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完全不需要担心,再次征收不到精壮劳力,只要你钱给到位了,休息时间给足了,受伤了也会给保障,按我来说,在当时,你不征收他们,他们都要跟你急。
不然,就由官吏隔一段时间、隔一段时间组织劳工返回家乡探亲,或者,由官吏组织这些劳工的家属去长城看望劳工,缓解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
是吧?】
百姓:是是是!可不能他们一离开家,再回来娃都长大了。
嬴政咬牙切齿,睨着眼横了李斯一眼。
李斯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懂了懂了。这一条也要写进去。
【另外,这天天修长城的,多枯燥啊!百姓的心理、精神方面是不是也得安抚安抚、照顾照顾!
在休息时间,官方可以组织百姓认认字,学学知识,搞搞歌唱。要是能在长城上搞个军民、劳工亲属晚会,那就更好了……】
听到这里,嬴政猛地拔出青铜剑,剑指天际,怒道:“还有什么……你说!”
李斯、扶苏吓了一跳,众人立刻上前安抚嬴政。
扶苏:“父皇莫气,若真能使得百姓心甘情愿地修筑长城,不激起内乱,这还是划算的。”
嬴政闻言,狠狠地盯着扶苏,说到底,还是扶苏不争气,若是朕在,哪里需要这般忍让,有暴乱直接镇压便是。
“朕可般忍让,还不是为了你。”嬴政怒道。
扶苏:??
李斯偷偷看了一眼始皇帝嬴政的神色,小心翼翼问道:“陛下,那……这一条……”
“哼……照办。”嬴政冷哼一声,眼神凉凉地说道。
他这可都是为了大秦的未来,大秦的长治久安!即是为了大秦,朕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
【总之,长城要修!但要让修长城的百姓,吃得好、睡得好、有钱拿、能休息、能放假、有保障、能探亲、娱乐也整一整,让修筑长城变成一项人人争抢的好差事。
如此,百姓恨不得你长城多修几年呢,哪里还会有内乱爆发呢?】
天幕下。
“这修长城要真是这样的差事,俺第一个去!俺家囡囡长大了,俺可得攒一笔嫁妆,可倍儿有面子叻。”
“我也去,我也去!我老娘生病了,家里需要钱,这差事这么好,我必须去啊!”
“是吗?那到时候一起去。”
“好叻,好叻……”
【秦始皇嬴政若是像主播说的这般修长城,何至于背上千古骂名,残暴不仁的骂名。
其实,长城,并不是只有秦始皇嬴政一人在修,往后的几个朝代,多多少少也有人修,但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背上骂名,归根到底,是因为他在修筑的时候不顾民生,极尽剥削,并且同时在进行不同的工程。
原本秦国的税收是十比一,但是到了大秦嬴政时期,税收就变成了三分之二。
我们算算人口啊,修筑长城的人几十万,攻打南越的几十万,修建阿房宫的几十万……等等,大秦国内还有六国原本的世家贵族不事生产,却却坐拥财富,这些人还养着伺候他们的奴仆,这些人都是没有从事劳动的。
本来是青壮年,原本就是国家生产的主力军,然而现在全部张着嘴巴吃饭。
如此下来,青壮年被征收之后,家家户户羸弱的人变成了主要的劳动力,他们的生产能力本来就差,长此以往,民间怎么承担得起。
大秦的繁华下面早就烂成了一堆泥。
修修修,长城要修,不反对,这是民生大计,阿房宫修来干什么?各地的守军不要急着打战,不要急着扩张,专注在国家的民生上面,让百姓生活得好才是最正经的。】
【修长城是有积极意义的,不否认,但治国最重要的还是人心。
有这么一句话,“山河永固,不在山河之险,而在于人心。”
不止大秦,往后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不是说你修筑什么样的军事工程,就能够高枕无忧了,国家始终应该把重心放在百姓、放在民生上面,当百姓拥护国家时,他们团结一心,一致对外的时候,他们便是坚不可摧的长城。
反之,如果百姓对这个国家心怀反意的时候,即便你修筑的长城再高,即便你的威压再强,他们总会反抗,这是人性的本能。
然而,始皇帝嬴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急着修筑一系列的工程,急着扩张打败大秦四周其他的国家,想以此让大秦千世万世,但恰恰因此,使得大秦内政爆发。】
清朝入关之后好像没有修筑长城。
康熙时,边防的总兵蔡元向朝廷上报说长城有很多地方倒塌了,要求进行修补。
康熙不以为然,他说:“民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第79章
大秦。
百姓茫然地听着天幕所讲,在他们心中,国家是他们百姓够不到的,而现在天幕告诉他们,他们是国家主体,国家所做的政策他们有必要知晓前因后果,他们也能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
甚至一个朝代的稳固,靠的也正是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只有他们民心所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和平发展。
同样,咸阳宫,嬴政沉默良久,这是一种与王朝不符合的思想理念,但他又不得不承认,天幕说的并没有错。
他实在太心急了,但……如今大约知晓自己的死亡时间,嬴政又怎能不心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