灭。
也是,文人春秋笔法,这种缺德事怎么能够载于史册呢,这种缺德事陈平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是逼迫,是威胁,是重奖,他到底是怎么让这两千多名女子穿上了军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