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1章
    说完这番话,刘邦又继续与他的臣子们喝酒欢乐,这是一场庆功宴,庆祝大汉王朝的建立。
    酒过三巡,殿外传来惊慌恐惧的嘈杂声,刘邦闻声,眉头一皱,迅速将酒杯放在桌上。
    “殿外发生何事?”他起身正要往外走去。
    席间群臣连忙起身制止,“陛下,小心。”
    刘邦脚步一顿,如今大汉朝刚刚建立,天下四方还不甚稳定,但……这里是洛阳,是他刘邦的地盘,怎么可能会有那等居心叵测之人混进来?
    他摆了摆手,“无事,朕出去看看。”
    朝臣还待劝说,然而殿门被猛地打开,一名内侍慌慌张张跑进来,跪地叩首急道:“陛下,天现异象!!”
    天现异象??刘邦愣了愣。
    群臣也是一脸茫然,随后有机敏的臣子做出一副欢喜的神色,“陛下,大汉朝刚刚建立便天现祥兆,可喜可贺啊!!”
    其余人:???
    ……天现异象,你连什么异象都没看到,就说是祥兆,这马屁拍得未免太快了吧?
    刘邦神色微妙,“走,随朕出去看看。”
    他倒要看看是什么牛鬼神蛇。
    众人移步至殿外,举目之间,洛阳皇宫与以往并未有什么分别……若要说什么地方奇怪,那便是内侍、侍女纷纷低着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王陵绷着脸,“异象在哪里?”
    内侍心里发苦,颤抖着声音道:“这天象就在天空上。”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不敢抬头的原因,身为底层百姓,皇帝还未见过异象,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又怎么能越过皇帝先看呢?
    天上……
    刘邦抬头一看,惊骇不已,这……这天上居然出现一块黑色的屏障。
    群臣哗然,这……这是祥兆??怎么看都不像啊!!
    方才说祥兆的臣子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水,硬着头皮恭敬道:“这,大秦崇尚黑色,这黑色可不就是祥兆吗?”
    此时此刻,殿外仿佛飞过一群乌鸦……
    高起低声呵斥,“说什么呢?什么大秦,现在是大汉。”
    臣子浑身一颤,他是昏了头了,这说的是什么话啊,“陛下恕罪,臣……”
    刘邦摆摆手,丝毫不在意,只低声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哈喽,大家好,我是主播诗诗。今天我们来讲讲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之大汉。】
    天幕蓦然一闪,刺眼的光亮骤现,高高悬挂在天空上的黑屏突然出现一名语笑嫣然的女子,她的声音传播在整个大汉王朝……
    刘邦惊愕之下,面皮不住地抽搐,大汉,是他的大汉吗?
    民间百姓有的吓得涕泗横流,有的跪地叩首,这是神仙吗?一定是神仙,否则怎么会出现在天幕之上……
    一时之间,民间百态。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中原的大一统王朝,汉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和强大帝国。两汉最为鼎盛的时期,疆域辽阔,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蒙古。
    中原华夏便是自汉朝之后逐渐被称为“汉族”,我们也自称“汉人”便是从此处衍生而来。】
    西汉!东汉!汉朝竟然分两汉?
    刘邦张了张嘴,胸腔中的心脏砰砰直跳,他刚刚建立的大汉国啊,怎么就成为两汉呢?他的大汉王朝难道走上了东周、西周的老路?
    “朕的大汉怎么裂开了?”刘邦捂着胸口,一脸悲痛。
    汉朝臣子面面相觑,也是一脸的不能接受,谁不曾想象过自己的王朝二世三世乃至万世,大汉这才刚刚建立,就突然得知了这个噩耗。
    然而他们才刚刚悲痛几息,便听到天幕讲到极盛时期的“大汉”疆域、“汉族”、“汉人”。
    刘邦悲痛的神情一下子停滞在脸上,他瞪大双眼,看着身旁的臣子们,双方确认自己都没有听错……
    一时之间,刘邦如梦初醒般大笑出声。他此时的心绪大起大落,不外乎如是了。
    【说到汉朝,我们必定会想到汉高祖刘邦,他所建立的汉朝,在后来为了与刘秀的“汉”区分,史称“西汉”。
    汉高祖刘邦,沛郡丰邑人,字季,又有一说,小名刘季。
    刘邦,大器晚成的第一位皇帝,历史上从贫民到皇帝的第一人。
    当然,讲到“平民皇帝”刘邦时,后世人总会一并提及到“乞丐皇帝朱元璋”。
    刘邦,47岁创业,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先灭大秦,后灭项羽,直到他62岁去世,也就短短十五年的时间,然而便是这短短的十五年,却缔造出了绵延四百年的大汉王朝。
    在众多影视剧中和小说中,他总是以一个“流氓”“无赖”的形象出场,除却这一点之外,还有“凤凰男”的形象,嗯……凤凰男这个就很难评了。
    总之,我们便来讲讲汉高祖刘邦的一生。
    据说,刘邦儿时最钦佩的人便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窃符救赵、大破秦军的信陵君,小小年纪的他逢人就说自己将来要做一个像信陵君那样的大英雄。
    他小时候这样说的时候,往往会得到长辈邻居们的善意的笑容,大家都夸他,小小年纪就如此大志。
    然而随着他长大,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认命了,埋首于自己脚下的一亩三分地,但只有刘邦宁死不改小时候的志向,这个时候大家就要骂他了,不事生产,天天吊儿郎当,谁家长辈看见都要唾弃一声,并告诫自家儿孙千万不要学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