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算是李治不提,他也会找信得过的大臣辅助他的,而此时他提起了魏征,思来想去,魏相也的确是最适合帮忙的人。
于是道:“好了,你们二人不要再争了,此事朕已经决定了,就交给晋王同魏相共同审理。”
说完他对李治道:“好好向魏相学学,他乃旷世之奇才,我大唐之股肱。有他在旁协理,必然受益匪浅。”
“是,儿臣知道了,定会向魏相好好学习。”李治松了一口气,立即应道。
见父皇已经做出了决定,李承乾和李泰二人知道此事再无转圜,于是都狠狠看了对方一眼,而后又同李世民说了几家常话,就同李治一起告退了。
出了大殿,李泰本想找李治说说话,却不想被李承乾抢先一步,让他搂住了李治的肩膀。
李承乾拍着李治的肩膀笑道:“真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九郎也能为父皇办差了。”
李治受宠若惊,立即后退一步,双手交握,对李承乾行了个叉手礼:“太子谬赞,臣弟正忐忑着,不知道该如何办差呢。”
“无妨,若是有不明之处,可以来问为兄。”李承乾笑道。
李治正要说不敢,却听一旁的李泰阴阳怪气地说道:“有魏相在,何须劳动太子殿下出面。这个人情,只怕太子殿下是送不出去了。”
李承乾正一肚子火,此时听到李泰竟这么说,更是气恨不已:“二弟说的不错,有魏相在,就不怕居心叵测之人搞小动作了。孤放心的很!”
眼看两位兄长又要吵起来了,李治真心不想在他们两人之间做受气包了,连忙道:“臣弟还要去相府,就先走一步了。”
说完,又对两人行了个礼,急匆匆的走了。
在哪里吵架,也不能在李世民的大殿外吵架呀,于是李泰重重哼了一声:“九郎说得没错,我还有很多事要忙,就不陪太子,先走一步了。”
说完他对一旁招了招手,立即有一顶小辇抬了过来。他挑衅般的对李承乾一笑:“下次再来同太子殿下说话。”
说完他四平八稳的走下御阶,又稳稳的上了辇,被宫人们抬着离开了。
看着坐在辇上的李泰,李承乾恨得咬牙切齿。
宫中除了皇帝陛下,其余人等不得乘坐代步工具,只能徒步走来。所以,这步辇他这个太子都没有资格坐。
可父皇却让李泰可以坐着步辇入宫。只因为他太胖了,心疼他走路过来太过辛苦。
父皇这是何等的偏心呀!
不行,他必须警醒起来。他可不想成为第二个李建成,更不能让李泰成为下一个父皇!
想到这里,他立即匆匆赶回太子宫,想对策去了。
相对于唐朝的轩然大波,朱厚照这里就简单多了。
随着他按照天卷的指示及时找到杭州的沈家,果然发现沈家如同天卷中所说的那样,家中的老爷子是随同郑和下过西洋的老工匠。
听闻皇帝陛下向他讨要海舶日志同宝船设计图,老人家受宠若惊,立即打开自家的仓库,拿出保存完好的资料呈给办事的太监。
这次是钱宁受皇帝委托,亲自去办事的。因为朱厚照嘱咐过他,让他除了拿东西,还要看看沈家的情况,是不是需要他帮帮他们。
毕竟他家那个三四岁的小孙子,日后可是要派上大用场的,这种人才他自然要让他好好长大。
但是他也嘱咐了,决不能将他的想法让沈家知晓,以防沈家会恃宠而骄,反而对日后有影响。
因此,这就需要一个度了,既不能太热情,也不能太冷淡,更是要将沈家的环境摸个清楚,回去好向他禀报。这才拍了钱宁。
这若是以前,他早就自己跑江南去了,又岂会假手他人。但是这阵子朱厚照实在是太忙了。又要开设理工科,又要研究自行车,还想试着把蒸汽机车造出来。
另外还要尝试青霉素的提取,而这一点事关他后来是不是能活过三十岁。他自然大意不得。
其他还好说,自行车的雏形基本上已经造出来了,就是还没有最后组装,蒸汽机车虽然还没造出,但是他已经让人按照天卷给他的图做出了个雏形出来。
这辆蒸汽机车浑身用黄铜打造,太阳一照,闪闪发光。就像是用金子打造的一般,几乎同天卷上的图片一模一样,就是不能动。
而此时因为已经得到了链条的结构图和组装图,对这辆不能动的蒸汽机车朱厚照也有了新的想法。因为他发现,他以前不明白的传送装置,他已经明白了。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呀。
就是青霉素的制取如今又遇到了小小的瓶颈。他按照阿婆主给的建议,用制出的青霉素给肺病的病人进行皮试。却不想,这些皮试的人中有一半人都出现了所谓的过敏反应。
他又研究了番天卷给的青霉素制造方法,朱厚照觉得应该是青霉素的纯度还不够,所以才会如此。
但是,这制备出来的青霉素他已经提纯好几遍了,细菌培养的实验也做了不少,且视觉效果还行,可用在人身上就是不行。
而最后一项他需要忙的,就是开海禁了。
天卷提及此事后,他找了些从沿海区县回京的老大臣们问了问,再结合以前从奏折得到的那些语焉不详、吞吞吐吐的信息,他已经对沿海的情况大致有了了解。
事实就是,天卷没有危言耸听,此时的沿海地区正如天卷所言,倭寇不断,海盗猖獗,沿海的渔民们一个个也都同走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