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0章
    原来,竟是如此!
    看着天卷的解答,李世民眼睛微眯。
    如果他不再科举取士,而是还像以前一样从世家大族中取士呢?会不会就会杜绝节度使的弊端?
    这个想法刚刚在脑海中浮起,就被他否定了。
    节度使也好,世家大族也好,都是地方上的不稳定因素。真若到了朝政衰败,主弱臣强之时,不管是哪个,只怕都会伺机而起。
    那个九五至尊的位置,有谁不想坐上试试?
    【回复16接上 所以,节度使这种职务,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后来经过五代十国的乱政,到了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不是摒弃了节度使的弊端吗?】
    【回复17接上 但是我们经过这几期的盘点不是也看到了,就算宋朝摒弃了节度使的弊端,但是最终却因为重文抑武,让华夏大地再次陷入了苦难。】
    【回复18接上 终宋朝一朝,不是岁币就是议和。不但让北方小国做大,更是对中原虎视眈眈。宋朝又何曾有过扬眉吐气之时?】
    扬眉吐气?!
    宋仁宗的眼中闪过一丝茫然,突然悲从心起。
    都说他大宋人才济济,但是如此多的人才竟然让国家疲弱如此,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回复19接上 以至于现代,众人还在怀念大唐盛世,怀念那广袤的领土,四方来朝的强悍。以至于很多华夏人背井离乡前往西洋,聚居处也要被称为“唐人街”。】
    【回复20接上 而在宋朝,就连皇帝也连连禅位,太上皇反而炙手可热。又何尝不是这个皇帝当得太过憋屈,已经大大降低了吸引力的缘故。】
    唐人街?
    唐太宗:朕要想个办法杜绝节度使之患,朕不能让后世万民失望!若是能同那宋太祖赵匡胤聊一聊就好了。
    唐玄宗:我大唐威名竟然远播海外。这次,朕绝对不能让历史重演。朕要让我大唐继续蒸蒸日上!
    憋屈?
    宋仁宗:天卷深知我心。
    宋英宗:做皇帝累身还累心,朕快要坚持不住了。
    宋神宗:朕不想如此憋屈,更不想让大宋如此憋屈,所以朕要变法!
    宋哲宗:变法真难,做皇帝真难,还是给朕的兄弟吧。
    宋徽宗:做皇帝真难,还是做太上皇吧!
    宋钦宗:不想做皇帝,不想做皇帝,真的不想做皇帝,呜呜呜呜……
    【好了,上一期的留言,up主就回复到这里。接下来,我们继续盘点宋仁宗。今天是宋仁宗的最后一期,我们就聊聊他同他的九个年号吧!】
    九个年号?
    宋仁宗脸上微微露出尴尬:“不过是年号而已,有何好说的。”
    现在是他的第六个年号,也就是说他还要再换三个……唔,好像是有点不少。
    【其实经过前两期的盘点,我们已经对宋仁宗的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还是那三个字“心太软”!】
    【也正是因为此,他才有了“仁”这个庙号,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他的优柔寡断,让宋朝的弊政没能在最好的时机得到解决或改善。】
    在最好的时机得到解决和改善?
    宋仁宗脸色微变……果然是在他当政时出现的问题?
    此时才是推行新政最好的时机?
    虽然他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推行新政,但他还是想知道为什么。
    【现在,我们就开始《十大少年天子心太软第一人——宋仁宗(下)》的盘点吧。】
    【宋仁宗十三岁即位,五十四岁驾崩,在位四十二年。在位期间,一共有九个年号,分别是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在位四十二年?
    宋仁宗心算了下,稍稍放了心,看来自己的寿元还剩十几年,足够他做很多事了。
    【每一个年号,都体现了他此时的执政特色,也可以说是大宋当时政治经济、对外政策的缩影。】
    【首先我们先说说天圣、明道两个年号。】
    天圣,明道?
    听到这两个已经被他埋入幽深记忆的年号,宋仁宗面露复杂。
    那个时候,太后还在,自己也还年轻。虽有满腔抱负,却不知道该如何实现。说句大不孝的话。那个时候,他是万分希望自己亲政那天快点到来。好让自己一展拳脚。
    却不知太后薨逝后,自己终于亲政,这才知道这国事处理起来有多难。要平衡各方利益,要奖惩有度,更是不能随心所欲,只想个人的好恶。
    哪怕是自己喜爱的事或者人,都不能摆在明面上,让人看出自己的喜恶。实在是憋屈之极。
    对,就是“憋屈”这两个字,天卷之前就已经替他总结出来的感受。
    【说起这两个年号,我们就得先说说宋仁宗的出身了。】
    朕的出身?
    看着天卷,宋仁宗心中腹诽:你这么了解朕,真的礼貌吗?
    而在他一旁侍立的章得象,则轻轻垂着头,眼角盯着地板处的一小块裂纹一眨不眨地看着。
    他决定等一会儿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内侍,内书房的地板需要整修了,官家日理万机,生活简朴,但是毕竟是一朝天子,也不必俭省至此呀!
    这让那些尸位素餐,一日日只想着锦衣玉食的大臣世家们情何以堪?
    【因为他是民间传说中最著名的“狸猫换太子”事件的主角。说起这件事,只怕比他本人的知名度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