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0章
    殿下这是……准备逼宫不成??
    这……可这会儿商量的不是如何解决秦王李世民吗?
    殿下这可是将把柄往秦王殿下手中送啊?
    李建成心无旁骛地将禅位书写完,抬眸间他看见东宫臣子们惨白的脸色,他忽而一笑,“诸位不是说誓死效忠孤吗?怎的一封禅位书,你们便这般颜色?”
    王珪急忙上前劝慰,“太子殿下,还不到如此地步?皇上是站在您这边的。”
    李建成怒气冲冲,“若真是站在孤这边,为何上位的是李世民?”
    东宫幕僚部将一时沉默……
    李建成卷起黄帛,“诸位放心,不到最后一步,孤自然不会使用这封禅位书,孤自会先按照之前的计划铲除秦王手中剩下的军队。”
    幕僚们哑口无言,部将却是神色蠢蠢欲动。
    他们是武将,天策府的武将个个是天幕认证的名将,即便他们投靠秦王,也无法越过这些与秦王一同征战沙场的将士,只有太子殿下这边才是他们的倚仗。
    灯火摇曳,李建成目送他们幕僚部将离开,他捏紧了手中的禅位书,这是他最后的底牌。
    长长的宫道在夜色中好像永远也看不见尽头,王珪觉得自己正走在绝路上,天幕出现带来的预言使得太子李建成理智全失,孤注一掷地准备走上逼宫之路。
    方才太子所说的放他们离去,仅是试探而已,若是当时有人真敢离去,只怕是要被当场斩杀。
    王珪突然想到了魏征,被天幕透露将来位列凌烟阁,所以被太子李建成所猜忌从而这次召开的商议会并没有他。
    魏征若是在的话,殿下……算了……太子殿下也不会愿意听的。
    王珪无奈,希望一切按照之前计划的实行吧,不出纰漏的话,太子殿下就不会祭出那禅位书了。
    太子李建成今晚的这番谋划,他原以为将魏征此人剔除在外,东宫上下皆是他的下属,他的谋划怎么也不会暴露。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离开书房之后,东宫属官太子率更丞王晊秘密来到李世民居住的弘义宫内将他的谋划全部告知了秦王李世民。*1
    秦王府。
    李世民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即召集府内的幕僚前来商讨对策。
    此前他们已经将一切安排妥当,李世民原本想等东宫太子先动手,他再出兵反抗,如此才算师出有名。
    否则届时就算夺得皇位,又何如向天下人交代自己忤逆君父、争夺储君的问题。
    但是尉迟敬德、长孙无忌极力劝说,威逼利诱来激李世民起兵,再加上张公谨怒摔占卜的龟甲,使得李世民下定了决心。
    而今,李世民骤然得知李建成居然为了铲除他,生怕他的父皇拖后腿,又或者是被天幕所刺激,居然写下了禅位书,这怎么能不令他高兴呢?
    长孙无忌道:“殿下,看来太子已经不信任皇上,若是此番皇上没有一举将你下狱,他便要发动政变直接让皇上禅位,如此一来我们便师出有名了!”
    李世民也正是这般想的,真是打着瞌睡呢,枕头就来了。
    “卿说得正是。我们目前只需要以静制动。”
    一旁的尉迟敬德、侯君集、秦叔宝等人亦是非常高兴。
    然而事情的发生却没有如同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想好的发展,历史的年轮轰隆隆地碾过,将一切推向原本的定数之路发展。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并且位于天空的正南方的午位。
    与此同时,突厥郁射设带领着数万骑兵驻扎在黄河以南,突入长城边塞,包围了乌城。
    朝堂上,皇帝李渊面色凝重,太子、秦王、齐王争吵不休,群臣神色微妙……
    李渊终是同意了太子李建成的建议,推举齐王李元吉代替秦王李世民,统领各路军马北征以抵御突厥的入侵。
    “既如此,齐王督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谨……援救乌城。”
    李元吉满眼得意,“谨遵父皇旨令。”
    这话刚说完,他脑海中闪过某个想法,李元吉嘴角上扬,又拱手道:“父皇,迎战突厥毕竟是大事,二哥秦王府上的将士们实在骁勇善战,不若父皇派遣他们辅助儿子,想必胜算必定更大。”
    李渊闻言,想起太白金星的位置,这意味着“变天”的象征,他眼眸一冷,同意了李元吉的要求,让尉迟敬德、程知节、段至玄、以及秦王府右三统军秦叔宝等人与他一起一同前往迎战突厥。
    李渊甚至同意检阅和挑选秦王帐下精锐的兵士予李元吉增强军队的实力。
    朝堂之上,李世民气得胸腔起伏,他的父皇为了防备他,居然真的让李元吉这个天幕认定的草包、坑货前往迎战突厥。
    六月短短的前三天,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之间已经到了生死较量,你死我亡的关头。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唐高祖李渊将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来,准备查验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之事。
    此事是由秦王于昨日,六月初三,密奏于皇帝李渊。
    昨日,六月初三,太白金星再次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加上六月初一那一回,四天的时候内发生两次这样异常的天象,唐高祖李渊再也坐不住了。
    他召集李世民入宫,将“金星出现在秦地的分野上,这是秦王应拥有天下的征兆”这封密奏摔在李世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