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彭越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位渔民了,既然他坐上了首领的位置,他便成了首领该有的样子。
其实彭越的这一番行为何尝不是在暗戳戳地表达自己的仁慈呢,毕竟可是有十几个人迟到了呢,他彭越可是只杀了一人而已,这样既树立了威信,又留有了余地。】
自己的小心思被天幕揭露出来,此时的梁王彭越面色尴尬,他摸了摸鼻子,道:“这实乃臣的无奈之举,年轻人总是血气方刚,年轻气盛,臣若要当首领,自然是得压制他们,否则一群年轻人毫无规章制度,一整天闹哄哄的,那还怎么成事……”
刘邦笑着,“正是如此。”
彭越抱拳,陛下果然懂我。
【在这之后,彭越的威信便树立起来了,落草为寇的他拉扯着自己的那帮手下们,在当地名气越来越大,人数也逐渐发展到一千人了。
之后,刘邦西征到昌邑后,一见面彭越的面,便与其惺惺相惜,咱俩都是落草为寇的,曾经的困境何其相似啊……
刘邦、彭越两人一拍即合,彭越表示自己愿意帮助刘邦,于是二人合兵一处,开始攻打昌邑。
昌邑是中原地区的军事重镇,经济也相对繁荣,因此城池的防御力量不弱,刘邦和彭越联手都没能打下昌邑。
昌邑城坚难攻,刘邦不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来攻打,并且他头上还悬着“先入关中为王”的约定,于是他不再纠结于昌邑,决定绕过去,继续领兵西进。
彭越没有跟着跟着刘邦,而是留在了巨野泽,聚齐周边的散兵游勇,默默发展实力。】
刘邦看着彭越,道:“朕当年没有想到,在昌邑偶然遇见的你,会成为后来朕与项羽之间举足轻重的胜负手之一。”
他再次赞道:“居功至伟!”
彭越抱拳,“是陛下给了臣建功立业的机会。”
彭越很清楚,当时的他手上虽然有小部分兵,但这样的实力在天下动乱面前属实不能看,投奔日渐强大的刘邦才是硬道理。
【后来的彭越不仅在刘邦抗秦的事业中提供了兵力,在后续楚汉争霸的大舞台上,他也是居功至伟的。
彭越此人可以说是整个世界战斗史上,最早使用游击战的军事家了,他可以说是游击战的世界鼻祖。
在出楚汉争霸战争中,彭越率领军队在楚军的后方展开游击战,不断地切断楚军的军事补给。
他使用的战术便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追”,他所率领的军队就像一条泥鳅一样,敌军怎么都抓不住,又不堪其扰,烦人得一批。】
游击战?
韩信、英布,眉头一皱,何为游击战?这游击战想必非常有名,否则天幕怎么会说,彭越是整个世界战争史最早使用游击战的军事家……
梁王彭越闻言,顿时哈哈大笑,“游击!字如其意,这名字倒是非常适合这种战术。”
韩信双眼微亮,抱拳道:“愿闻其详!”
彭越笑,“当年我使用的战术便是,持续蹲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样的战术适合以少打多,适合本身实力不够强盛的队伍。总之就是抓住一切机会,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敌军跑了追……只要能侵害到敌军,即便是一丝一毫也不要放过。”
这……这不就是流氓打法吗?
刘邦、韩信、英布面面相觑,片刻后三人了然一笑,什么打法不重要,只要有效果,它就是好战术!
【刘邦绕过了昌邑县继续西征,到达了陈留附近,准备攻打陈留。
而在陈留高阳乡,刘邦又遇见了一位能臣,将其收入阵营,这个人便是郦食其。
此人是高阳当地一位狂傲的儒生,爱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简单来说,就是看门的。
即便他如此落魄了,但依旧不改潇洒本色,眼高于顶,于是身边的人都将他叫做“狂生”。
陈留是中原的重镇,从陈胜、吴广起义开始,各路诸侯你来我往,郦食其便隐匿不出,静观时局发展。他顺便悄悄在为自己筹谋到底投靠哪一位诸侯王才好呢?
郦食其看来看去都不满意,他觉得这些诸侯王一个个地高高在上,看着就是不能够听取别人意见的人。
直到刘邦率军来到了高阳,郦食其看这阵仗这么大,还以为是哪一路诸侯呢,结果他去打听后却觉得刘老三这人实在不错。
虽然平日里咋咋呼呼、潇洒随性,但看问题的格局和眼光都非常精准,还特别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殿外的臣子们方才听到陈留时,就已经知晓接下来出场的便是郦食其。
郦食其啊……
众人的脸色都有些微妙,如此智力超群,口才了得的人最终却落得那样的下场,怎么不叫人痛惜呢……
韩信眉头皱起,眼眸中流露出愧疚,当日若不是他带兵偷袭了齐国,郦食其又怎么会惨遭烹杀呢?
韩信:“陛下……”
刘邦轻抬手,制止了他未尽的话语,攻城打仗,伤亡是必然的,“当日朕与项羽争夺谁先入关中,朕以为打仗更需要的是武将,然而郦先生让朕知晓,有时候文人的一张嘴也能攻城掠池。”
群臣心道:……谁说不是呢?
“郦先生呐……”刘邦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补偿了他的儿子郦疥为高梁侯。
【郦食其打定主意投靠刘邦了,恰好刘邦部下的一个骑士就是他同乡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