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7章
    【让我们继续回到正题,既然项羽在鸿门宴上并不是因为妇人之仁才不愿意杀刘邦的,那为什么最开始的时候又要进攻霸上,准备杀刘邦?
    这还要“感谢”刘邦的叛将曹无伤说的三件事,其一刘备准备自立为王;其二,刘邦准备封他项羽的仇人子婴为相;其三,秦王宫的财宝都让刘邦抢走了……
    这才是惹怒了项羽的真正原因,项羽并不是因为刘邦心怀天下,有野心而愤怒,仅仅只是因为刘邦抢了他的财宝,他的钱!!!
    所以当刘邦来示弱的时候,他知道他的财宝,他的钱都还在时,他也就丧失了杀刘邦的冲动。
    格局!格局啊!从这里我们便能深刻体会到刘邦和项羽的格局、眼光层次是真的相差很多啊!所以刘邦能听懂张良的话,项羽却理解不了范增。
    最后,不得不感叹一下,曹无伤真的牛!他最一眼就看穿了项羽的真实想法,痛戳了项羽的痛楚,这才导致了刘邦的生死危机。
    刘邦又怎能想到,真正致他与生死之间的却是自己部下的几句话!】
    第168章
    天幕这话一落下,刘邦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当初项羽要杀他,他以为是他刘邦威胁到了项羽的地位,从未想过原来仅仅是因为曹无伤说的几句话,原来仅仅是因为他根本就没动过的财宝!
    即便曹无伤的坟头草此时都一丈高了,但刘邦仍然感到十分憋屈。
    刘邦怒目道:“叛徒最是无耻,吃里扒外!”
    【继续说回鸿门宴,在张良扫后时,刘邦已经到达了霸上的大营。
    自古以来内奸最是可恨,刘邦回到大营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曹无伤。
    几天之后,项羽便进入了咸阳,之后他做的那几件事我们都知道了,杀子婴,烧秦宫。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国几百年来修建的超大建筑群只剩了一片废墟,大量被秦始皇收拢到咸阳的先秦典籍,这其中还包括其他六国的典籍就这样失传了,项羽间接地完成了文化毁灭。
    之后,楚军和各路联军开始疯狂地抢掠所有的财宝、美女。
    当时有个叫韩生的儒生和项羽说秦地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土地肥沃、易守难攻,在此建都可以称霸天下。
    但项羽不听啊,他烧都烧了,秦国的地盘对他来说依旧还是敌人曾经所在之地,他心里非常地膈应。项羽的格局一直都是一楚之地,而非天下。
    于是项羽道,富贵不归乡,就像穿了漂亮的衣服在夜间走路怎么能显示他的荣耀呢!
    韩生这个硬骨头一听,直接道,早就听说楚国人肤浅暴躁,虽然戴着人的帽子却依然像只演戏的猴子。*1
    项羽听了之后非常愤怒,直接把韩生先给煮了。】
    刘邦神色一言难尽,这韩生说的却是非常有道理,“关中之地,四塞之国,山川险要,土地肥沃,这明摆着的好地盘却偏偏不要。”
    刘邦想起了曾经项羽封给他的地盘,顿时吹胡子瞪眼,这项羽好生让人可恨,宁可一把火烧了秦宫,他自己又不要秦地的地盘,却还是不肯给他,偏生把他封到那么远的蜀地去。
    【韩生说的确有道理,但无奈项羽不听啊,反观刘邦呢,当时刘邦建立大汉朝,都城一开始是在洛阳。
    洛阳地处关东,非常繁华,交通也便利,还是曾经周朝的国都,而周朝可是存在了八百年之久,风水非常好,在洛阳,周礼、周制等都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刘邦的大臣们多半都来自东部地区,他们自然也都希望刘邦能够定都在洛阳,所在在众臣的建议下,刘邦也就定都在洛阳城了。
    但是公元前202年,刘邦迁都长安了,他与项羽非常不同,他很听劝。】
    此时天幕下的朝臣:……迁都长安?
    被封赏的几位异姓诸侯王心里极其不愿意,洛阳多好啊……他们知道将来陛下还是迁都长安,但还是想挣扎一下。
    赵王张耳试探着开口道:“洛阳此地寓意极好,天幕说大汉王朝延续了两百多年,若是不迁都长安,说不定大汉能像周朝一样延续八百多年……这再好不过了,不是吗?”
    刘邦闻言,心下微不喜。
    他其实非常不愿意分封八位异性诸侯王,不想沿用周朝的制度,不想和他人分享这个天下,但当时大家共同攻打项羽时,他对诸位将领都许诺了分封赐爵,总不能胜利之后,就违约,不兑现承诺吧……
    此刻刘邦还未开口,天幕继续道:
    【当时有一位叫娄敬的人,他原是齐国人,他作为戍卒正被发往陇西戍边,半路上同乡的虞将军引荐他见刘邦。
    娄敬说他有关乎大汉万世之基业的事情告知刘邦。
    他见了刘邦之后,力陈国家的都城不应该建在洛阳,而应该建在关中。
    让认为如果定都洛阳,寓意非常不好,难道汉朝要沿用周朝的制度吗?可是周朝就是因为搞分封,后期积弱,拿捏不住这些诸侯王,造成诸侯纷争,百姓多年苦于战乱,周天子名存实亡,最后乃至灭亡……】
    方才说洛阳寓意极好的赵王张耳:……
    刘邦闻言笑了笑,娄敬是吧?说的话真是极为合他心意!
    【娄敬觉得如果刘邦一直定都洛阳,那么将来必定走向周朝的老路。所以他建议刘邦定都关中。
    迁都关中,这个话题一提出来,朝中大臣自然是个个都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