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1章
    【哈哈哈赐死!狼子野心!你是不是也想黄袍加身?!】
    【笑死,难道不是因为姐姐当了皇帝的小妾,然后这辈子都不能去上战场的可能性更大?毕竟人家老赵家早就吸取了五代十国的教训,知道外戚不可信】
    一开始,伍爱华这样说的时候,赵匡胤担心年轻的自己会被老大柴荣揍。
    甚至于说赵匡胤也不敢确定自己会不会有牢狱之灾与性命之危。
    但是当驴车漂移的宋驴宗出现之后,赵匡胤已经没有功夫想这些事情了。
    怎么是二弟继承了自己的皇位?
    当然,因为金匮之盟的存在,赵匡胤并不算特别惊讶,也许当时是有什么不得已而为之的背景。
    但是驴车漂移宋驴宗,这怎么听都不是一个好词啊?
    侮辱程度这么高的,他只看到之前明朝的叫门天子明堡宗,不会是和对方差不多丢脸吧?
    赵匡胤作为一员猛将,哪里能忍受这些?当即眼刀子刷刷地就朝着自己的弟弟飞去。
    宋驴宗!真的是好大的排面啊!
    但是紧跟着赵匡胤更觉得自己气血上涌,后面这个宋高宗干的是什么事情?在人家能把地盘打下来的时候,把人家召回朝廷,你就是忌惮武将也不是这样忌惮的呀?
    就是害怕功高震主,那你好歹也要先让他立下功劳啊!
    这就是传说中的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赵匡胤现在回想起之前的人说的那句话,忽然明白了后人的嘲讽。
    伍爱华这时候却还在说赵光义的内容。
    “宋太宗原本是想和自己大哥一样,欺负一把孤儿寡母,但他大哥是拿着兵权欺负人家兵权不够的孤儿寡母,驴宗对着的可是辽朝太后当中战斗力,萧太后!”
    【太后在历史上也是能够排到前十名的女性政治家】
    【大胆点,前三!】
    【哈哈哈就是他亲哥上身都不一定讨得了好,何况是他这个对内内行,对外外行的和人家萧太后斗?】
    【赵光义一个只会玩阴谋的家伙,别说他还乱指挥军队,就算他严阵以待认真备战,把他和萧太后放上赌局,赔率至少也是萧太后的10倍】
    【果不其然,人这辈子有一次欺负孤儿寡母的机会就不错了,老赵家就是祖坟冒青烟,也没有冒两次的道理,赵光义就栽在了辽国这对孤儿寡母的手上】
    “宋驴宗这样一把送了北宋原本的精兵,之后只能休养生息,然后在他的儿子手上,我们第一次完成了对于辽国的纳贡,史称檀渊之盟。”
    赵匡胤:等等,是我们对辽国不是辽国对我们?
    “因为签订了檀院之盟,为宋朝带来了上百年的和平,宋真宗自觉自己德盖三皇、功过五帝,于是他决定去泰山封禅。”
    赵匡胤:还是那个问题,兔子你确定你没口误?!是辽国输了是吧?这样去泰山封禅虽然膨胀了点,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秦始皇等:你不要过来啊!
    “这里需要跟大家说的是,自从宋真宗泰山封禅之后,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过禅。”伍爱华提及。
    赵匡胤: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不是?他怎么敢啊?他居然还很骄傲?!
    “唐太宗应该庆幸自己当年为了节省人力物力,没有去泰山,不然也会和其他的皇帝一样,跳脚说自己脏了。”非自然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笑道。
    宋真宗伤害性很大,侮辱性很强。
    “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宋朝制定了自己的法律。”伍爱华强调:“之所以要单独说明这一背景,主要是为了宋朝一些行政法律做铺垫。”
    “也是因为需要说明为什么在宋朝的军事法律中,中央禁军的装备和人员数量加起来会超过地方所有军队的总和,要不小说里,林冲都被称为十万禁军总教头呢?禁军他就是有这么多人。”
    十万禁军在哪个朝代都是很震撼的。
    【冒昧问一句,宋朝到底有多少人啊?】
    后人都觉得非常没有办法理解,更别说宋朝之前朝代的人了。
    【十万禁军拱卫京师,那么边疆是不缺人吗?】
    【毕竟有檀渊之盟,边疆还派兵干什么?人家坐在家里收钱不好吗?为什么还要辛苦跑到边疆劫掠?】
    【有什么所谓?关键的是别让他老赵家的皇位变成了其他武将家的】
    【往好处想,人家老赵家最多是杯酒释兵权,一般不杀功臣】
    【从这点上来说,老赵的道德底线确实是比老朱要高】
    【完颜狗不就杀了功臣?】
    【那是驴宗血脉的问题,我们老赵的血脉就不这样】
    【底线高有什么用,架不住他弟弟是宋毒宗】
    看到后人这些讨论,所有的人都满脸懵逼。
    就连宋朝之后的人都要反应好一会儿才能明白弹幕中的含义。
    【宋毒宗之称,是因为他毒药用的出神入化吗?】
    【那可不?出了名的绝命毒师,死在他手上的可能都有一打了吧】
    【不至于,不至于,历史记载没有那么多】
    【那谁能保证啊,只能说有名有姓的是那么多,没名没姓的呢,而且人家毒杀人不需要实验吗?也许一开始的时候杀了许多,然后才习得这一身下毒本领】
    被造谣的宋太宗:……
    以宋太宗的名声,大家都不觉得这是造谣,一时之间竟没有第二人为他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