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3章
    【厂卫也算司法机构?】
    【他们不应该是最不按照法律来的吗?】
    【起猛了,我好像听到主播说厂卫是司法机构?】
    “厂卫,是东厂、西厂、内行厂和锦衣卫的统称。”
    “之前我们也有大概和大家提到过一些,今天系统的讲一下!”
    “按照设置的顺序,是锦衣卫设置在前,而后是东厂,继而是存在了十年的西厂,最后是内行厂。”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系统,也算是军户,世代承袭,长官为锦衣卫指挥使,下有千户、百户等职位,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主要就是用于监察百官平民,有侦查、缉捕、审讯、定案的权力。”
    “东厂、西厂和内行厂都是太监统领的特务机构,也有千户、百户,首领是提督太监,工作性质和锦衣卫类似,其中的成员包括了太监和非太监,因为东厂的设立就源于皇帝对于锦衣卫的不满,所以在皇帝的抬高之下,东西厂的地位都是高于锦衣卫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统称厂卫而不是卫厂的原因。”
    “厂卫抓人,一般是不需要证据的,只要怀疑你,就可以抓回去审问,刑讯酷烈,基本抓回去的,鲜少能被放出来。”
    “虽然如此,在大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厂卫,确实算是一个司法机构,毕竟他们可以查案可以判案,已经达到司法机构的标准。”
    【就很离谱,司法机构最不讲究法律?】
    【皇权直属,还需要讲道理?】
    “司法机构就是这么多,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复审和会审制度和前朝差别不大,但是有朝审、热审和大审三项特殊制度。”
    “朝审是会审已经被判决秋后处决的罪犯的制度,霜降之后开展,由朝廷最高级别的官员参加,相当于是一种死刑再复核的制度。”
    “热审在夏季进行,会审审理在押未决囚犯,防止因为暑热等原因囚犯病逝。”
    “大审几年一次,由司礼监太监主持,和热审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审理人员有所不同。”
    “当然,这些案件仅针对地方判决的案件,以及三司判决的案件,如果是厂卫的案件,这些程序一概没有。”
    听到伍爱华这话,李悝商鞅等法家学派人员就开始摇头:“没有监督没有复核,厂卫的冤假错案恐怕不少。”
    崇尚性本恶的荀子也说道:“恐怕这厂卫就是用来排除异己的工具。”
    “虽然审理制度制定的非常复杂,当时明朝官员的工作量应该是不大的,因为明代不支持百姓诉讼,认为百姓诉讼是一种教化不够的表现。”
    “能够用道德约束的,明代人都不想动用法律。”
    【等等,这想法反过来了吧?如果真的有道德,还会触犯法律不成?】
    【难怪古代百姓吃亏也不愿意见官,不单单是官吏索贿,还因为人家根本不支持你诉讼啊!】
    “为了不动用法律,明朝开启了具有强制性的官方调解制度。”
    “明朝乡间采用了里甲制度,民商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需要先经过里中‘老人’决断,‘老人’则是明朝设立的一种乡间职位,主要由有公信力、乡望高的老年人担任。”
    “在明朝,如果不经过老人决断就上告官府,会直接被打六十杖,退回老人决断。”
    “但是因为这些老人的‘拉偏架’,在明朝中后期,很多人不得不越诉,以至于官府不得不重新出台规定,老人制度名存实亡。”
    “老人这种官方指定的乡间职位不起效用之后,明朝又开始用乡村的里正、乡约、宗族等手段教化民众调解纷争,减少民众的起诉。”
    “同时,明朝还规定,除了重案例如命案这种可以随时诉讼,其他案件只能在农闲时期诉讼,不允许因为这些争端耽误农时。”
    “多管齐下之下,成功让小民怕见官变成一个现代的固定印象。”
    【咱就是说,这真的是明朝想要教化,而不是当官的不想干活找出来的理由?】
    【咱们国家配备那么多法官,法院据说还天天加班,明朝一个县令要管案件管税收管农桑管教育,干不过来也很正常,所以才会规定要先让老人决断吧?】
    【那也没理由就明朝诉讼忙,唐朝就不忙吗?人家还只上半天班呢!】
    一看到半天班,洪武时期被压榨的明朝官员就沉默了。
    第144章
    任凭明朝的谁听了,不说一句生不逢时呢?
    你们唐朝的官员,日子真的是太舒服了!
    不仅文官羡慕,武将也羡慕。
    在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之前,武将们可都是很受帝王信任的存在,哪像现在?做官比打仗还要难。
    知名如戚继光,打仗的本事肯定不差了吧?也要有张居正这个码头大佬支持才能抗倭。
    伍爱华的直播到这里也差不多了,又到了例行的广告时间。
    这次伍爱华播出的是合同契约漏洞,买卖违约注意要点,这还是因为明朝没有契约法律,所以才被专家组注意到的地方。
    规范合同的订立,可以避免很多人被坑,怎么说都是提高法治的。
    广告时间,又是非自然部门管理人员的发挥时间。
    伍爱华眼看着没自己什么事情,放松地喝了口奶茶,却被高纬存在找上了门:“你的直播是不是快结束了?”
    伍爱华闻言回答道:“还有清朝法制史,怎么了?”如果完成不了,伍爱华都要考虑是拿出清末民国的还是拿出外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