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闻言,心中微微一动,余光打量着大殿上朝臣的神色。
群臣不敢露出不愤的神情,皆是低垂着眼,任由帝皇打量,也有那么一些确实不计较的,但是同样的,他们也不敢跳出来大度地表示自己没有心怀芥蒂。
多疑的君王可不会相信你的一面之辞,反而会将你出头鸟的行为记在心中,往后看你都是用揣测的眼神。
李渊绷着嘴角,眼神重点落在同为宰相的陈叔叔达和萧瑀身上,这两人都是曾经的皇室宗亲,想必定是对他如此信任裴寂心有不甘吧……
【解决大军的粮草问题,军需充足,李世民决定坚营固守,同时派出多股骑兵不断骚扰,劫掠敌军,然后在敌军想要发起战争的时候,又迅速回到己方的阵营。
敌军求战不成,粮道又数次被劫掠,士气逐渐下降。
这就是李世民所想要的,他要遏制住刘武周大军攻城拔寨的锐气,在长时间的对峙中消耗对方的精气神。
在这长时间的对峙中,于敌军是非常煎熬的,但对于粮草充足的唐军来说,那就是时不时地出去挑事一波。
而故意“挑事”这样的行为,李世民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的,别看他打战上沉稳、不骄不躁,但底子里他当时还是个年轻的“太原公子”,甚至还带着难得的童心。*1
你敢想象在双方对峙期间内,李世民的日常操作是亲自带着几个小兵去到前线溜达,若是遇到敌军的斥候在侦查敌情,这家伙还会故意朝着对方大喊,哎……唐军秦王在这里,你敢不敢过来?
这得多挑衅人家啊,敌军气不过,怒气腾腾策马扬鞭而来,最后喜获李世民一箭助力下黄泉。】
如今的秦王李世民将近而立之年*2,听闻天幕讲起他年轻时这般率性的行为,他忍不住以手掩额。
年轻时的他心底到底还是肆意张狂的,期待着打出一场惊天动地的战役,然而如今他却为了避免被猜忌而在天子眼皮底下束手束脚。李世民一时之间,心绪难平……
李渊反而笑了,眼神略微放空,他仿佛看到了儿子当年鲜衣怒马少年郎的样子,不由地温声道:“二郎年少时确实非常爱玩。今天打猎,明天走马。”
李世民闻言,微笑着道:“父皇,您也说是年少的时候了。”
是啊,一晃而过,曾经的寻常百姓父子温情变成天家父子互相猜忌。
李渊一时沉默。
【当然,秦王李世民的这般骚操作还是有差点马前失蹄的,据说,有一次他按照往常一样亲自带着几十位骑兵侦查敌情,但那一次他手下的骑兵都走散了。
他与一名甲士爬到了一个小山丘上睡觉休息,令人没想到的是,居然有敌军慢慢地围了上来。
然而在这个危急的时候,恰巧有一条蛇在捕食老鼠,声音惊动了他们,两人迅速上马逃跑,但是对方人多势众,李世民没跑多远,就被敌军给追上了。
他果断转身拉弓放箭,一箭射死追兵主将。主将才出场没几分钟,就立刻毙命,他的部下群龙无首,谁也不敢上前,生怕第二个被射的就是自己。
于是李世民接着他们迟疑这片刻,果然策马扬鞭,跑回了营帐中。
注意啊,当时的季节可是冬季哦……冬季怎么会有蛇呢,不应该是在冬眠吗?所以,或许这就是李世民真是上天所佑之人,开挂了吧。*3】
大殿上众武将投去羡慕的眼神,他们身为武将自然知晓当时的情况有多么紧急,若不是蛇鼠发出了动静,秦王殿下可就危矣。
被上天眷顾之人……
武将若是能像秦王殿下那般受老天保佑,那岂不是相当于在战场上有了第二条命,这怎么能不叫人羡慕、嫉妒呢?
太子李建成心中郁气难解,天佑之人?他嘲讽地笑了笑,上天若是真的属意秦王李世民,又为何让他没有投身成嫡长子呢!
李世民想到自己的种种安排,心道:若是上天真的佑他,那便再保佑他一次吧,这次不成功便成仁。
“好好好,一箭射死敌军将领,颇有朕的风范,当年朕可是……可是那个……”李渊大笑道,此时他也不不好意思再去劝自己的儿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只一个劲地暗示当年的自己骑射也是非常厉害的。
裴寂补上:“雀屏中选。”
“对,天幕所说的雀屏中选。”
“儿子的骑射不及父皇一半。”李世民神色恭敬道。
李渊哈哈大笑,“二郎莫要谦虚。”
虽然如此,但李渊此时心中得意非常,“雀屏中选”可是他李渊能力的见证。
【好了,继续说回战场上的情况,十二月底,唐朝的永安王李孝基率兵攻打夏县,夏县的位置在柏壁身后,他想为李世民铲除掉后方大军的威胁,破除秦王李世民腹背受敌的情况。
夏县的吕崇茂立刻向宋金刚求援军,宋金刚派出了部将尉迟敬德、寻相领兵南下。
嘿……这又将是秦王李世民手下的一大将!
永安王李孝基遭遇了吕崇茂和尉迟敬德德前后夹击,李孝基、独孤怀恩、唐俭、刘世让等全部被俘虏了。
这里永安王李孝基后来逃跑的时候被发现了,惨遭屠杀。
李世民得知这一情况,立即派出殷开山、秦叔宝二人在尉迟敬德返回浍州的途中美良川设下埋伏,大破尉迟敬德,斩敌两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