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8章
    【回复7接上 都说宋仁宗一朝,没有一个官员被抄家灭族,就是仁政,但是,他对每一个人都仁,又何尝不是对其他人的残忍?】
    【回复8接上 事实上,如果当时对大宋进行改革,未尝不是最好的时机,最起码当时朝政稳定,对外没有战争。他大可以先从内政抓起,一点点的改变。】
    【回复9接上 只是可惜,新政刚开始,宋仁宗就怕了,就早早向那些反对派们投了降。】
    【回复10接上 而整个宋朝,投降派几乎是从上至下的。关外一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就可能逼近京城。而这个时候,主张迁都投降的大臣比比皆是。而且竟然还没有受到口诛笔伐。】
    【回复11接上 由此可见当时在文人中的风气。而后来的秦桧,原本也是主张抗金的,但是被金军俘虏后,很快便被策反,为金人所用。】
    【回复12接上 他为了帮金人,这才返回南宋,反倒成了一朝宰相。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害死了岳元帅,破坏了宋朝的抗金大计。丢掉了宋朝的半壁江山,最终被后世之人唾弃!】
    就在这时,却听宋仁宗突然唤范仲淹道:“希文,你可知朕手上拿着的是什么?”
    范仲淹一愣,看向宋仁宗手中,却见是一本奏折。
    “官家,这是……”
    “这是弹劾你谋反的奏折!”宋仁宗微笑,“还有你想要废掉朕的亲笔书信!”
    什么!
    范仲淹吃了一惊,立即跪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74章 心太软9(二合一)
    “官家,臣没有!”范仲淹叩首道,“臣怎会做这种事?”
    “朕知道。”宋仁宗颔首。
    “多谢官家信任下官。”范仲淹脸色难看,“臣愿意出京巡边,以堵朝堂中的悠悠众口。”
    既然奏折已经呈给了官家,想必朝堂中已经有人在推动这件事情了。必是要置他于死地的。
    若是今日官家不处置他,明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弹劾他,到时候,连陛下都会受到牵连。只怕又有一堆御史要在朝堂上撞柱,逼官家惩处他了。
    官家信他,他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而且,那天卷说……
    “变法正是关键时刻,希文为何要出京巡边?”只是这时,却见宋仁宗沉了脸,“难道朕还没放弃,希文就放弃了?”
    “可是陛下……”范仲淹一愣,如果按那天卷所说,陛下现在不正是希望他终止变法吗?
    如今大宋和西夏已经议和,岁币也在送去西夏的路上了。那些起义造反的叛军,也是该弹压的弹压,该招安的招安,该免罪的免罪了。
    还有那些朝臣们,之前太后在时,一切以太后之命是从,后来太后虽然薨逝,对官家也多有不敬。
    而这次官家推行新政,这些老臣们没少去官家面前哭,也算是拿了他们一把。
    他这一路走来,边走边听天卷的盘点,心中边苦笑不已。
    其实他以前也想过,但是不敢深想。再加上新政推行前,官家几次找到他,态度诚恳迫切。这让他对新政的推行充满希望,一门心思全扑在新政上,哪还能分心去想其他。
    可就在刚刚,天卷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更是想起新政前朝廷内外充满了内忧外患,一切皆如天卷所说那样。
    果然是君心难测啊!
    刚才陛下告诉他自己被弹劾谋反的时候,他就知道那些旧党们出手了,目的就是要让他离朝。
    而如今,或许也真的到了他该离开的时候。
    只是陛下今日竟然这么说?
    自古以来,谋反一事都是只可信其有,不会信其无。既然对手这样出手了,证据一定齐备,也一定让他反驳不得。
    但是,即便如此,陛下还想让他留在朝中吗?
    “希文可是看了天卷所言,以为朕并不是真心想要推行新政?只是想要转移大宋被西夏打败的视线?”
    “臣不敢。”范仲淹连忙道。
    “实不相瞒。”宋仁宗将那奏折扔到了桌子上,“一开始的时候,朕的确只有五分心思在新政上。”
    范仲淹脸色一哂,天卷果然说对了。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朕不知道我大宋的弊端,不想要推行新政。”宋仁宗正色道,“只不过在寻找时机而已。”
    天卷说的对,此法必须要变。他不变,后来人总要变。虽然在天卷口中,他和后人都失败了。但是如果从他此时开始,他成功了呢?
    如果成功了,是不是就能改变日后的历史走向,不再让大宋受尽屈辱,不会再出现靖康耻和徽钦二帝的耻辱了?
    他的确不忍见边境百姓受苦,不忍见大臣获罪,不忍见军户无依无着,不忍见勋贵之家逐渐没落。
    但是,如果他知道他的这一切不忍,最终却导致国破家亡,山河破碎,太宗血脉彻底断送的话。这些不忍仿佛又不算什么了。
    天卷说得对,他不但要做一个仁君,还要做一个明君。小仁小爱固然可贵,大仁大爱更是难得。
    否则的话,等他逝去之后,又如何见太祖太宗皇帝,又如何见父皇?
    想到这里,他对着范仲淹叹息道:
    “希文不知,天卷之言宛若醍醐灌顶。让朕茅塞顿开。朕不能为了一个“仁”字,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为而治固然可用,但是却不能为了无为而无为!”