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7章
    【沛县的百姓不听县令的话,反而顺从刘邦这个街溜子,再一次验证了刘邦的人气魅力。
    同时也是因为沛县的县令对百姓不体恤,百姓们早就对他不满意了,于是他们便联合起来杀了县令。
    这里或许县衙内的其他小吏也是刘邦的好友,所以他们也站在了刘邦这一边,否则有秦国的小吏保护着,沛县县令没有那么快就死了。
    县令被杀之后,百姓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
    到了这一步,整个沛县已然走上了反秦的道路上,沛县人一致拥护刘邦为首领。
    刘邦说,目前天下大乱,诸侯纷纷起事,如果首领选择不当,起义就会一败涂地,我是不吝啬自己的生命,而是担心自己的能力薄弱,不能够保全父老乡亲们。这是事关整个沛县生死存亡的时刻,希望另外推举能够胜任的人。
    当时萧何、曹参都是沛县的文官,他们二人站出来了,也竭力推举刘邦。
    沛县百姓们都说他们早就听闻过关于刘邦的奇闻轶事,说他是个非凡的人,无奈刘邦还是一次次推辞,但最后经过占卜,显示刘邦就是最适合的那个人,最终,刘邦被推举为“沛公”。
    这便是刘邦这个黑白通吃的人在沛县获得的第二笔天使投资。
    关于刘邦的奇闻轶事,只能说或许刘邦早就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在造势了。】
    刘邦心道:沛县那一次就是他的机会,他是不可能放过的,但人嘛,做事总要站在制高点才好行事,才能明正言顺。
    【刘邦带着沛县的百姓在衙门口用牲畜的血涂染鼓和旗,祭奠黄帝和蚩尤,刘邦所用的旗帜一律用红色的,这是因为之前那个传闻,说刘邦是赤帝之子,所以便用红色。
    曹参、萧何、樊哙等人都开始在沛县为刘邦征集沛县的子弟为兵,一共二三千人。
    虽然说不久之后,刘邦就投奔了项梁,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但在投奔项梁之前,刘邦起义之初在家乡打了三场战役,正是这这三场战役,为他以后的战争提供了思想基础。
    第一站:胡陵。
    为什么选择胡陵作为第一场攻打的城池呢?这就要说到沛县的地理位置了。
    胡陵、沛县、方舆、薛县这四座城池围绕着中心丰邑。
    丰邑是战国时期,魏国楚国的中间地带,中间地带向来是争议地区。
    而沛县坐立在这个位置上,原本的各国诸侯皆反,那么处于两国中间地带的丰邑以及附近的四座城池沛县等是非常不稳的,既然不稳了,那么刘邦决定先下手为强,将这个地方牢牢地把控在自己的手中。
    丰邑将作为刘邦的第一根据地,之后再寻求机会逐步扩张。】
    胡陵……
    刘邦紧紧抿住唇,那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场战役,当时他带领着自己手下的兄弟们打的这一场战役也属于是摸着石头过桥。这第一场战役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容易。
    【胡陵在沛县的西北,距离沛县非常近,所以胡陵必须拿下,否则沛县大本营绝对不稳。
    曹参、周勃、樊哙带着上千人向胡陵发起进攻,而刘邦、萧何、夏侯婴则在后方监督战局,说是监督,其实这应该是在学习和观摩,因为此前刘邦还没掌控过一场战事。
    这场战役将士们都懵懂不知,算是边打边学习了。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由于胡陵和沛县距离太近,两地的消息是相通的,所以刘邦举事的消息,胡陵早就知晓了。
    而且胡陵县令大胆猜则,刘邦到时候第一个要干掉的就是他们胡陵,所以早早就作了提防,从而导致了胡陵固若金汤。
    曹参、周勃、樊哙等人冲城冲了很久,千方百计,而胡陵城却是以逸待劳。】
    大殿外,曾经跟随着刘邦打这一仗的臣子们面面相觑。
    当时萧何就对这一仗并不看好,认为实在太过急促了,但陛下急着将将丰邑纳入手中……
    刘邦握拳掩唇,咳了两声,以此来掩饰他的尴尬,当时的他到底还是生涩了些。
    【攻不下胡陵,场面顿时就尴尬了啊!!
    这可是刘邦被推举为“沛公”后的第一场战役,刘邦到底是驴是马拉出来遛一遛就知晓了。
    怎么办呢?大家都看向刘邦,这个时候就是考验刘邦本人的战争智慧的时候了。
    刘邦压力也大啊,他要是一露怯,那这支刚刚成立的军队肯定就要散了,大家也都得死了,当然刘邦会是第一个死的。
    经过深思熟虑,刘邦做出了一个空前英明的决断,啊……既然胡陵打不过,咱就不打了吧……
    将士们顿时一兜头的凉水泼下来,难道这刘邦当真是鸡鸣狗盗之辈,其实一点儿本事都没有??
    哪知刘邦道,这附近又不是只有胡陵一座城池,胡陵打不了,那咱换一座打呗,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刘邦双手一拍,这样吧,咱们绕过胡陵打胡陵身后的方舆,怎么样……
    刘邦就是刘邦,打不过,咱就换,死磕是绝对不可能死磕的。】
    刘邦闻言,笑道:“倒也不是朕不想死磕,只是朕只有那两三千的士兵们,根本磕不起啊!”
    萧何一听就笑了,“即便陛下您有足够的士兵们,您还是不会死磕胡陵的。”
    君臣二人四目相对,不约而同露出彼此心领神会的笑容来……
    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