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5章
    啊……不能想不能想,实在太辣眼睛了,文臣表示他们无法接受。
    李渊看着儿子李世民,支支吾吾道:“二郎做得不错,真是不堕我们李氏先祖之名,只是……只是……二郎啊,这个舞咱是非看不可吗?”
    李世民:……
    “父皇,胡人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是充满力量感的,热情奔放的,与您此刻所想的并不一样。”
    李渊无言以对,了解得这么清楚,看来二郎世民是真的喜欢看胡人跳舞。也罢……他能将突厥解决便行,个人的喜好,他倒也没有那么在意。
    偷偷竖着耳朵的群臣瞬间了然,原来秦王殿下真的想看颉利可汗跳舞!
    李世民顿了顿,后知后觉地发现大家看他的眼神吗有些微妙。
    李世民:……不是这样的,你们听我说……
    【而大唐这边,李渊得知了突厥与梁师都的密谋,他立刻派遣使臣携带重金前往贿赂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之前在驻守五原时就与唐朝打过交道,而他此时又刚刚上位,正是人心不稳的时候,颉利可汗其实并不急着想吞下中原,他最紧要的反而是稳住他的突厥可汗的位置。
    但背弃前任可汗和梁师都的约定又会使得突厥内部看轻他,所以大唐使者的到来其实是给了颉利可汗一个驴坡下,颉利可汗也就答应了唐朝息兵的要求。
    至此,这一场针对大唐北面的声势浩大的威胁得以缓解。
    十二月,王世充麾下的随州、许州、亳州等十一个州归降唐朝。
    危在旦夕的王世充连忙向窦建德发出救援的请求,这已经是王世充第二次求救于窦建德了。
    第一次是在七月的时候,唐军逼近洛阳时,王世充就曾经派人联系过窦建德。
    他许诺给窦建德从并州到洛阳、扬州、越州,天下之东都归窦建德;绛州、蒲州以西,关中、巴蜀之地归他王世充。双方结为兄弟之国。
    七月时,窦建德一听,眉头一皱,王世充这小子背信弃义的名声在外,他说的这平分天下的话先不说能不能信。
    就算他的话能信,窦建德也不同意,他才不要平分天下,成年人不做选择,他窦建德全部都要。】
    李世民冷哼一声,这郑国王世充、夏国窦建德,这两人当年还未打败大唐时,便开始在想着如何瓜分大唐的地盘。
    简直笑话,这是不将他秦王李世民放在眼里,“全部都要?本王看你是有来无回。”
    第118章
    李渊绷着脸,即便王世充、窦建德早就已经无法对大唐构成任何伤害,但他们曾经的密谋,依旧让人如鲠在喉。
    此时他不经想到天幕所说的那个强盛的大唐,到底什么时候他的大唐才能强盛到万国来朝。
    李渊的余光扫过一旁的李世民、李建成,到底是恪守祖宗之法还是以贤代长……
    【这一次王世充又对窦建德发去了求援的书信,窦建德一开始还是不想理会王世充的,他与王世充之前同盟过,深刻地认识到王世充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但夏国中书侍郎刘彬对窦建德谏言说,天下大乱,唐得关西,郑得河南,共成鼎足之势。今唐举兵临郑,自秋至冬,唐兵日增,郑地日减,唐强郑弱,势必不支。若郑亡,则夏无法独存。不如放下仇怨,发兵救之。
    夏击其外,郑攻其内。必能破唐,唐师既退,我等静观其变。若郑可取则取之,并二国之兵,乘唐师之老。天下可取也~
    确实,窦建德这边的计划确实很完美,有条有理的,作为夏国,当然是不能置身事外,这一波如果打赢了,那就是重现当年三国鼎足的局面,打输了大唐直接大一统。
    很可惜……窦建德、王世充遇上的是李二凤李世民啊,曾经有一个伟人说过,“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足以证明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在历史洪流中是多么的耀眼。】
    李世民轻声道:“朱元璋?那个赶走外族,从一届乞丐、和尚到天下之主的大明开国皇帝……”
    李世民心中一阵遗憾,这朱元璋也不知是多少年后的人,若可以,他真的很想与此人较量一番。
    李渊想起天幕讲到朱元璋时总是踩自己一脚,这会儿儿子压了对方一头,他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任你朱元璋再厉害,还不是比不过朕的儿子,哼……
    李世民遗憾一瞬之后,又道:“王世充与窦建德联合也好,省得本王再跑一趟,直接一锅端便是。”
    太子李建成:……
    【窦建德听了部下的谏言,也是深以为然,所以他这次便答应了王世充出兵的救援。
    与此同时,他还派遣使者到洛阳,劝说李世民退兵,李世民直接无视窦建德的劝说。
    然而没过几天就发生了我们前面讲过的李渊派遣使者前往窦建德处进行和谈,窦建德早就对罗艺占据的幽州垂涎已久。
    见李渊这边开出来的条件更加有可能实现,他立刻就将与王世充“平分天下”的约定给抛之脑后,欣然答应了与李渊的和谈要求。
    所以便出现了在九月、十月,唐军在洛阳周边形势一片大好时,窦建德则是一门心思北攻罗艺。
    然而一直到十月底的时候,窦建德不仅没有将幽州攻下,甚至前来援助他的高开道居然头一转,直接投降了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