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首先提问道:【别的不着急,博主能说说增值税是怎么确保商家不会谎报的吗?】
宋朝海贸发达,和国外也有交易,范仲淹大概能够理解关税的意思,就是外国商品要来国内卖,先收他一笔钱再准许他卖就是。
至于说消费税的奢侈品,别的范仲淹不懂,金银首饰和白酒范仲淹还是知道的,古代很多时候都有禁酒令,就是因为觉得酿造酒水太耗费粮食,想来他们就是对于国家不提倡的商品,加收一笔费用。
只有这增值税,范仲淹是真的很好奇,他们是怎么监督商家不作假的?
这个问题伍爱华还真的知道:“这个我知道大概,其实增值税主要是以票控税,通过让商家开发票,国家根据发票金额来确定商家的收入。”
【我们吃饭,老板就经常说不要发票打九折】
【我们是送饮料】
【我都没试过要发票哎,又不是销售能拿发票报销】
【我们省发票能抽奖,我买几十块钱的都要开票】
看到这些弹幕,古人也明白过来,这些商家会想办法偷偷不开票。
【那怎么保证商家开票呢?】范仲淹追问道:难道用那什么抽奖?
“大家刚刚提到饭店的发票什么的,这种终端开给个人的,一般都是普通发票,增值税还有一个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甲公司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乙公司,甲公司应该交税五千,乙公司卖给丙公司,乙公司开专用发票给丙公司应该交税八千,但是因为有甲公司开过来的发票,乙公司在交税的时候可以抵扣五千,实际只需要交三千就可以了。”
“更多的我也不太懂,但是既然问上家要发票自己就可以少交税,整个链条的商家又不可能全部串通,所以税就收上来了。”
“这办法好!”王安石一拍大腿。
王雱忍不住给亲爹泼冷水:“爹,你怎么保证商家不造假呢?”
“造假?”
“造假发票,”王雱提醒:“而且她们都没办法控制终端不开发票,我们这边,如果所有商家都不开发票,又何谈抵扣呢?”
王安石立刻发了愁。
伍爱华真的是肚子里掏不出什么东西了,忽略弹幕直接说道:“现代税收内容实在是太多了,真要说咱们一个月都说不完,还是让我们回归今天的主题,讲完我就去吃饭!”
“我们说到什么来着,八议官当?”
伍爱华这么说的时候,弹幕提醒道:【说到君主立宪和泰国王室】
伍爱华反应过来:“对!咱们说赎刑说起了君主立宪,就继续……”
话没说完,伍爱华就看到一条弹幕。
明朝,某位年轻官员擦了擦手心的汗,仗着其他人不知道是谁发的弹幕,壮着胆子问道:
【博主既然说了西方君主立宪,这应该是外国律法的内容吧?能给我们科普一下君主立宪的实质是什么吗?】
伍爱华微微一顿,回答道:“科普君主立宪?也不是不行,这确实是外国法制史的内容,而且这玩意儿要说清楚也不需要太多时间,大家想听的话扣1,我多花十几分钟说一下?”
【11111】首先就是现代人弹幕出现。
明朝,很多古人虽然不懂什么扣1,但是有样学样,也默默地发送了许多条【11111】。
不为别的,就主要想知道,为什么说咱们明朝,会提到君主立宪呢?
第31章
“看来很多观众老爷想听君主立宪,那咱们就简单说一下这外国的模式,”伍爱华看到弹幕中许多1,说道。
“说起君主立宪,就离不开英国法,”伍爱华直接说道:“《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议会法》等被认为是奠定君主立宪政体的重要法律。”
“我们都知道,因为英国爆发革命,才设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但其实在之前,英国就已经有一些基础了,比如说1215年,英国国王就迫于贵族、骑士、市民的压力,签署了《自由大宪章》,相当于君王和对方缔结了一份契约性的文件,这份契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王的权力。”
“相较于我们国家一直用道德规范规制帝王,西方更习惯于用法律和契约来规制帝王,我国帝王做的不对,有大臣群体罢工进谏逼他下罪己诏,西方有国王做的不对,有贵族市民集体逼他签契约。”
“这两种模式其实并没有谁优谁劣,主要是因为国情不同,所以发展成东西方不同的模样。”
“我们都知道,君主下了罪己诏,也很可能死灰复燃,同样,英国国王签了契约,也可能不会遵守。”
“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就集体出台了《权利请愿书》,重申《自由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宣布了非经国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迫征收任何赋税。”
“要是我们古代皇帝看了,肯定要高呼好家伙,你们居然把朕收税的权力给否决了?!你们想干啥?想造反吗?!”
“嗯,他们真的想造反。”伍爱华说了个冷笑话,古代位面的皇帝一个都没有笑。
“乱臣贼子!”随意开征各种税收的宋徽宗怒斥。
“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这个时候,华夏大陆还在康熙朝九龙夺嫡,为了至高无上的皇位,康熙的儿子们开始了几十年的夺嫡大戏,这时候英国的《权利法案》就已经规定:未经国会同意,国王不得实施或者终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款、不得征集和维持常备军、不得设立宗教法院和特别法院、不得滥用酷刑和罚款、不得在判决前没收特地人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