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7章
    刘邦围城之际,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派人劝降了南阳郡守,封他为殷侯,还让他继续留守南阳。】
    刘邦:“先礼后兵嘛!朕也是懂的,况且彼时朕手下的将士们也不多,若是能够兵不血刃就拿下城池,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群臣纷纷表示附和。
    【刘邦这一招效果很明显,沿途的郡县根本没有想到刘邦的起义军会来,于是防守松懈,但刘邦的起义军来了,他们又听说刘邦非常仁义。
    相比之下,项羽的军队真是一旦过境,就如同蝗虫级别似的,寸草不生。
    在同行的衬托下,在天下苦秦久矣的时代下,“仁义”二字便极为珍贵,大秦大势已去,诸侯重登历史舞台,百姓自然非常聪明地给自己选择一位仁义、明智的君主,且刘邦的年龄真的是非常具有欺骗性,他的“长者”人设更是为他的仁义加持不少。
    而刘邦也没有崩人设,他对投降的官兵,一律优待,并给予赏赐,同时还命令将士们严守军纪,不得抢掠扰民。
    原本秦地的百姓都非常高兴,纷纷欢迎刘邦大军的到来,于是刘邦一路绿灯,很快便迂回到了武关城。
    武关就像是关中的咽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刘邦如果拿下了武关,他进军咸阳便指日可待。
    武关告急,秦朝得知后立刻派兵阻拦,但在这时,章邯率领二十万秦军向项羽投降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关中,传到了天下皆知的地步。
    秦军将士人心惶惶,刘邦接着在蓝田南面大败秦军,又乘胜追击,在蓝田北面将秦军彻底消灭。随后,刘邦引军霸上,终于来到了咸阳城脚下。
    此时,咸阳已经是刘邦的囊中之物了。
    对于大秦王朝来说,这个时候赵高、胡亥都死了,秦王子婴知道大势已去,自己无法抵抗了,于是驾着白马,身穿白衣,拿着皇帝的玉玺和符节前来投降。
    至此,秦朝灭亡。】
    第165章
    【刘邦兵不血刃,进了咸阳城。进城之后,诸将中有人主张杀掉秦王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他不能崩人设啊!
    于是他和部将们说,当初楚怀王派遣我就是说我宽厚仁义,况且人家已经投降了,这时候杀掉他,也不吉利啊,便将秦王子婴留给了主管官员。
    刘邦还命令将士们不要侵扰百姓、伤害百姓、抢夺财物等等全部禁止,随后又宣布废除秦朝的严苛政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
    百姓们满心欢喜,觉得自己迎来了仁义君王,于是都争先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刘邦的军队。
    刘邦推辞了,说粮食他们还有,让老百姓把粮食都留着自己吃吧。
    百姓见此,更加欣喜了,乱世年代,老百姓就是被pua惯了,见刘邦这种不烧杀抢掠的,都觉得格外地惊奇,因此刘邦这招“攻心”很快便取得了当地老秦人的喜欢,他们纷纷称赞刘邦仁德,人人都希望刘邦能够在关中立王。】
    “先入关中者为王,然……当时朕到底手头上兵力还是不足以对抗项羽的。”刘邦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他便是在那时深刻感受到了与项羽的差别,这差别导致他即便入了关中,却依旧不敢称王。
    萧何笑道:“虽是如此,但陛下您后来者居上,不是么?”
    群臣纷纷点头附和,当年他们陛下手中的兵力勉勉强强算十万兵力,但项羽呢,那可是四十万大军啊,直接就能碾压他们的陛下。
    刘邦哈哈大笑,道:“朕有猛将良臣,他项羽兵力虽然多,却身边却无多少能臣。”
    韩信深有感触,“项羽留不住能臣。”
    【反观之后的项羽,他打败了秦军的中坚力量大军,但是他却直接坑杀了二十万秦军降卒,满身血腥地赶到咸阳城来复仇了。
    项羽出身楚国贵族项家,他的祖父项燕便是被大秦的王翦所杀,叔父被大秦的章邯所杀,国家被灭,楚国与秦国之间隔着灭国之仇,所以他快到函谷关之前轻飘飘的一句话坑杀,便决定了这二十多万人的性命。
    其实这二十多万人里不全是老秦人,里面有很多的囚徒、民夫、匠人等等都是当年大秦从六国征发过来的。
    当时项羽身边的范增也曾出面制止过,劝诫过,让项羽多教导楚军中的将士要对投降的秦军以兄弟相待,温暖他们的心,到时候二十万秦军降卒也就能够为楚国所用。
    项羽没有反对范增的意见,但是也没有赞成。
    然而却在第二天的深夜,英布带领着几十万楚军趁投降的秦军不备,突然一顿猛攻,把二十万秦国的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了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人。
    可想而知这三人的心理压力得多大啊,那些与他们朝夕相处、同生共死的兄弟一夜之间全部死去,后来即便项羽和范增前来劝慰他们,这几人心中的沉重永远也无法散去。
    另外,当时秦王朝的三世统治者子婴,刘邦入咸阳的时候没有杀他,当项羽一入咸阳后,二话不说直接将子婴给杀了,用的还是十大酷刑中的腰斩。
    最后,项羽还一把火烧掉了整个咸阳宫,据说大火连着烧了整整三个月,但……这应该是夸张了,不过烧咸阳宫这个是没跑的了。
    项羽的所做作为显露出的残酷嗜杀,对比秦王朝给人的压制,也是大差不差了。
    他的这一番行为已经失去了民心却还不自知,他推翻了秦王朝之后不爱民,甚至烧掉了当世的财富,这样的行为不是任何一个政权最高统治者应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